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风平浪静,暗流涌动

作品:《寒门科举:携嫂子青云直上

    这两日,风平浪浪静。


    方原与周白闭门不出,在客栈中潜心温习经义,揣摩时文。他们将从琉璃厂淘来的几部前朝大儒的文集,逐字逐句地研读,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周白是真的沉浸其中,而方原,则是在用这种极致的专注,来磨砺自己的心性,压制住内心的焦灼。


    方原在等,等那声惊雷。


    第三日午后,京城飘起了细碎的雪花。周白在房中闷得久了,便拉着方原去客栈楼下的茶馆听书,换换脑子。


    茶馆里热气腾腾,人声鼎沸。说书先生正讲到《前朝演义》里“定国公单骑救主”的桥段,讲得是口沫横飞,满堂喝彩。


    方原与周白寻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点了一壶热茶,几碟瓜子。周白的注意力很快便被说书先生吸引了过去,而方原的耳朵,却像一张网,不动声色地过滤着周围嘈杂的人声,捕捉着他需要的信息。


    京城的茶馆,自古便是消息汇集流散之地。三教九流,贩夫走卒,乃至落魄的文人、官员的仆役,都汇聚于此。一杯茶的工夫,便能知晓半座京城的秘闻。


    “哎,听说了吗?昨儿夜里,东城那边出大事了!”邻桌一个穿着绸衫,看似商贾的胖子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对同伴说道。


    “哦?王掌柜,又有何新闻?”


    那王掌柜嗑开一颗瓜子,得意地卖着关子:“南锣鼓巷,知道吧?那可是块寸土寸金的地界儿。昨儿半夜,五城兵马司的人突然出动,把巷子里一个叫‘甲字柒号’的院子给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方原端着茶杯的手,稳稳地停在半空,耳朵却竖了起来。


    来了。


    周白也听到了,他好奇地凑过来,低声问:“方兄,不就是你前几日说过的那个院子?”


    方原对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目光依旧平静地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注意力却全部集中在了邻桌的谈话上。


    “五城兵马司?那不是只管些鸡鸣狗盗、巡夜防火的差事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动静?”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王掌柜愈发得意,“兵马司的人只是头一拨,围了院子,却不敢进去。没过多久,都察院的几位黑脸御史就坐着轿子来了!那场面,啧啧,杀气腾腾的!周围的街坊连窗户都不敢开!”


    “都察院都惊动了?那可是通天的大事!到底所为何事?”


    “这就没人知道了。”王掌柜摇了摇头,声音压得更低,“有人说是查抄私盐,有人说是抓捕前朝余孽,还有人说……是院子里藏了什么犯禁的账册。总之,折腾了快一个时辰,最后却什么都没搜出来,只抓了几个看院子的老弱仆役,说是形迹可疑,带回去审问了。”


    听到“什么都没搜出来”,方原的瞳孔,几不可察地微微一缩。


    “雷声大,雨点小啊。”同伴有些失望。


    “可不是嘛!”王掌柜一拍大腿,“听说带队的那位张御史,气得脸都绿了。今儿一早,参他的折子就递上去了,说他无事生非,扰乱京城治安。那位捅出这事儿的翰林院韩大人,怕是也要跟着吃挂落,真是吃力不讨好。”


    茶馆里的议论还在继续,方原的心却已沉静下来。


    他端起茶杯,将微凉的茶水一饮而尽。


    成了,也没完全成。


    但赵显成和他的“四海通”,显然比他想象中更加警觉和狡猾。


    他们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一个重要的秘密据点搬空,只留下一个空壳子和几个无关紧要的替罪羊。这说明,对方的组织之严密,反应之迅速,远超寻常的商贾势力。


    甚至……他们可能早就察觉到了窥探的目光,提前做好了准备。


    方原的脑中,瞬间闪过琉璃厂里,韩靖那审视的目光。会不会是自己与韩靖的接触,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不,可能性不大。当时并无旁人,一切都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赵显成生性多疑,行事谨慎到了极点。像“甲字柒号”这样的地方,或许定期就会转移,或者早就备下了金蝉脱壳之策。


    都察院这一刀,虽然劈了个空,却也并非全无用处。


    至少,它起到了“打草惊蛇”的作用。


    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一旦被惊动,它要么会选择远遁,要么……就会回头咬人。


    赵显成绝不是一个会选择远遁的人。


    他现在必定在疯狂地追查,究竟是谁,将都察院的目光引到了他的据点上。他会怀疑所有最近出现在南锣鼓巷附近的可疑之人。


    而自己这个刚刚抵达京城,又恰好是赵显成“目标”的解元,嫌疑无疑是最大的。


    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静了。


    “方兄,真是可惜了,让那些恶人跑了。”周白有些不忿地说道。


    方原回过神来,脸上恢复了温和的笑容,仿佛刚才只是在听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他为周白续上茶,轻声道:“周兄,朝堂之事,波诡云谲,非我等能够揣测。我等只是一心赴考的举子,这些事情,听过便算,切莫与人多言,以免惹祸上身。”


    “我省得。”周白点点头,随即又有些担忧,“只是那位韩大人,怕是要受牵连了。”


    “吉人自有天相。”方原淡淡地说了一句,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雪,似乎下得更大了。


    灰蒙蒙的天空下,无数的雪片纷扬而下,将这座巨大的城池,渐渐染成一片素白。


    在这片看似纯洁的白色之下,不知掩盖了多少的污秽与杀机。


    方原知道,他打出的第一张牌,虽然没有一击致命,却成功地搅乱了棋局。原本敌暗我明的态势,已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赵显成这条大鱼,已经被惊动了。


    而一个被惊动的敌人,往往会比一个潜伏的敌人,更容易露出破绽。


    他放下茶杯,心中已有了新的计较。


    既然暗处的证据被转移,那么,就逼着他们,在明处犯错。


    科举会试,便是下一个战场。


    柳传山,礼部右侍郎……你既然想做赵显成的刀,那就要做好,被这把刀反噬自身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