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阁的黑手

作品:《凤权谋:重生太后她飒爆了

    兰阳灾区的惨状,以及那些足以煽动民变的谣言,通过凌霄的情报网络,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苏云绮的案头。


    看着密报上那一条条触目惊心的信息,苏云绮的脸上,覆盖着一层冰霜。


    好一个“影阁”!


    好一个草菅人命,趁火打劫!


    他们不仅仅是要制造混乱,他们是要用数万无辜百姓的鲜血和生命,来作为颠覆这个王朝的祭品!


    “云绮,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凌霄的脸色也同样难看,“朝廷派去的钦差,根本就是个草包,到了灾区,只知道饮酒作乐,对灾民的死活不闻不问。而‘影阁’和当地劣绅勾结,已经将第一批赈灾粮,侵吞了大半。”


    “照这样下去,不出十日,兰阳必反!”


    苏云绮没有说话,她只是静静地看着地图,手指在兰阳的位置,轻轻地敲击着。


    她在等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让她名正言顺地介入此事,一个可以让她将计就计,反戈一击的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


    三日后,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送抵京城。


    兰阳灾区,因饥饿和绝望,爆发了小规模的抢粮事件。钦差大臣派兵镇压,与灾民发生激烈冲突,死伤数百人。


    消息传出,朝野震惊!


    皇帝在早朝之上,再次雷霆震怒,当场便下令,将那名草包钦差,革职查办。


    但新的问题来了。


    谁,能去接替这个烂摊子?


    兰阳此刻,就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谁去,都可能被炸得粉身碎骨。


    一时间,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主动请缨。


    就在皇帝失望透顶之际,一个清脆而坚定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了起来。


    “陛下!臣女,愿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安康县主苏云绮,一身素衣,从队列中走出,跪倒在大殿中央。


    所有人都惊呆了。


    一个未出阁的女子,竟敢主动请缨,去往那龙潭虎穴般的灾区?


    她疯了吗?


    “胡闹!”老丞相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救灾防疫,乃国之大事,岂是女子可以插手的!县主千金之躯,岂能去那等污秽之地冒险!”


    “丞相大人此言差矣。”苏云绮抬起头,目光清亮,直视着丞相,“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云绮虽是女子,却也食大夏之禄,安能坐视万千百姓,死于水火而无动于衷?”


    她转向皇帝,声音铿锵有力:“陛下,臣女不才,却也略通医理,知晓防疫之法。臣女更知,此刻灾区最缺的,不是粮食,而是秩序与希望!”


    说罢,她从怀中,取出一本早已准备好的奏折,双手高高举起。


    “此乃臣女连夜草拟的《救灾防疫章程》,里面详述了如何设立隔离区、如何净化水源、如何搭建临时住所、如何安抚民心等十二条具体措施。请陛下御览!若陛下觉得此章程可行,云-绮愿立下军令状,三月之内,必定平定兰阳灾情,若有差池,甘愿领死!”


    这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满朝文武,看着那个跪在地上,身躯单薄,眼神却无比坚定的少女,一个个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皇帝身边的太监,将那本《救灾防疫章程》呈了上去。


    皇帝只翻看了几页,眼中便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这本章程,条理清晰,措施具体,许多理念,简直是闻所未闻,却又合情合理,极具操作性!


    这哪里是一个深闺少女能写出来的东西,这分明就是一本救灾的“百科全书”!


    “好!好一个苏云绮!”皇帝激动地站了起来,他看着殿下的少女,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和信任。


    他知道,此刻,唯一能拯救兰阳危局,拯救大夏于水火之中的人,就是她!


    “陛下!万万不可啊!”


    老丞相见皇帝意动,再次出列,痛心疾首地劝谏道:“自古以来,从未有女子出任钦差、干预政务之先例!此举有违祖制,若传扬出去,必为天下人所耻笑,于国体、于圣誉,皆有大损啊!”


    “丞相大人此言差矣。”


    未等皇帝开口,一个洪亮的声音便从武将的队列中响起。


    定国公苏长青,阔步而出,与女儿并肩跪下。


    他今日一反常态,并未阻止女儿的“惊人之举”,反而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祖制乃人所定,亦可因时而变。如今兰阳危在旦夕,数万百姓命悬一线,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铿-锵:“安康县主提出的《救灾防疫章程》,老臣虽不懂医理,却也看得出其中蕴含的经世济民之大才!我大夏,缺的不是循规蹈矩的庸臣,缺的,正是此等敢为天下先的能臣!”


    “至于女子干政之说,更是无稽之谈!我大夏开国,亦有平阳公主率军平定半壁江山之功绩,谁敢说女子不如男?!”


    苏长青这番话,说得在场许多武将热血沸腾,纷纷出列附议。


    “定国公所言极是!末将附议!”


    “国难当头,能者上,何分男女!末将附议!”


    苏云绮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


    她没想到,这位一向对她疏离的父亲,竟会在最关键的时刻,站出来,如此旗帜鲜明地支持自己。


    她心中,流过一丝暖意。


    皇帝看着殿下同心同德的父女,又看了看那些义愤填膺的武将,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够了!”他一拍龙椅扶手,威严的目光扫过全场,“祖制?难道要朕眼睁睁地看着数万子民饿死病死,去守那劳什子的祖制吗?!”


    “朕意已决!”


    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之内,回荡不休。


    “册封安康县主苏云绮,为‘兰阳赈灾钦差副使’,赐尚方宝剑,如朕亲临!凡有阻挠救灾者,可先斩后奏!”


    “命定国公世子,威武将军苏云毅,率虎贲军三千,护送副使前往灾区,并听其调遣,协助救灾!”


    “户部、工部、太医院,全力配合!若有半分延误,朕要你们的脑袋!”


    一道道圣旨,如雷霆万钧,从皇帝口中发出,再无人敢有异议。


    苏云绮深深叩首,声音清亮而坚定。


    “臣女,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所托!”


    她知道,从她接下这道圣旨的这一刻起,她的命运,便已与那数万灾民,与大夏的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她要面对的,不仅是滔天的洪水和凶险的瘟疫,更有“影阁”在暗中布下的,一张张致命的罗网。


    这场兰阳之行,注定是一场九死一生的豪赌。


    但她,毫无畏惧。


    因为她不仅是苏云绮,她更是那个曾以女子之身,撑起一个王朝的,大夏太后!


    退朝后,苏云绮的兄长,苏云毅快步追上了她。


    这位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年轻将军,此刻看着自己妹妹的眼神,却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担忧,有敬佩,更有-一丝愧疚。


    “云绮,”他沉声道,“此行凶险,你”


    “兄长不必担心。”苏-云绮打断了他,微微一笑,那笑容,自信而从容,“有兄长和三千虎贲军在,云绮,无所畏惧。”


    苏云毅看着妹妹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眸子,心中巨震。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个从小病弱的妹妹,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成长到了一个,连他都需要仰望的高度。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你放心,有我在,任何人,都休想伤你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