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驱散

作品:《假千金回穷窝,竟成了全家的福星

    “事不宜迟,分头行动吧。”


    她干脆利落地转身,满头的青丝还未完全干透,隐隐有些水汽,显得眉眼都带着几分朦脓的湿意,却显得更加的清丽。


    看着她的背影,独孤夜忍不住唤了一句,“崔姑娘。”


    崔鸢宁脚步一顿,并未回头。


    独孤夜千言万语哽在心头,最终只化作一句:“……保重。”


    崔鸢宁没有回应,只是加快了脚步,身影迅速消失在崔府的重重院落阴影之中。


    她还有太多事要做,没有时间沉溺于情绪,无论是愤怒还是惊讶。


    独孤夜站在原地,久久望着她离去的方向,直到再也看不见任何踪迹。


    池中月影依旧破碎,如同他此刻的心境。


    他转身,大步向着府外走去,身影融入浓稠的夜色,他必须做好她嘱托的事,这是他现在唯一能支撑她的方式。


    而崔鸢宁回到院内,立刻雷厉风行地召集人手。


    她简短说明了情况,只点了十数名年轻力壮、胆大心细的家丁和丫鬟,命人迅速打开库房,将所有能用的药材装车。


    “小姐,那地方去不得啊!”


    老管家苦苦哀求。


    “管家,医者父母心,岂能因惧而退?更何况,此事与我崔家亦有关联,我更不能坐视。”


    崔鸢宁淡淡道:


    “守好家门,若我……若有事,我会传信回来。”


    她换上利落的粗布衣裳,用素巾包裹发丝,蒙上面纱,只露出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睛。


    那一刻,她似乎不再是养在深闺的崔家小姐,而是仿佛回到了七年前落霞谷那个不畏生死、一心救人的小医者。


    药材装车完毕,崔鸢宁没有丝毫耽搁,亲自带队,趁着夜色,向着城南那片区域疾行而去。


    马车辘辘,碾过寂静的街道,车轮声在空荡的夜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又格外沉重。


    越靠近城南,空气中的药味和若有似无的腐败气息便越发浓重,隐约还能听到压抑的哭泣声。


    官差在路口设置了障碍,见到崔家的马车和崔鸢宁不敢阻拦,慌忙放行。


    到了抵达了最大的医棚区看到眼前的景象时,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崔鸢宁,也感到一阵窒息。


    简陋的草棚连绵一片,几乎望不到头。


    棚内棚外躺满了人,男女老幼,皆面无人色,呻吟哀嚎之声不绝于耳。


    忙碌的医者和帮手寥寥无几,脸上带着浓重的疲惫和绝望。


    药材显然短缺得厉害,熬药的罐子只有零星几个冒着热气。


    甚至能看到有人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或许早已气绝,也无人得空及时处理。


    人间地狱,不过如此。


    即便她先前安排了良多,可真的落实下来还是要花上一番功夫,并且很多的细节之处都并没有照顾到。


    崔鸢宁眉头微蹙,随后吩咐道:


    “立刻清点我们带来的药材!”


    “还能动的人,帮忙将病患按轻重分开!危重者移至东侧棚,轻症者西侧,已……已亡者,暂时移至北角,做好标记!”


    “再去几个人,协助现有的医官,重新支起锅灶,烧水熬药!按我带来的方子先熬制大锅汤药!”


    她的声音清亮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瞬间打破了医棚区死气沉沉的混乱。


    原本茫然无助的人们,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纷纷抬起头看向她。


    她没有看那些投向她的、混杂着希望与怀疑的目光,只是迅速开始检查病患,号脉观色,指挥若定。


    她的动作快而不乱,神情专注而沉稳,仿佛天生的医者,生来便该立于这病厄之间。


    夜色渐深,灯火摇曳。


    崔鸢宁穿梭于病榻之间,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蒙面的素巾很快便被呵气与药渍浸湿,但她浑然不觉,偶尔在忙碌的间隙,她会直起身,望向统筹司的方向。


    不管怎么说独孤夜都是别国的皇子,恐怕难以服众。


    而这个时候大抵是进了宫,面见了圣上。


    他只有恢复身份才能够名正言顺的参与到疫病的防治中。


    “小姐,这位老人家情况不妙!”


    青杏急切的声音拉回了她的思绪。


    崔鸢宁立刻收敛心神,快步走去,俯身探查。


    那是一位枯瘦的老妇,气息微弱,脉象沉涩欲绝。


    她迅速取出银针,精准地落下几针,护住其心脉,又吩咐道:


    “取我带来的参片,含服,再将那剂药煎出的第一碗汤端来!”


    手下的人立刻应声而去。


    崔鸢宁带来的药材和人手如同甘霖,暂时缓解了此地紧张的局势,秩序也在慢慢的恢复。


    但病患实在太多,情况危重者仍在不断增加。


    崔鸢宁几乎忘记了时间,直到天际隐隐透出一丝极淡的灰白,预示着长夜将尽。


    就在这时,医棚外忽然传来一阵不同于以往的喧哗,夹杂着整齐的脚步声和马蹄声。


    崔鸢宁心下一紧,猛地直起身望去。


    只见一列火把蜿蜒而来,照亮了漆黑的街道。


    为首骑马之人,身形挺拔,正是独孤夜。


    他的身后,跟着数十名穿着统一服制的差役和兵士,更后面则是长长的车队,车上堆满了麻袋和箱笼,显然是药材和物资!


    独孤夜利落地翻身下马,目光第一时间便精准地捕捉到了人群中那抹忙碌的、穿着粗布衣裳的身影。


    他快步走来,一夜奔波让他眼底带着血丝,衣袍沾染夜露尘埃,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崔姑娘!”


    “统筹司紧急调拨的第一批药材和人手已到!后续还会增加。司正已下令,即刻起封锁城南疫区周边街巷,按你的建议,实行分区管控,所有医馆必须收治病人,统一调度物资!”


    他的话音一落,周遭的人都明白自己有救了,气氛瞬间就活络了起来。


    崔鸢宁略显的疲惫的面上也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只不过眼下事情还多,她来不及与独孤夜寒暄,便又去照看病人了。


    直到第一批增援的医官和兵士开始轮换休整,独孤夜才终于找到一丝空隙。


    他穿过依旧忙碌但已井然有序的医棚区,找到了仍在重症区俯身施针的崔鸢宁,随后轻声道:


    “崔姑娘不如休息休息吧。”


    崔鸢宁下意识的摇摇头道:“我没事的,不用休息。”


    看着她这幅模样,独孤夜心下有些着急道:


    “医者若倒下了,还如何救人?崔姑娘已经连续忙碌了多个时辰,水米未进,恐怕会让你身体有损。”


    “现在大局初定,秩序已稳,有轮值的医官和差役看守。你必须休息片刻,否则下一个倒下的就是你。”


    崔鸢宁抬眼看他,见他同样风尘仆仆,眼底血丝遍布,显然也是一夜未眠,四处奔波。她沉默了片刻,知道他说的是事实。


    身体的疲惫已达到顶点,她的确需要短暂的恢复。


    “……好。”她终于轻轻点头。


    独孤夜几不可察地松了口气:“附近有家小店还开着,我已让人去打点过,很干净。去吃碗热汤面,暖暖身子,恢复些力气。”


    城南疫区边缘,一家小店里空空荡荡,只有角落里一张桌子擦得干净。


    老板和伙计都显得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恭敬。


    两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很快端了上来,清亮的汤底,雪白的面条,几点翠绿的葱花,简单却散发着诱人的食物香气。


    两人相对无言,各自拿起筷子。


    热汤入腹驱散了疲惫和寒意。


    崔鸢宁吃得很快依旧保持着世家女子的优雅。


    只是吃着吃着她握着筷子的手指微微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