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兰亭雅集,鸿门之宴

作品:《寒门科举:携嫂子青云直上

    都察院查抄“甲字柒号”之事,如同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虽未炸起滔天巨浪,其荡开的涟漪却在京城的官场与士林中,一圈圈地扩散开来。


    起初,是都察院御史无凭无据、鲁莽行事的笑谈。


    渐渐地,风向却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有人开始说,那位江南来的解元方原,不知通过何种门路,结交了翰林院的韩侍读,意图借“风闻奏事”之名,构陷京中商贾,为自己博取“刚正”之名,实在是心术不正,其心可诛。


    流言如无形的刀,最是伤人。


    客栈里的气氛也变得诡异起来。往日里那些热情攀谈的同乡举子,如今见到方原和周白,眼神都多了几分闪躲与疏离。偶有几个消息灵通的,更是会意有所指地感叹几句“少年得志,还需沉稳”或是“京城水深,当谨言慎行”。


    风雪愈紧,将小小的客栈围成了一座孤岛。


    房内,炭盆里的银霜炭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周白眉宇间的忧色。他放下手中的书卷,烦躁地在屋内踱步:“方兄,这都叫什么事!我们什么都没做,怎么就成了构陷他人的奸佞小人了?这背后定是有人在捣鬼!”


    方原正临窗而坐,手中捧着一个暖手的小手炉,目光平静地看着窗外被白雪覆盖的屋檐。


    他知道,这是敌人的反击。一击不中,便立刻转而攻击他的“文名”与“德行”。对于一个即将参加会试的举子而言,这比直接的刀剑更加致命。


    这种情况都是属于正常的,所以他们一直都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他们对于如今这样的情况,心中还是清楚的。


    “周兄,稍安勿躁。”方原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水浑了,鱼才会浮上水面。他们越是如此,便越是证明他们心虚。”


    “可……可会试在即,名声受损,于我等大为不利啊!主考官若是听信了这些谗言……”周白急得额头冒汗。


    方原转过身,示意他坐下,亲自为他斟上一杯热茶:“所以,我们更不能自乱阵脚。他们想让我们成为惊弓之鸟,闭门不出,在孤立与惶恐中被流言吞噬。我们偏不能如他们的意。”


    正在此时,房门被轻轻敲响。


    店小二恭敬地站在门外,递上一张烫金的请柬:“方解元,周相公,翰林院王崇古王学士在府上举办‘兰亭雅集’,遍请今科在京的青年才俊,这是给二位的请柬。”


    周白接过请柬,打开一看,只见上面是飘逸的馆阁体小楷,言辞恳切,邀请他们明日过府,赏雪论文,共襄盛举。


    “王崇古?”周白一愣,“我听说过此人,乃是当世大儒,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为人最是清正。他……他怎么会邀请我们?”


    方原接过请柬,用指腹轻轻摩挲着上面精致的纹路,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王崇古是清正大儒不假,但他还有一个身份——他是礼部右侍郎柳传山的恩师。


    这哪里是什么“兰亭雅集”,分明就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鸿门宴”!


    他们散布流言,毁自己名声是第一步。紧接着,便借德高望重的王学士之名,设下这个文会,将自己推到所有举子的面前。届时,在那样的场合,柳传山之子柳承明,或是其他受其指使的人,只需抛出几个刁钻的问题,或是用言语进行一番看似公允的“点评”,便能坐实自己“品行不端”、“学问浅薄”的罪名。


    到那时,自己百口莫辩,身败名裂,再无翻身之日。


    好一招杀人不见血的毒计!


    这样的毒计,真是一般人都想不出来的,确实是够毒的。


    “方兄,这……这是个圈套!”周白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我们不能去!”


    “不,我们必须去。”方原将请柬放在桌上,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如雪夜里的寒星,“他们既然搭好了台子,我们若是不去唱这出戏,岂非遂了他们的愿,坐实了畏罪心虚之名?”


    “可是去了,便是自投罗网啊!”


    “网,也要看是谁的网,捕的是谁的鱼。”方原站起身,走到周白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坚定,“周兄,你我十年寒窗,所学为何?难道就是为了在强权与构陷面前,退缩畏避吗?圣人教我们‘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我们‘虽千万人吾往矣’。如今,不过是一场文会,龙潭虎穴,我们也要去闯一闯!”


    方原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周白看着他坦荡而坚毅的眼神,心中的恐惧与慌乱,竟奇迹般地平复了下来。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方兄,我陪你一起去!大不了,就是功名不要,也不能堕了我们读书人的风骨!”


    方原欣慰一笑。他要的,就是周白这股不屈之气。


    他知道,明日的王府,将是他的另一个考场。考的不仅是经义文章,更是胆识、气度与应变之能。


    敌人想让他身败名裂,他偏要借着这个舞台,将那些泼在自己身上的脏水,原封不动地,甚至变本加厉地,还给他们!


    他重新坐回窗边,看着外面渐渐停歇的风雪,天色在铅灰色的云层后,透出一丝微光。


    “周兄,不必温习那些偏僻的典籍了。”方原缓缓开口,“今夜,你我二人,重读《孟子》。”


    周白一愣:“《孟子》?”


    “对。”方原的目光深邃如海,“他们要论‘中正平和’,我便与他们论一论,何为‘浩然之气’!”


    方原已经有了全部的准备,有这一些,事情就变的不一样了,他也清楚自己所面对的情况,不担心接下来的事情,只要做好,一切都是把握之中。


    窗外,积雪覆盖了万物的棱角,天地间一片寂静。而在这间小小的客房内,一股无形的气,却在悄然凝聚。那是属于读书人的傲骨,是面对强权不屈的锋芒。


    明日王府,究竟是谁的鸿门宴,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