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科举,得有关节

作品:《傻女种田:带瘫痪爹瘦弱娘致富咯

    “大花小花,干活儿麻溜点儿啊,有点眼力见,帮你四婶多分担些,晓得不?”


    宋华涛说着,眼睛透过灶房门口去看里面的周氏。


    最近这婆娘躲自己实在躲得太凶,都找不到啥机会套近乎了。


    而且看老四的反应,估摸着还不晓得这事儿。


    宋华涛自信一笑,对付娘们,他还是有一套自己的心得的。


    周氏听到宋华涛的声音,心里咯噔一下,正在切菜的手差点切到自己的手。


    这几日她想了很多,本来是想和老四坦白的,奈何这临近年关,到了夜里,他沾床就睡。


    周氏看他这么累,也是心疼,一直没找到啥机会开口。


    “哎哟喂,四弟妹你想啥呢?可小心着点儿啊,甭切到自己个了,怪叫人心疼呢。”


    宋华涛笑着往前又走了几步,站在灶房门口外瞅。


    周氏眉头紧紧皱着:“三哥,你还是去前院吧,我有啥事会喊老四帮忙的!”


    宋华涛露出一口的黄牙,满满的牙垢,看着就是一股味儿。


    他咧着牙笑道:“说啥见外话,都是一家人,我和老四是一样的嘛!”


    “老四,你来一下,灶房水不太够!”周氏直接没有接宋华涛的话,反而对着前院的宋华东喊。


    “诶好!马上来了!”


    宋华涛顿时脸色就变了,看了眼身后还盯着自己的大花。


    “甭在这剥蒜了!自己屋里头一堆事儿!还赶紧去给你弟洗尿布!”


    宋华涛吼着,一边骂骂咧咧的走了。


    周氏紧绷着肩背才微微松弛下来,悄悄松了口气。


    “大花,你们剥完那几颗蒜就回屋去帮你娘吧,灶房也没多少事儿做了。”周氏温柔地喊道。


    进老宋家的这些日子,平时四房干活儿的代表总是大花在做,小花就是大花的小尾巴,走哪儿都跟着。


    姐妹俩虽然干活笨拙,话也不多,但是还算是乖巧听话。


    堂屋里,杨氏一脸稀罕地摸着宋士林身上那件新长衫外袄。


    “瞧瞧我大孙子,长得漂亮,穿衣裳更有秀才老爷的范儿头了,精神得很呐!”


    这件长衫外袄,还是杨氏自己亲手一针一线赶出来的过年新衣,为的就是他出去读书能体面些。


    整个老宋头,除了他能在过年穿上新衣,别的人都没份儿,全是捡半旧的穿就算不错的了。


    宋士林略有不自在地挪了挪屁股,这火烤着,身上还是不暖和。


    他清了清嗓子,说出自己的盘算。


    “爷,奶。”宋士林开口,声音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拿腔调。


    “孙儿有件要紧事,跟二老商量。”


    “士林,你只管说是啥事儿?”杨氏忙道。


    宋士林看了眼院子里,这时候估计都还在忙,不会有人过来。


    他看着杨氏的眼睛发亮,特意压低了声音:“前几日我不是去镇上同窗家李兄作客嘛,他透露了个天大的消息……”


    “他认得咱思南县里书院的一位夫子的亲戚,说是有门路,能弄到明年秋闱的试题答案。”


    “试题?”


    老宋头转过脸去,浑浊的眼睛顿时都睁大了。


    “对!爷奶,你听孙儿说一句,这次可是天大的机会啊!”


    “只要……肯花些银子,这次我定能中个秀才!”


    宋士林说着,声音都热切起来。


    考了一辈子秀才都没考过的宋华山听到这,眼睛都亮了。


    “真的?要是可以的话,我是不是也还能去考一个?到时候咱爷俩一块儿中秀才呀!!”


    杨氏听着确实有些心动的意思。


    唯有老宋头摇了摇头:“士林,这是真的么?怕不是你那同窗唬人的哟!”


    宋士林听到老宋头的话,不悦的神色一闪而过。


    这半字不识的老头,除了地里那点事儿,读书的事儿,他懂个啥?


    秀才真那么好考,他第一趟就不会落榜了,他爹也不会考那么多年都没考上了!


    但宋士林很快压下了心中的想法,反而是哄着解释道。


    “爷,奶,你们不知道,这科举里头门道深着呢,光是死读书是不成的,得有关节!”


    “上次我就是吃了这个亏……我估计我爹先前也是不知晓能有这件事儿,所以这么多年努力读书,就是考不上,这其中肯定是有问题的!”


    “这次机会来了,我们可得要抓住啊!只要肯花些银子,必能中秀才!”


    宋士林甚至越说越激动。


    杨氏和老宋头对视一眼,自己儿子到大孙子,日日夜夜在屋里头温书,别提有多努力了,可一次次落榜是事实……


    难不成这科举还真有这档子门道儿?


    怪不得穷家人能翻身的读书人少之又少啊……


    杨氏听得一愣一愣的,只捕捉到必能中秀才这几个字眼,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哎哟,我就晓得我们士林是文曲星下凡!肯定能中嘛!”


    确实,中秀才这诱惑实在太大了,庄户人能不能翻身就靠着科举一飞冲天,光宗耀祖……


    老宋头到底是多活了几十年,这多花些银子……是多少?


    他迟疑问:“这……这得多少银子?”


    宋士林伸出两根手指,又犹豫了一下,再弹出一根。


    ”三……三十两?”


    杨氏倒抽一口凉气,声音都跟着变了调。


    宋士林垂下眼,五根手指头完全伸出来:“是五十两。”


    屋里瞬间安静了。


    老宋头几乎是石化在原地,差点心梗过去。


    “五、五十两?”


    他只觉得自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士林啊,咱是庄户人家,刨一年食都够勉强了,你张口就要五十两?卖了我们这一大家子也凑不出!”


    杨氏脸色难看:“这这么银子,真没啊!”


    宋士林似乎早料到这反应,他挺直了背,拿出平日里念书的架势:“爷奶,你们甭急,先听我说。”


    “这并非是孙儿胡乱花钱,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次机会千载难逢。若中了秀才,见了县太爷都不用下跪,是何等的光荣我老宋家祖上?”


    “而且到时候还能免徭役,免粮税,有了秀才老爷这个身份,随便在村里当个夫子完全够了!届时咱家往后就改换门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