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夜探南锣鼓巷,巧遇四海通

作品:《寒门科举:携嫂子青云直上

    京城的冬夜,寒风如刀。


    方原的心,却比这寒风更冷,也比这寒风更硬。


    京城是天子脚下,是“四海通”和赵显成的大本营。南锣鼓巷那个地址,既然是父亲藏匿证据的地方,也极有可能是敌人重点监视的区域。贸然前往,无异于自投罗网。


    接下来的两天,方原表现得和一个普通的赴京举子毫无二致。


    他白天和周白一起,去京城最大的琉璃厂书市闲逛,搜罗各种书籍,尤其是关于京城坊巷建制、风土人情的杂记。晚上则在客栈里与来自各地的举子们高谈阔论,从诗词歌赋谈到时政民生,展现出一个解元公应有的学识与风度。


    他的言谈举止,温文尔雅,谦和有礼,很快便在举子圈中赢得了极好的声誉。没有人能从他平静的脸上,看出任何一丝复仇的火焰。


    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他才会摊开一张简易的京城地图,将从书市和与人交谈中得到的零散信息,一点点标注在上面。


    南锣鼓巷,位于东城,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巷子,居住着不少前朝的旧臣和如今的富商。巷子南北走向,东西两侧又分出无数条更小的胡同,地形复杂,如同蛛网。


    “甲字柒号”,这个地址听起来很明确,但方原知道,越是如此,越可能藏有陷阱。


    在第三天的黄昏,方原换上了一身最不起眼的灰色短衫,将自己扮成一个进城采买的仆役,悄然离开了客栈。


    他没有直接前往南锣鼓巷,而是在周边的几条街道上反复穿行,仔细观察着地形和人流。他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在进入猎场前,必须熟悉每一寸土地。


    天色完全黑透之后,他才从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拐进了南锣鼓巷。


    夜色下的巷子,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显得格外静谧。高大的院墙将里面的富贵与喧嚣隔绝,只留下青石板路上,巡夜更夫的梆子声,在寒风中远远传来。


    方原压低了帽檐,将双手缩在袖中,像一个畏寒的行人,不紧不慢地走着。他的眼睛,却如鹰隼般锐利,扫过每一个门牌。


    “丙字叁号”、“乙字拾号”……


    巷子的门牌并非按顺序排列,而是遵循着某种古老的规制。他一边走,一边在心中默默记下位置。


    很快,他找到了“甲字”开头的区域。


    甲字壹号是一家绸缎庄,已经打烊。甲字贰号是一座深宅大院,门口的石狮子在月光下显得有些狰狞。


    他的脚步放得更慢,心跳也开始微微加速。


    终于,他在巷子的中段,看到了“甲字柒号”的门牌。


    那是一座看起来已经有些破败的院子,院门紧闭,门上的朱漆大半已经剥落,露出里面木头的本色。门前没有石狮,也没有灯笼,与周围的富丽堂皇格格不入,显得异常低调,甚至有些荒凉。


    院墙不高,墙角下堆着一些杂物,似乎久无人居。


    方原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便继续向前走去,仿佛只是一个路过的行人。


    但他已经将院子的每一个细节都刻在了脑子里。


    他绕到了院子的后方,那是一条更窄的胡同。后墙同样破败,墙头上甚至长出了枯草。他看到后墙一角有一个小小的、被木板封死的后门。


    一切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普通的废弃院落。


    但方原却感到了一丝不对劲。


    太“普通”了。


    一个位于南锣鼓巷这种寸土寸金地段的院子,即便破败,也不该如此无人问津。而且,他注意到,院子正门门槛下的石阶,虽然布满灰尘,但在边缘处,有几道极其轻微的、新鲜的划痕。


    这说明,这扇看似久未开启的大门,其实经常有人出入。


    有人在伪造“荒废”的假象!


    方原心中一凛,立刻意识到这里比他想象的还要危险。他没有再做停留,迅速离开了胡同,混入主街的人流中。


    就在他拐出南锣鼓巷的瞬间,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一辆华贵的马车,在巷口停了下来。


    马车的车身上,刻着一个特殊的徽记——四片舒展开的云纹,环绕着一个古朴的“通”字。


    四海通!


    方原的心脏猛地一缩,他下意识地侧过身,躲进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的阴影里,目光却死死地盯着那辆马车。


    车帘被掀开,一个身穿锦衣、面容倨傲的年轻人走了下来。他看起来二十岁出头,眉眼间与方原从周白父亲信中描述的赵显成有几分相似。


    赵珏!赵显成的儿子!


    方原几乎可以肯定,此人就是那个在“四海通”挂着虚职,每年分红颇巨的赵家公子。


    只见赵珏下车后,并没有走向巷内,而是对着车里的人恭敬地说了几句什么。随后,一个管事模样的人从车上下来,快步走进了南锣鼓鼓巷。


    而赵珏,则指挥着马车,停在了一个不远处的茶楼下,自己走了进去,显然是在等人。


    方原的目光随着那个管事的身影,一直看到他消失在巷子的拐角处。他去的方向,正是“甲字柒号”所在的方向!


    原来如此!


    方原瞬间明白了。


    “甲字柒号”不仅是父亲藏匿证据的地方,如今,它很可能已经成为了“四海通”在京城的一个秘密据点!


    他们或许并没有找到父亲藏下的东西,但他们一定知道这个地方有问题,所以派人占据并监视了起来。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父亲的证据,就藏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


    方原感到一阵后怕,如果他今晚贸然翻墙进去,恐怕现在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那座灯火通明的茶楼,赵珏正坐在二楼临窗的位置,一边喝着茶,一边不耐烦地看着巷口。


    直接去挖,风险太大。但如果能想办法,让敌人自己把这个据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呢?


    方原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需要借一把刀,一把来自官方的、足够锋利的刀,来帮他劈开“甲字柒号”那扇看似普通,实则暗藏杀机的大门。


    而都察院的御史,正是这把最好用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