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捷报传府,再拒“翠微”

作品:《寒门科举:携嫂子青云直上

    解元及第,非同小可。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青松书院外便已是锣鼓喧天。


    官府派出的报喜队伍,高举着“捷报”牌匾,簇拥着新科解元方原的官袍与银两赏赐,浩浩荡荡而来。


    整个书院都沸腾了。学子们纷纷涌出,争相一睹解元公的风采。


    以布衣之身,力压全省士子,一举夺魁!


    徐夫子和山长亲自出迎,两位老者看着被众人簇拥的方原,皆是老怀大慰,与有荣焉。


    “方原,你没有辜负老夫的期望!”徐夫子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


    方原只是平静地躬身行礼:“学生侥幸,皆赖夫子与山长教诲。”


    接下来的几日,方原的斋舍门槛几乎要被踏破。


    府城的知府、县令,乃至驻军的将领,都备着厚礼前来拜会,言辞之间极尽拉拢。


    方原应对得体,他收下合乎规矩的贺礼,但对那些暗示他投靠门下、许以重利的话语,却都以“学生尚需潜心向学,备战春闱”为由,不卑不亢地婉拒了。


    他的冷静与克制,让那些久经官场的老油条们都暗自心惊。这个年轻人,心性之沉稳,远超他的年龄。他不像是一朝得志的学子,更像一个布局深远的老辣棋手。


    而方原在等的,是另一个人。


    他知道,那个人一定会来。


    果然,在第五日的午后,当喧嚣散去,周白也回家与家人庆祝之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了方原的斋舍门外。


    正是翠微居的王管事。


    与上次相比,王管事的姿态放得更低,脸上堆满了谦卑的笑容,手中提着的礼盒也更为贵重。


    “恭喜方解元,贺喜方解元!”王管事一进门便长揖到地,“解元公大才,一鸣惊人,小的特奉我家主人之命,前来道贺!”


    方原正在临摹一幅平阳郡的矿区地形图,他头也未抬,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继续专注于笔下的山川走势。


    这种无声的轻视,让王管事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他连忙将礼盒放在桌上,陪笑道:“解元公,这是我家主人特意为您备下的一点薄礼。千年的人参,东海的明珠,不成敬意。主人说了,上次是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冒犯。只要解元公愿意,翠微居的大门永远为您敞开。”


    这番话,是诚意十足,许下的利益也远超上次。一个新科进士,若无背景,通常要从最底层的七八品小官做起,而对方一开口,便是正六品的主事,这足以让任何寒门士子动心。


    方原终于停下了笔。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王管事,那眼神深邃如井,让王管事心中莫名一突。


    “你家主人,倒是看得起我。”方原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王管事心中一喜,以为有门,连忙道:“解元公的才华,天下共睹!我家主人最是爱才,他说……”


    “你家主人,”方原打断了他,缓缓问道,“可知我是何处人士?”


    王管事一愣,下意识答道:“自然知晓,解元公籍贯……平阳郡。”


    他说出“平阳郡”三个字时,方原敏锐地捕捉到他眼神中一闪而逝的不自然。


    方原笑了,那笑容很淡,却带着一丝冰冷的意味。


    “平阳郡,是个好地方啊。山好,水好,铁矿也好。”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指尖轻轻敲击着桌上那幅刚刚画好的矿区地图,“可惜,十年前,东山那边的铁矿塌了,死了不少人。不知你家主人,对这件事,有没有印象?”


    “轰!”


    王管事只觉得脑子里像是有惊雷炸响!他脸色瞬间煞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怎么会提到十年前的矿难?是巧合?还是……他知道了什么?


    “解……解元公说笑了……”王管事的声音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陈年旧事,小的……小的不太清楚……”


    “是吗?”方原站起身,缓步走到他面前,身高带来的压迫感让王管事不自觉地后退了一步。


    “王管事,”方原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像锥子一样扎进王管事的耳朵里,“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他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这个人,命硬,怕受不起太大的富贵。另外,也请他放心,平阳郡的旧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毕竟,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总得好好活着,不是吗?”


    这番话,前半段是拒绝,后半段却充满了赤裸裸的威胁!


    “活着的人,总得好好活着”,这分明是在警告他,也是在警告他背后的人!


    王管事此刻再无半点招揽之心,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恐惧。他终于明白,眼前的年轻人根本不是什么可以随意拿捏的寒门士子,而是一头潜伏在深渊中的猛兽!他知道内情!他绝对知道!


    “是……是……小的一定把话带到!”主管一句话也不敢多说,躬着身子,几乎是连滚带爬地逃出了斋舍。


    看着他狼狈的背影,方原的眼神冷冽如刀。


    就在这时,周白兴冲冲地从外面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厚厚的信。


    “方兄!方兄!我爹的回信到了!”


    方原心中一动,立刻接过信,快速拆开。


    信中的内容,与他预想的大致相同。赵显成,如今官拜工部虞衡司郎中,正五品,负责全国矿冶、山泽、关禁之事,是个手握实权的肥缺。


    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信息。


    但信的末尾,周白的父亲加了一段至关重要的附注:


    “……此人有一癖好,极爱收集天下奇石。且据闻,其与京城最大的建材及矿石商行‘四海通’往来甚密,其子赵珏,更是在‘四海通’中挂有虚职,每年分红颇巨。此商行背景神秘,势力极大,京中许多大工程,皆有其身影……”


    “四海通”!


    方原的瞳孔骤然收缩。


    赵显成,工部郎中,掌管矿冶。


    四海通,京城最大的矿石商行。


    翠微居,四海通在江南的据点。


    十年前的矿难,负责封矿的官员,正是赵显成!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完美地串联成了一个指向黑幕核心的闭环!


    方原缓缓捏紧了手中的信纸,纸张在他的掌心被攥得咯吱作响。


    “赵显成……四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