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来自老朱的封赏!冲动的蓝玉!

作品:《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朱允炆人麻了

    徐辉祖心中翻涌的震惊与忧虑,在朱元璋眼中不过是无关紧要的浮沫。


    今日召他入宫,既非为了刻意恶心朱允熥,更非为了打压朱允炆,实则是另有重用——准备任命他为此次西北战事的主帅。


    但此刻的朱元璋,早已被燧发枪与复合弓这两件新奇利器勾走了心神,满心欢喜间暂时忘了召徐辉祖前来的目的,只顾着反复把玩这两样足以颠覆战场格局、大幅提升大明军队战力的宝贝。


    他原本略显浑浊的双眸,此刻骤然绽放出慑人夺目的光芒;粗糙的大手轻轻摩挲着燧发枪冰冷枪管上的精致花纹,心底的激动与狂喜简直无从掩饰。


    过了好半晌,朱元璋才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期待,目光灼灼地看向朱允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咱能亲手试一试吗?”


    “当然可以!”朱允熥当即满口应下,随后亲自上前,一步步细致地教导朱元璋如何填装火药、如何瞄准目标、如何扣动扳机完成射击。


    朱元璋听得格外认真,眼神紧紧盯着朱允熥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了任何细节。


    可当他看见朱允熥拿出一小盒封装好的定装火药与钢珠时,脸上不由得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朱允熥立刻笑着解释:“皇爷爷有所不知,这燧发枪还有一个极大的优点,便是配备了这种定装火药。这些火药都是提前按比例封装好的,装填时既不用担心火药填多了导致火铳炸膛,也不用担心填少了造成哑火,而且装填速度还能比原来快上不少!”


    朱元璋听完,眼神瞬间变得更亮了,连说了好几个“好”字,语气中满是赞许。


    要知道,在元末群雄之中,他本就是最重视火铳这类火器的人,更是开创性地组建了此前从未有过的神机营——一支专门使用火器作战的军队。


    也正因如此,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火绳枪的缺陷,而其中最致命的,便是装填火药的速度太慢。


    往往火铳刚开一枪,敌军的人马就已经冲到了近前,敌人可不会傻傻地站在原地等你重新装填完毕再开第二枪。


    所以,即便大明有神机营,其重要性也始终排在骑兵营、步兵营之后,只能作为辅助部队使用。


    可现在,朱允熥却告诉他,燧发枪不仅能在绝大多数环境下使用,不用再怕阴雨天受潮失灵,威力比火绳枪更大,射击效率也更高,就连装填速度都快了不少。


    这么多优势加在一起,足以让大明的神机营彻底摆脱“辅助”的定位,其作用甚至能超越骑兵营和步兵营,更能对草原上的元庭残余势力,比如鞑靼、瓦剌等部落——造成致命威胁。


    这一刻,朱元璋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还是见识浅薄了,甚至连一向自诩的老成持重、沉稳淡定,在这般强大的利器面前,也有些绷不住了!


    而一直在一旁静静旁观的徐辉祖,内心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的眼睛死死盯着朱元璋手中的燧发枪,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脑海中已经开始浮现出这支武器投入战场的场景:若是能给神机营全员都装备上这种燧发枪,届时将这支军队拉上战场,定然能出其不意,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落花流水。


    当敌人以为你的火铳射程不够、打不到他而贸然冲锋时;


    当敌人以为阴雨天潮湿,你的火铳无法使用而放松警惕时;


    当敌人以为你的火铳装填速度慢,开完一枪就成了废铁而大胆逼近时……


    燧发枪都会给他们一个刻骨铭心的惨痛教训!


    徐辉祖越想越心惊,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再看向还在耐心教导朱元璋使用燧发枪的吴王朱允熥时,眼神变得越发复杂奇异,其中还夹杂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凝重。


    直到“咔嚓”一声脆响,朱元璋扣下了燧发枪的扳机,枪声骤然炸响,不远处的靶子瞬间被打得粉碎。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才将陷入沉思的徐辉祖惊得回过神来。


    而亲手感受过燧发枪威力的朱元璋,揉了揉被后坐力震得微微发麻的虎口,忍不住咧嘴笑了起来,语气中满是喜爱:


    “真是个好玩意!”


    夸赞完燧发枪,朱元璋转头看向同样面露喜色的朱允熥和蓝玉,好奇地问道:“这好东西你们是怎么想到的?又是怎么改造出来的?”


    蓝玉连忙侧身,指了指身边的朱允熥,恭敬地回道:


    “回禀陛下,此物乃是吴王殿下最先发现的,之后殿下特意命臣召集能工巧匠,照着原样进行仿造!”


    朱元璋闻言微微一愣,他原本还以为这燧发枪是蓝玉在军中偶然发现的,却没想到其源头竟然出自朱允熥。


    要知道,朱允熥平日里根本没机会接触火铳这种危险性极高的武器,这实在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对此,朱允熥早已提前想好了说辞,当即从容不迫地解释道:


    “回皇爷爷的话,孙儿也是无意间在一本杂记里看到过关于这种武器的记载,说它是南洋商人随身携带的防身武器。后来孙儿便让人四处寻访,找到携带这种武器的南洋商人,花重金将它买了下来。”


    朱元璋听完,盯着朱允熥多看了好几眼,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假。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番说辞合情合理。


    大明虽然实行海禁政策,可沿海地区总有一些商人会偷偷与南洋商人勾结,私下走私货物。


    对于这种情况,朱元璋虽然心中不满,却也清楚想要彻底禁绝根本不可能。


    如此一来,朱允熥能从南洋商人手中买到这般奇特的武器,也就说得通了。


    而朱允熥自然也料到了这一点,他故意这么说,就是算准了老朱会自己在心里补全其中的逻辑,不会再多追问。


    果然,朱元璋没再继续纠结这个问题,而是伸手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这孩子,心思细腻如发,见识也比同龄人深远得多,更难得的是敢想敢干……这次做得不错!”


    朱允熥得到夸奖,顿时嘿嘿笑了起来,脸上却摆出一副谦虚的模样:“皇爷爷您才是真龙天子,孙儿这点本事,不过是继承了您身上的一点微末优点罢了,跟皇爷爷比起来,还差得远呢!”


    “哈哈哈!”朱元璋被这番话哄得心情大好,当即叉着腰大笑起来,显然对朱允熥的这份“懂事”十分满意。


    一旁的蓝玉也跟着咧嘴笑了起来,一边笑还不忘得意地朝徐辉祖递了个挑衅的眼神,那神情仿佛在说“你看咱吴王殿下多受陛下器重”。


    可徐辉祖此刻早已没心思理会蓝玉的挑衅,他只是面色凝重地看着被朱元璋夸赞的朱允熥,以及笑得开怀的朱元璋,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这位吴王殿下实在太懂陛下的心思了,也太招陛下喜爱了……照这样下去,献王朱允炆想要在这场夺储之争中胜出,恐怕无异于痴人说梦。


    一时间,徐辉祖有些恍惚,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前些日子二弟徐增寿和三妹徐妙锦劝诫他的话语——“如今局势不明,与其强行站队,不如暂时观望;就算真要选,也该选更受陛下看重的吴王”。


    可当时的他,却依旧坚定地选择了辅佐献王朱允炆,只因为这是先太子朱标的遗愿。


    可今日发生的一切,却让徐辉祖原本坚定的内心,第一次产生了些许动摇。


    他忍不住在心里问自己:难道当初真的选错路了?


    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徐辉祖强行压了下去。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恢复镇定,在心里安慰自己: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乾坤未定,一切都还有可能!


    毕竟,献王朱允炆最近虽然接连受挫,但并不代表他已经彻底失去了争夺储位的实力。


    徐辉祖脸上的神色变化虽然只是一瞬间的事,却还是被一直暗中观察他的朱允熥捕捉到了。


    朱允熥顿时眯了眯眼睛,悄悄在心里留了个心眼,盘算着待会儿找个机会,跟这位二代魏国公好好聊一聊。


    因为在他看来,比起李景隆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草包,徐辉祖才是真正能堪大用的国之柱石,若是能将他拉拢过来,对自己日后的助力无疑会更大。


    心中打定主意,朱允熥却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转头看向依旧兴致勃勃的朱元璋,笑着问道:“皇爷爷,您看这燧发枪和复合弓,还满意吗?”


    “你小子这次确实给了咱一个大大的惊喜!”朱元璋笑着点头,可下一秒,他的面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眼神郑重地看着朱允熥,语气认真地问道:


    “那么你们现在仿造得怎么样了?能不能批量打造出来,装备全军?”


    听到这个问题,朱允熥的语气顿时一滞;


    一旁的蓝玉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眼神躲闪着不敢看朱元璋。


    徐辉祖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紧绷的神经也忽然松了口气——看来,事情还没有到完全无法挽回的地步。


    朱元璋看着朱允熥和蓝玉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知道他们暂时还无法批量打造燧发枪和复合弓来装备全军,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些许失望。


    但这份失望也只是一闪而过,他很快又追问道:“那你们有没有把握,尽快攻克难关实现批量打造?”


    这次,朱允熥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有把握!不出半个月,第一支仿造的燧发枪就能造出来;至于复合弓,现在已经仿制出半成品了,再有几天时间,定然能彻底仿制成功!”


    其实,刚刚用来演示的那支燧发枪,是朱允熥系统奖励的那支;


    而复合弓,也只是给朱元璋看了设计图纸和详细注解,真正的成品还没造出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从他决定仿制这两种武器到现在,时间实在太短了。


    若不是齐泰等人急着弹劾他,打乱了他的计划,否则这次定然能给老朱带来更大的惊喜。


    不过,朱允熥的这番保证,已经让朱元璋十分满意了。


    他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期待:“好,那咱就拭目以待!”


    说罢,他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刚刚松了口气的朱允熥,忽然话锋一转:


    “等燧发枪和复合弓仿造成功,咱就封你为五军都督府中军右都督!”


    “轰!”这句话如同惊雷般炸响,蓝玉和徐辉祖同时浑身一震,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之色。


    朱允熥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中军右都督”到底是个什么职位,可他脑子转得极快,转瞬就想明白了这个职位的分量,面色瞬间涨红,心中的激动简直难以言表。


    要知道,五军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原本是总领大明天下兵马的核心机构。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在裁撤宰相、废除中书省的同时,也对大都督府进行了改革拆分,将其重组为五军都督府,分别是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


    每个都督府分管不同区域的军政事务,而每个都督府的最高长官,便是左都督和右都督,官阶都是正一品,属于大明军队体系中的顶级职位。


    其中,中军都督府的权责更是重中之重——它不仅辖制着京畿地区的四支卫所部队(每支卫所编制 5600人),还掌管着直隶、中都、河南等地的都司兵马,麾下兵力雄厚,堪称五军都督府中实力最强的一府。


    而中军右都督作为中军都督府的最高长官之一,更是位高权重、声势煊赫,手中掌握着实实在在的兵权!


    现在,老朱居然要封自己为中军右都督,这无疑是对他的极大看重,更是在平静的储位之争中,投下了一颗足以改变局势的重磅炸弹!


    也正因如此,熟悉军务体系的蓝玉和徐辉祖,才会在第一时间露出那般震惊的神情。


    彻底反应过来的朱允熥,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高高举起双手抱拳,语气坚定地说道:“孙儿定然不负皇爷爷的期望!接下来,孙儿会竭尽全力,尽快将燧发枪与复合弓仿造完成,实现批量打造,装备到全军之中,提升我大明的整体军事实力,为我大明的国祚绵长、天下安康保驾护航!”


    “哈哈,好!”朱元璋抬手示意朱允熥免礼,心中对这个孙子的满意又多了几分。


    其实,他之所以做出这个重要决定,除了奖赏朱允熥献上利器的功劳外,更重要的是想借此考验一下朱允熥是否具备军事方面的才能。


    从最近这段时间朱允熥的表现来看,他在政事、谋略上的才能已经无可挑剔,若是在军事方面也能展现出过人的能力,那么朱元璋心中关于最终储君人选的天平,便会彻底向朱允熥倾斜。


    到时候,朱允熥之前提过的“创办军校、将武将化为天子门将”一事,也不是不可以提上日程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朱允熥真的能如期完成燧发枪与复合弓的批量打造——毕竟,这两样武器再好,若是不能大量装备军队,那也发挥不出太大的实际意义。


    朱允熥自然对自己有信心,当即喜滋滋地放下手,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后续的生产计划。


    而蓝玉和徐辉祖也渐渐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蓝玉震惊过后,心中满是惊喜——陛下这是明摆着要让吴王殿下掌握兵权啊!


    能把五军都督府中最重要的中军右都督之位给吴王,足以看出陛下对吴王的看重程度。


    这下子,蓝玉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高兴得合不拢嘴。


    人一高兴就容易飘,蓝玉也不例外。


    他高兴之余,还不忘凑到徐辉祖身边,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戏谑地嘲笑:“我说魏国公,你瞧瞧,你们家那位献王,现在还怎么跟咱吴王殿下比啊?”


    徐辉祖刚刚从震惊中回过神,就听到蓝玉这番挑衅的话,顿时抿紧了嘴唇,一言不发,脸上的神色越发复杂。


    蓝玉见他这副模样,心中更是得意,大腿不由自主地轻轻抖了起来,脑袋也抬得高高的,那副嘚瑟的模样,简直快要溢出来了。


    这一幕恰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他微微皱了皱眉,心中对蓝玉这副得意忘形的样子有些不满。


    但考虑到蓝玉此次在仿造燧发枪一事上确实有功,朱元璋也不想过多责难,便暂时压下了心中的不悦,转而对徐辉祖招了招手:“魏国公!”


    徐辉祖闻声,立刻收敛心神,上前一步,恭敬地应道:“陛下,臣在!”


    朱元璋看着他,缓缓开口问道:“今日见了燧发枪和复合弓,你可有什么收获?”


    朱允熥也不由得转头看向徐辉祖,想听听这位魏国公会给出怎样的评价。


    徐辉祖沉默了片刻,仔细思索了一番,才郑重开口:


    “回陛下,若这两样武器能大批量装备我军,我军的战斗力定然会提升一个层次,届时草原上的骑兵,将不再是我大明的威胁。”


    “还有吗?”朱元璋继续追问。


    徐辉祖抬眼看了看朱允熥,最终还是如实说道:


    “吴王殿下平日里勤学好问,眼光独到,而且执行力极强。能从一本杂记中细心发现燧发枪的价值,能凭着杂记的记载就意识到这武器不一般,还能迅速找到南洋商人将其买下……这些都足以说明,吴王殿下确实是难得的英杰之才!”


    “哈?”朱允熥听到这话,不由诧异得张了张嘴巴,显然没料到徐辉祖会突然夸赞自己。


    蓝玉也皱起了眉头,不满地瞪了徐辉祖一眼。


    这家伙不是一直坚定地站在朱允炆那边吗?


    怎么现在突然反过来夸赞吴王殿下了?


    难道是想抢自己“吴王第一支持者”的位置?


    呸,还以为是什么刚正不阿的正人君子,原来也不过是个见风使舵的谄媚小人!


    蓝玉在心里暗暗鄙夷。


    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看了朱允熥一眼,随即又对徐辉祖问道:“再有呢?除了这些,你还看出了什么?”


    徐辉祖这次是真的答不上来了,他有些尴尬地低下头,闷闷地说道:“恕臣愚钝,实在没有其他收获了。”


    朱元璋见状,不由得哑然失笑,伸手指了指桌上的燧发枪和复合弓,话锋一转,问道:“若是将这两样武器批量装备到你所统帅的大军中,你有没有把握率领大军横扫鞑靼太尉嘎呼尔?”


    徐辉祖一愣,显然没料到朱元璋会突然问起西北战事。


    蓝玉的脸色则是彻底变了,他急忙转头看向朱允熥,眼神中满是焦急——他知道,陛下这话,恐怕是要安排徐辉祖出征西北了,那自己之前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朱允熥见状,轻轻叹息一声,抬手对蓝玉压了压,示意他稍安勿躁,不要冲动。


    而徐辉祖也不是真的愚钝,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朱元璋这话的深意,脸上瞬间涨得通红,语气坚定地大声回应:“能!”


    一声掷地有声的回应刚落,朱元璋却突然不按常理出牌,又追问了一句:“那若是没有这两样武器呢?你还能率领大军横扫嘎呼尔吗?”


    “额?”徐辉祖瞬间傻眼了,张了张嘴,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没有燧发枪和复合弓的加持,面对草原骑兵的机动性与冲击力,想要“横扫”鞑靼,难度无疑会陡增数倍。


    蓝玉见徐辉祖语塞,终于按捺不住,“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大声奏道:“陛下!即便没有燧发枪与复合弓,臣也能率领大军横扫嘎呼尔,定将那鞑靼太尉的头颅献于陛下驾前!”


    他太清楚此刻的局势了,再不主动争取,这次西北出征的帅位,恐怕真的要落到徐辉祖头上,自己之前的期盼也就彻底落空了!


    朱允熥见状,不由得扶额望天,暗自无奈——这位舅姥爷还是这般急躁,就不能沉住气听陛下把话说完吗?


    朱元璋也不满的瞥了眼插话的蓝玉,淡淡道:“咱知道!”


    蓝玉一喜…


    可朱元璋却话语一转:“但这次出征的大军统帅咱已经有人选!”


    蓝玉:“……”


    蓝玉脸色涨红的想质问,却被朱允熥打断,他连忙上前一步,对着蓝玉沉声道:“够了蓝玉!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陛下面前这般放肆,莫非是想逼宫不成?还不速速向陛下认罪!”


    蓝玉被朱允熥这一声喝醒,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的举动有多失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急忙低下头,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地告罪:“臣……臣一时心急,失了君臣分寸,请陛下恕臣无状之罪!”


    嘴上认罪,他心里却有些委屈——自己不过是想为大明效力,想争取一个为国征战的机会,怎么就成“逼宫”了?


    可转念一想,又想起朱允熥之前提醒过他“陛下对其不满已久”的话,心中的委屈又化作了一丝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