第33章 别哭,有朕在
作品:《开局即死局,朕成了亡国之君》 “留着她们,但不必亲近。”南君晚转过头说道。
“给她们安排个偏僻的宫苑,日日好吃好喝伺候着,陛下只需偶尔见见,让李福安透些消息,说她们中有人颇得圣心,引得几人互相猜忌争斗,届时谁是真心投靠,谁还念着曹阉的恩情,不就一目了然了?”
熊启听闻,眼中闪过一抹亮色,不禁拊掌笑道:“南姑娘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既能稳住曹阉,不让他生疑,又能借机摸清这四人底细,实在是两全其美之策。”
南君晚微微颔首,神色淡然:“陛下过奖,不过此事还需陛下亲自安排,务必让李福安将戏做足,切不可露出破绽。”
熊启暗道这李福安投靠朕不过两天,朕虽信不过他,只是自己现在无人可用,也只能拼一把了。
起身对南君晚道:“你先待在这里,朕和李公公再商量商量,对了,朕让人拿个恭桶过来,你也好方便用。”
南君晚闻言,脸上突然泛起一丝红晕。熊启到了书房,对李福安道:“那四名宫女一直安排在偏殿也不合适,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李福安沉思了片刻,说道“曹公公送人一是对陛下有讨好之意,二则监视陛下行踪,陛下有所顾虑也是应该的。不如将四人赏赐给曹公公心腹之人,说不定会有人投靠陛下。”
熊启暗道,南姑娘和李公公的想法都挺好的,不如赏赐三人,将其中一人留下,也好安曹公公的心。
“你可知曹公公有哪些心腹?这几个宫女赏赐何人最为合适?”
李福安微微躬身,目光微微闪烁,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锦衣卫都指挥使黎逸仙和都指挥佥事李云鹤是曹公公的心腹,只是这二人已经完全投靠曹公公了,再送宫女也无济于事。倒不如将宫女赏赐给底下的千户。”
“奴才听说锦衣卫千户安如海、雒思成、谢立庭三人虽是曹公公的人,但和黎逸仙不合,或可一用。”
熊启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说道:“你所言有理。你且去先暗中观察这三人的一举一动,将朕的意思透漏一点,看看他们是否值得朕拉拢。对了,你去将曹公公请来,就说朕有事找他!”
“是,陛下。奴才这就去办。”
李福安领命而去,熊启独自坐在书房,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中透着几分凝重与思索。不多时,曹公公那标志性的尖细嗓音便在殿外响起:“陛下,老奴曹阉求见。”
熊启微微坐直身子,朗声道:“进来吧。”
曹德旺迈着碎步,满脸堆笑地走进书房,躬身行礼道:“陛下找老奴,不知有何吩咐?”
“朕听李公公说,先帝在时曾封赏了上千的道士艺人,不知此事真假?”
曹德旺微微一怔,沉声说道:“确有此事,先帝爷当年广纳天下奇人异士,封赏了不少道士艺人,想着能得长生之法,保我大楚千秋万代呢。”
“只是朕又听闻这些道人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却月月拿着俸禄逍遥自在。如今我大楚国力日微,再养不起这样的闲人了。不如将这些道士艺人裁撤,所余粮饷一半充国库,一半当做宫内太监宫女的赏赐。曹公公,你看如何?”
曹德旺略一沉吟,发现此举对自己并没有半点不利,反而是一件好事,只是不知陛下心底的想法,只好说道:“陛下圣明,老奴这就去办。”
“先别着急,你去先给内阁递个话,让他们商议商议,如果可行,就在朝会上拿出来商议吧。还有先将这消息放出去,让宫里的人都知道,当然也让那些道人也知道此事。”
曹德旺微微躬身道:“陛下思虑周全,老奴这就去办。”
三日的午后,李福安进来向熊启禀报:“陛下,锦衣卫千户安如海三人在门外等候。”
“宣他们进来。”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齐声跪地行礼。
熊启微微抬手,温和地说道:“平身吧。今日召你们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熊启等三人站起接着说道:“曹公公前几日送来几名宫女,天姿国色,只是朕忙于国事无心顾及,且先帝丧期未满,留下着实可惜。朕瞧着你们三人皆是国之栋梁,平日里为朕、为大楚尽心尽力,朕便想着,将这几位宫女赏赐给你们,望你们好好努力,不辜负朕的期望。”
安如海三人一听,眼中皆闪过惊喜之色,赶忙齐齐跪地:“臣等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熊启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随后对身旁的李福安道:“去,把那四名宫女带到这儿来。”
李福安应声而去,不多时,便领着四位身着淡粉色宫装的宫女款款走入书房。
这四名宫女皆是花容月貌,身姿婀娜,一进书房,便盈盈下拜道:“参见陛下。”
熊启的目光在四人身上流转,看看这个,眉如远黛,眼若星辰,有些舍不得。再看看那个,肤若凝脂,唇若樱桃,那个也舍不得。
他就这样来回看着,眉头微蹙,一时间竟拿不定主意。站在一旁的李福安见陛下迟迟没有动静,知道时辰不早,且安如海三人还在外面等候,便压低声音,凑到熊启耳边轻声道:“陛下,时辰不早了,该做决断了。”
熊启这才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目光最终定格在那个面容清秀略显紧张的宫女身上,开口道:“就留下她吧。”
熊启话音一落,那宫女微微抬眸,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旋即又恢复端庄,盈盈下拜道:“多谢陛下垂怜。”声音婉转,如黄莺出谷。
李福安将另外三人带出,对安如海三人道:“三位大人,三位宫女已经带到,你们各自挑选一个带回去吧。”
等三人走远后,李福安返回到书房躬身说道:“回陛下,那三位大人已经走了。”
熊启微微颔首,目光仍停留在那高贵典雅宫女的身上,轻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宫女微微抬起头,目光温顺而恭谨,声音轻柔地答道:“回陛下,奴婢名唤纪瑶。”
熊启听到“纪瑶”二字,指尖在案几上轻轻点了点,这名字雅致清婉,倒与她身上那份沉静的气质颇为相合。他凝视着纪瑶低垂的眉眼,放缓了语气问道:“纪瑶,瞧你举止不凡,不似寻常人家出身,你的家人何在?”
纪瑶闻言,身子几不可察地一颤,放在身侧的手指悄悄蜷缩起来。她沉默片刻,才缓缓抬起头,眼眶已泛起淡淡的红晕,却强忍着没有让泪水落下,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哽咽:“回陛下,奴婢本是左副都御使纪鸿之女。”
“纪鸿?”熊启低声念道,脑海里没有任何印象。
纪瑶咬着下唇,声音愈发低微:“家父一生清廉,从未有过贪墨之举。那日曹公公带着锦衣卫闯入家中,翻出的所谓‘赃款’皆是栽赃陷害。家父在狱中受尽酷刑,始终不肯认罪,最终……最终含冤而逝。”说到此处,她再也忍不住,一滴清泪顺着脸颊滑落。
“家破人亡后,奴婢被卖入教坊司,前几日才被挑选入宫,本以为此生再无出头之日……”她说到最后,眼中带泪,声音凄然,惹人生怜。
熊启听罢,心中不由的怜惜,伸手擦拭纪瑶眼角的泪珠:“纪姑娘,别哭,有朕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