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沈墨珩拿到退婚书
作品:《假千金?真凤凰!父兄追悔火葬场》 宣武帝年纪大了,早不复当年雄心壮志。
如今的太子并非先皇后所生,其母是先皇后身边的宫女,某次酒醉爬上龙床,原本是要被打死的,先皇后仁善留她一命,更在她生产大出血丧命后,将皇子亲自带到身边抚养。
太子从小体弱,若非先皇后精心抚养视如己出,未必活到现在,更别提登上太子之位。
只是如今先皇后薨逝,太子失去依仗,地位被宋贵妃及她儿子桓王觊觎,朝中表面风平浪静,实际暗流涌动,只怕不久后将有大事发生。
宣武帝对太子感情复杂,一方面嫌弃他的出身和颇为平庸的才华,另一方面又不忍辜负发妻临终叮嘱,左右摇摆,导致朝堂上不少老谋深算的大臣,见风使舵,局势逐渐偏颇。
沈墨珩这几日一直忙着处理七夕纵火案,蛛丝马迹虽藏得深,却还是能找到桓王一党的痕迹,只是宣武帝不欲深究,作为臣子自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二日朝堂上,宣武帝同时发难了太子和桓王,可见天子心中,对兄弟阋墙之事不满,大有提点教化之意。
下朝后,宣武帝再次召见沈墨珩。
天家兄弟难同心,还不如普通人家的儿郎感情深厚。
“你兄长的尸体可曾找到?”宣武帝。
沈墨珩摇头:“未曾。”
宣武帝叹息不已:“云州那地方,群狼环伺,野兽时常出没,淮儿的尸身怕是……”
想起那个从小体弱却极具才情的外甥,宣武帝一时心中苦涩,智多者不寿,天妒英才。
“可惜他年纪轻轻,尚未成家就没了,连个血脉都没留下。”
沈墨珩嗤笑:“陛下忘了,兄长有个女儿的,今年已经快三岁了。”
宣武帝抿唇,扶额叹息。
作孽。
“你母亲……纵使从前有对不住你兄弟二人的地方,看在她生养你一场的份儿上,多体谅体谅。”
“逝者已矣,早些安排下葬才是关键,活着的人日子还要继续,你切勿多思多虑,也要劝你母亲……”
宣武帝想起国公府势如水火的母子关系,将后半句话咽回肚子,换了个话题。
“说起来,你比太子还大几岁,他如今儿女双全,你房中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从前在战场上,你爹忙于军务,没能操持你的婚事,害你耽误到现在一把年纪,其中也有朕的不是。
等淮儿的丧仪结束,朕给你寻个好姑娘,国公府人丁凋零,开枝散叶的重任以后就落到你头上了,最好多多的生,三年抱两,干脆这回趁着宋贵妃给桓王选妃,朕一并帮你把国公府夫人的人选确定下来,若能再定下几个侧室更好!”
沈墨珩拱手,拒绝的意思明显:“微臣凶名在外,京中怕是没姑娘愿意嫁,还是不麻烦陛下和贵妃娘娘。”
宣武帝摆手:“胡说,你兄长在世时,每年回京述职打马游街,多少名门闺秀掷果盈车,盛赞他貌胜潘安,才比阮康。
你兄弟二人长得一模一样,一文一武不相上下,你征战沙场的功绩更胜一筹,如今又是大夏最年轻的国公,怎么会没闺秀心仪?难道……你已经有了意中人,才不愿意接受赐婚?”
对这个侄子,宣武帝哪里都满意,只恨他没生出这么优秀的儿子。
沈墨珩多年忙于扮演两个身份,疲于奔命,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对娶妻生子没什么兴趣,何况如今朝中局势复杂,不少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太子和桓王都有拉拢结交的意思,门户低的千金他看不上,高门大户难免卷入储位之争。
面对玉阶上目光灼灼的视线,今日不说出一二,恐怕不能轻易脱身,脑海中不知为何闪过一道人影,清了清喉咙。
“陛下好意,臣心领了,臣心中确实有中意之人……”
宣武帝大喜过望:“快说,是谁家的千金,朕给你们做主!”
沈墨珩摇头:“不成。”
“为何?她不喜欢你?”
沈墨珩目光坦然,没有一丝作假:“她即将嫁为人妻,臣不愿夺人所爱。”
宣武帝啧啧数声,战场上杀敌无数的铮铮男儿,怎么长了副软弱心肠,既然喜欢,当然要抢过来。
别说是没成婚,就是成了婚……
“咳咳。”
宣武帝咳嗽两声,掩饰内心不道德的想法,宽慰道,“此言差矣,朕看着你长大,自认对你了解透彻,世上哪个女子能嫁给你,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即便她一时半会想不通,时间久了,知道你的好,感情自然精进。”
把抢婚说得这般清新脱俗,连沈墨珩都忍不住侧目多看了天子两眼。
宣武帝一开始见他油盐不进,担心沈墨珩是不是身子有问题,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有心爱人是好事,他这个叔父作为长辈,自当替他做主。
帝王兴致冲冲开始研磨:“快说,是谁家的闺秀,我这就给你们二人赐婚。”
沈墨珩:“若她的婚事也是陛下亲赐,又该如何。”
宣武帝磨墨的动作一顿,原来是因为这个。
侄儿是担心外头传出天子朝令夕改的传言,才压制了感情吧。
宣武帝一时间百感交集,还是侄子好啊,不像他的几个儿子,一天天不省心。
“那还不简单,撤了,重新赐。”宣武帝笔走游龙,很快退婚旨意写完,招来沈墨珩上前。
只见明黄圣旨上,留下男女双方的名字空着,玉玺都盖上了,至于退婚原因,明晃晃写着钦天监算出二人命中犯煞,不适宜成婚。
真是脸都不要了。
宣武帝将圣旨塞进沈墨珩手中,俏皮地眨眨眼:“朕让你亲自去传圣旨,如何?”
*
转眼盛夏已过,阮槿和侯府的婚事临近,钱氏的心越发焦躁。
这天刚好赶上钱氏的生辰,因不是整寿,加上府中近日大事小情不断,阮家人不打算大操大办,让钱氏邀几位关系亲近的官眷来家中小聚就算了事。
永昌侯裴夫人自然在受邀之列,却不想被婉拒,原因是裴夫人最近时日双腿疼痛难忍,又坐上了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