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活人躺平,鬼在加班
作品:《签到十年,我靠咸鱼躺平无敌了》 天光破晓,寒意刺骨。
苏清雪推开铺门,积雪在清晨的微光下泛着清冷的白。
她习惯性地拿起扫帚,目光却被斜对面那扇虚掩的破木门牢牢吸住。
往日里,无论风雪多大,林闲总会在天亮前将门关得严严实实,仿佛要将世间最后一丝暖意都留在自己那方寸之地。
今日,门却大敞着,任由寒风裹挟着雪沫倒灌进去。
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她的心。她放下扫帚,快步走了过去。
屋里比屋外还要冷,那个蜷缩在草堆上的身影已经僵硬。
他走得很安详,脸上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枯槁的手指紧紧攥着那件早已看不出颜色的破棉袄,像是握住了此生最珍贵的宝藏。
苏清雪缓缓跪坐在他身旁,无声的悲恸如潮水般涌上。
她伸出手,想为他合上那双再也看不到日出的眼睛。
然而,当她的指尖轻轻触碰到他冰冷的眉心时,一股极其微弱却清晰无比的波动,如同水滴落入静湖,瞬间自指尖传遍全身!
那不是灵力,也不是神识,更像是一道无声的契约,一个沉甸甸的承诺,在这一刻完成了最后的交接。
她猛然一颤,脑海中一道电光石火般闪过,瞬间将所有的疑惑串联起来!
不是死亡终结了他的签到。
是死亡,开启了另一种遍布全城的值守!
夜,再次降临万柳城。
城南的张寡妇在半梦半醒间,看见了那个拄着拐杖的老乞丐。
他蹒跚着走到自己床前,将一只粗陶碗递了过来,声音沙哑却温和:“今日,归你值夜。”
她猛地从梦中惊醒,心脏狂跳。
借着窗外渗入的月光,她骇然发现,自家那早已冰冷的灶台里,不知何时竟燃起了一捧青色的火焰,摇曳不定,毫无热度,却将厨房映照得如同鬼蜮。
而她的床头,正端端正正地放着一只粗陶碗,碗底,一圈代表着计数的刻痕清晰可见!
“鬼啊!”张寡妇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冲向灶台,抓起水瓢就要将那诡异的火焰浇灭。
就在这时,里屋传来了她年幼儿子的呢喃梦呓:“娘……刚才有个爷爷说,咱们……咱们不能让火熄了……”
张寡妇的动作戛然而止,高举的水瓢在半空中颤抖。
她回头望向儿子熟睡的小脸,又看看那安静燃烧的青色火焰,眼泪毫无征兆地夺眶而出。
她想起了那个每日清晨都会在街角施粥的老人,想起了他递过热粥时那双浑浊却温暖的眼睛。
她扔掉水瓢,缓缓跪坐在灶台前,学着记忆中老人日复一日的模样,拿起锅边的木勺,慢慢地、虔诚地搅动起锅中不知何时出现的稀粥。
同一时刻,粗食铺的地窖内。
苏清雪将林闲遗留下的那张炭条草图整个铺展开。
图上,代表万柳城地脉的线条早已断裂,黯淡无光。
她没有丝毫犹豫,咬破指尖,殷红的血珠滚落。
她以血为墨,在那片最显眼的空白处,一笔一划,补上了一行刚劲的小字。
“心念不绝,签到不止。”
当最后一笔落下,整幅草图骤然金光大盛!
那光芒并不刺眼,反而带着一种悲悯而宏大的气息。
图上,原本断裂的地脉轨迹,竟在金光的照耀下,如同活过来一般,开始一寸寸地、缓慢而坚定地重新接续!
苏清雪怔怔地看着这一幕,终于彻底明白了。
林闲早已将这套“签到法则”的真正核心,编码进了最朴素、最平凡的生活仪式之中。
那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秘法,也不是什么玄奥莫测的神通。
那只是——只要这世上还有一个人,愿意为另一个陌生人留一口热饭,这规则便不会崩塌,这守护便不会断绝!
万柳城的城门再次被推开,朝廷派来的第二批巡查使到了。
为首的是一名眼神倨傲的高阶修士,他手持一方法力凝结的测灵罗盘,意图破解笼罩在这座小城上空的“诡异灵能”。
然而,他刚踏入城门半步,脸色便陡然剧变!
手中的测灵罗盘像是疯了一般,指针以肉眼无法捕捉的速度疯狂旋转,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嗡嗡”声。
最终,它不再指向任何一个具体的方位,而是以一种前所未见的姿态,指向了整座城池的四面八方——每一户升起炊烟的人家,每一个普通的厨房!
“装神弄鬼!”高阶修士面色铁青,强行催动体内浑厚的法力,灌入罗盘,试图用绝对的力量去探查这股能量的本源。
就在他的法力触及到那股无形力量的瞬间,一股无法抗拒、无法理解的磅礴伟力,轰然反噬!
“噗!”
高阶修士如遭雷击,猛地喷出一口鲜血,双目、耳孔、鼻腔中都渗出了殷红的血丝。
他死死地盯着那疯狂旋转的罗盘,眼中充满了极致的恐惧与不可置信,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嘶吼道:“这……这不是灵气!这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的能量!这是……这是三千多个活生生的人,一起记住一个人!”
话音未落,他双眼一翻,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当场昏死。
夜色深沉,寒星满天。
苏清雪独自坐在铺子的屋檐下,静静地望着城中那三十余处星星点点、彻夜不熄的灶火。
它们就像是黑夜里睁开的眼睛,温柔而执着地守护着这座饱经风霜的城池。
她仰起头,对着寂静的夜空,轻声问道:“你还听得见吗?我们都在替你活着。”
话音刚落,一阵微风穿过寂静的街巷。
刹那间,全城三十余个灶台齐齐发出一声轻微的震动,那一只只粗陶碗的碗底,原本黯淡的纹路接二连三地亮起,连成一片温暖的光海。
紧接着,一声极其轻微,却仿佛能穿透灵魂的“叮”,自九天之上的虚空深处悠悠响起。
那声音,像是回应,又似传承。
在城中最偏远的一户人家,一个病弱的少年正费力地从床上挣扎起身,将家中最后一把干柴小心翼翼地塞进灶膛。
望着那跳动的青色火焰,他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满足的微笑,低声呢喃:
“今天……我也打卡了。”
这一夜格外漫长,当黎明的第一缕微光刺破黑暗,照亮屋檐上将融未融的残雪时,整座万柳城的气氛,已经悄然改变。
凛冽的寒风中,似乎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暖意与一种沉静而坚韧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