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乔迁之喜,引君入瓮
作品:《寒门科举:携嫂子青云直上》 次日清晨。
晨雾尚未散尽,方原便在嫂子沈欣茹依依不舍的目光中,与周白一同坐上了前往县城的马车。
周县令的府邸远比寻常人家气派,朱漆大门,高墙深院,穿过几道九曲回廊,方才来到一处极为雅致的跨院。
“方兄,以后咱们就住这儿!”周白推开一扇门,兴奋地介绍道,“这是我爹特意给咱们准备的静心斋,你看,两间卧房,中间一个共用的书房,笔墨纸砚都备好了,以后咱们就在这儿一起读书!”
方原环顾四周,陈设虽不奢华,却处处透着书香雅气,心中也颇为满意。
安顿下来后,周白便拉着方原去拜见周县令。
书房内,周镇宏依旧是那副温和的模样,他先是勉励了方原几句,随即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方原,我为你举荐的顾先生,你去拜访过了吗?”
方原答道:“学生去县城打听过了,得知顾先生乃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二十年来不曾收徒,想必是厌恶了世俗的繁文缛节;学生如今寸功未立,只凭一个县试案首的虚名贸然拜访,恐为不敬,有钻营之嫌,反惹先生不快。”
“所以学生想暂缓拜师之事,等到日后在学业上再有寸进,薄有微名之时,再去求见,方显诚意。”
周镇宏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起眼皮,用一种颇为古怪的眼神打量了方原几眼。
这小子,心思倒是缜密,只是……这思路,怎么跟那老家伙的预想,完全拧着来?
他心中暗笑,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点了点头:“嗯,你有自己的考量,也好,此事不急,你先安心在书院读书便是。”
送走了方原和周白,周镇宏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抹忍俊不禁的笑意,起身便换了身便服,从后门悄然离府,直奔城东那座青砖小院而去。
“岂有此理!竖子无谋!”
听完周镇宏的转述,顾偃气得吹胡子瞪眼,在院中来回踱步。
“老夫是嫌弃他们俗套,不是嫌弃他们来!他倒好,直接不来了!这是什么?这是毫无上进之心!畏难不前!”
顾偃越说越气,指着周镇宏道:“你看看,你看看,你也不给我好好说说,这娃要是不来,全赖你!”
周镇宏强忍着笑意,劝道:“顾兄息怒,这不正说明他心性沉稳,不走寻常路吗?”
“屁的寻常路!”
顾偃一甩袖子,忽然停下脚步,眉头紧锁。
“不行,不能再等了!这小子现在只是个县试案首,等他过了府试、院试,成了秀才甚至举人,到时候京城里那些闻着味儿就扑上来的老狐狸,哪里还有老夫的机会?”
一想到自己看中的宝贝徒弟要被别人抢走,顾偃顿时急了。
“镇宏!”顾偃一把抓住周镇宏的袖子,神情严肃,“你府上,可还有空余的院子?”
“有啊,怎么了?”
“老夫要搬过去住!”
顾偃斩钉截铁地说道:“你就说,我是你的一位远房故交,来你这儿暂住些时日,老夫依旧姓顾,不过得换个名字,就叫怀安吧。”
周镇宏愣住了:“顾兄,你这是……”
“哼!”顾偃冷哼一声,脸上带着一丝狡黠与傲然,“那小子不是觉得火候不到,不肯来拜师吗?那老夫就亲自去他面前,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学问!我就不信,他见了老夫的才学,还能忍得住不上赶着来求我!”
周镇宏先是一惊,随即反应过来,抚掌大笑:“妙啊,顾兄此计甚妙!引君入瓮,让他自己送上门来!”
他心中也是乐开了花。顾偃是什么人物?当世大儒!能请到府里住下,别说方原了,就连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周白,能时时受其熏陶,那也是天大的造化!
“好!小弟这就回去安排!”周镇宏一口答应下来,“方原和犬子所住的静心斋隔壁,正好还有一处独立的听竹轩,清静雅致,最适合顾兄你居住。”
顾偃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望向县衙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势在必得的微笑。
小子,你不是想等吗?
老夫,可等不及了。
……
三日后,听竹轩外。
方原与周白正在院中石桌旁对坐读书,闻声望去,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一名老仆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
老者身着一袭素色长衫,面容清癯,眼神却矍铄有神,自有一股渊淳岳峙的气度。
不多时,周县令亲自领着那老者来到院中,笑着为二人介绍:“方原,白儿,来,见见我的一位故友,顾怀安先生;顾先生将在府上暂住些时日,你们日后要以礼相待,不可叨扰。”
“顾先生好。”方原与周白起身行礼。
那顾先生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目光在方原身上停留了一瞬,便移开了。
周县令将人安顿好后便匆匆离去。
方原与周白对这位新邻居也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县尊大人的寻常访客。
又过了两日,方原与周白在书房中闷了一上午,周白早已坐立难安,抓耳挠腮。
“不行了,不行了,在家待着脑袋都要炸了!”周白哀嚎道,“方兄,咱们出去走走吧?去街上听听书,或者去城外的河边看看风景也好啊!”
方原见他实在憋闷,也觉得读了半日书,确实需要换换脑子,便笑着点头应允。
二人刚走出静心斋的院门,便看到隔壁的顾怀安先生正坐在老槐树下,手捧一卷书,悠然自得。
见到二人要出门,顾怀安放下书卷,捋着胡须,用一种长辈的口吻温和地说道:“两位小友这是要去何处?老夫看这日头正好,正是读书的好时辰;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人,当珍惜光阴,勤勉向学,莫要将大好年华虚耗在玩乐之上啊。”
周白一听这话,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小声嘀咕道:“怎么跟夫子说的话一模一样……”
方原拱手笑道:“先生教诲的是。不过,学生以为,弓弦若绷得太紧,则易断;为学之道,亦当劳逸结合;整日埋首故纸堆,心神疲乏,思绪堵塞,反而事倍功半。唯有心神愉悦,眼界开阔,方能文思泉涌,豁然开朗。”
“对对对!”周白一听这话,立刻来了精神,在旁边连连拍手,“方兄说的太对了!我就是这么觉得的!读书也要心情好才读得进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