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百年人参当谢礼

作品:《杂货铺通古今,时间流速快十倍

    见江灵看过来,傅诚泽走上前,对着江灵拱手行礼:“江姑娘。”


    江灵笑着摆手,“傅公子,我们年纪相仿,这些虚礼就免了吧,随意些就好。”


    傅诚泽闻言,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嘴角扯出微笑,眼神也软了些:


    “前日我跟舅舅回了趟家,把眼镜的事跟爹娘说了。他们一听我能重新看清字,以后还能接着准备科举,当场就红了眼,抱着我哭了好半晌,非要立刻赶过来给您磕头道谢。”


    江灵一听,拒绝的话已经到了嘴边。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是舅舅说,江姑娘性子喜静,不爱喧闹。要是我们一家子浩浩荡荡过来,反倒给您添麻烦,爹娘这才勉强作罢。”


    江灵这才松了口气。


    刚想开口说 “不用这么见外。”


    毕竟她也不是白送的,这不是还给小然换了个读书的机会嘛。


    话还没说出口,就见傅诚泽从怀里掏出个用油纸包得严实的小包裹,递了过来:


    “可这么大的恩情,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家中贫寒,无以为报,唯有这支百年山参还略拿得出手。本来是留着给我补身子的,爹娘说,再好的补品,也不如我能重见光明重要,让我务必给您送来。”


    油纸包打开一角,露出参须浓密的老山参,透着股淡淡的药香。


    江灵连忙摆手,把包裹推了回去。


    “傅公子,这可使不得!之前咱们已经说好,你教小然三个月,这眼镜就当酬劳,哪能再收这么贵重的东西?”


    “何况,那眼镜于我而言,并非什么稀世珍宝,能帮上你的忙,物尽其用,我便很开心了。”


    一副零成本的二手眼镜,怎么值得这么重的礼物。


    她虽然开店做生意,可也不是奸商啊!


    见她不肯收,傅诚泽却急了,又把包裹往前递了递,


    “江姑娘,这可不是普通物件!没有它,我现在还是个半瞎,连书都读不了,哪还有机会考科举?这参您一定要收下!这是我们全家的心意!”


    江灵态度坚决,“真的不用,我们之前已经说好,你教我铺子里的伙计三个月,这眼镜便是报酬。既然交易已经达成,我怎能再收如此重礼?这不合规矩,若传出去,岂非陷我于不义?”


    江灵说的严肃,一下子把傅诚泽镇住了。


    他斟酌片刻,似是恍然大悟:“......是诚泽考虑不周了。”


    读书人最讲究仁义诚信,他险些害了江姑娘。


    见江灵目光坚定,只好默默地将木盒收回怀中。


    江灵为了缓和气氛,很自然的转移了话题,


    “傅公子,小然这两日的功课如何?他基础不算好,没给你添麻烦吧?”


    算起来,小然正式跟着傅诚泽读书识字也有两天了。


    只可惜那两天她都不在场。


    提到这个,傅诚泽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推了推眼镜道:


    “小然很认真,每天的功课都完成得又快又好。他之前读过两年书,认识不少字,底子比我想的扎实,教起来一点不费劲。有时候我讲一遍,他就能记住,还会主动问问题,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那就辛苦傅公子多费心了。”江灵笑着点头,又嘱咐小然,


    “要认真听先生的话,好好学。知道吗?”


    小然立刻挺起胸膛,大声保证:“江姐姐放心!我一定用心学!而且,我每次下学回家,都会把当天学的再教一遍给小启,这样既能帮他,我自己也能巩固!”


    江灵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这主意好!”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几人循声望去,只见两匹快马正朝着杂货铺而来,眨眼间便到了近前。


    马背上的人勒住缰绳,正是多日未见的陆谦和李宏。


    两人翻身下马,动作干脆。


    陆谦走上前,目光扫过一旁的马车,又落在傅诚泽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没多问,只笑着道,


    “江姑娘。”


    陆谦只看了他一眼,他身后的李宏目光却是一刻不移的盯着他,恨不得把他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都看个清清楚楚。


    傅诚泽见江灵有客人,便不好再叨扰,“既然江姑娘有客人,那诚泽就先告辞了。”


    江灵点点头:“好,以后有劳傅公子多费心教导小然了。”


    “诚泽定当竭尽全力。”


    送走傅诚泽,江灵便把他俩引进铺子。


    小然上前上茶。


    聪慧如陆谦,仅凭几句话就听懂了他们的关系。


    “方才那位公子是你给小然请的先生?”


    “是啊,傅公子学问很好,算是我们村里如今学识最高的了。”


    陆谦听了,只是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目光却微微沉了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江灵看着外面早已收摊的空地,有些疑惑地问:


    “外面摊子都收得差不多了,陆公子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陆谦抿了口茶,声音里透着疲惫:“刚从京城赶过来。”


    江灵敏锐地察觉到他情绪不高,似乎心事重重,却又不好直接询问他缘由:“可是京城的分店太忙了?”


    陆谦从未向她袒露过自己的真实姓名和皇子身份,如今也只能摇摇头。


    今日朝堂之上,进言让他领兵出征的人越来越多,虽然父皇并没有明旨,陆谦感觉到差不多了。


    陆谦放下茶杯,嘴角牵起一抹无奈的弧度:“并非店铺之事。”


    “只是近来流民之患日益严重,北疆战事又有一触即发之势。大宇朝如今内忧外患,以后生意怕是不好做。”


    他顿了顿,语气更沉了几分,“家中一位堂兄正在军中效力,很可能被调遣参与此次战役。此战敌我悬殊,后勤匮乏,只怕是凶多吉少。”


    江灵对最近的国家大事也有所耳闻。知道现在大宇朝面临着重要的问题。


    她轻叹一声:“国家动荡,身为大宇朝子民,自当挺身而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既然身为军人,自然是要冲锋陷阵的。


    陆谦抬眼看向江灵,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


    “江姑娘,依你之见。如果一个国家,北方闹灾荒民不聊生,边军又要跟邻国打仗,这种时候,该先解内忧,还是先解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