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前往

作品:《假千金回穷窝,竟成了全家的福星

    崔鸢宁站在夜色中缓缓道:


    “殿下此话何意?我与你,此前理应素未谋面。”


    独孤夜眼底掠过一丝极复杂的情绪,像是失落,又像是自嘲。


    他微微侧过脸,避开她锐利的目光,望向池水中被风吹碎的月光倒影。


    “七年前,南晋与北梁交界,落霞谷。”


    他声音低沉好似带着某种陷入回忆的渺远,


    “那时谷中疫病横行,尸骸枕藉。有一支北梁的医者队伍冒险入谷救治,不分南北,皆施以援手。其中……有一位小姑娘,年纪虽小,却已能辨识药材,帮忙煎煮汤药,不畏脏污,不惧疫病。”


    崔鸢宁眉心微拧。


    落霞谷……七年前……


    那时她被寄养在寺庙,年纪尚幼,但是还是随师父各处游历修行,恰逢落霞谷大疫,师父毅然带着他们几个弟子留下救人。


    那场景堪称人间地狱,她至今不愿过多回想。


    整日里都是浓重的药味、腐烂的气味和呻吟。


    “那时……我因为贪玩跑出了皇宫,不慎沦落到谷中感染,高热昏迷于道旁,几乎被当作尸体拖去焚烧……”


    “是那个小姑娘……发现了我的微弱气息,坚持将我抬回医棚,亲手为我擦拭降温,喂我服下汤药。我记得小姑娘当时……鬓角别着一朵小小的、白色的鸢尾花,说是能辟邪防疫。我还记得……她喂我药时,怕我呛到,动作很轻,很耐心……”


    他的描述越来越具体,崔鸢宁的记忆也随之越来越清晰。


    是的,是有那么一个少年。


    瘦骨嶙峋,气息奄奄,脸上身上都是污秽,几乎看不出本来面目。


    唯独那双即使在高热中也难掩清亮的眼睛,给她留下了一点印象。


    她确实曾鬓戴鸢尾,因为师父说那能安定心神。


    她当时只当他是个普通的流民少年,救活后不久,他们便因南晋官兵的清场封锁而不得不离开,之后再无交集。


    竟是他?


    南晋最受宠的六皇子,独孤夜?


    他竟曾那般狼狈地濒死于边境的疫病之中?


    “你……”


    崔鸢宁一时语塞。


    她万万没想到,两人之间竟还有这样一段渊源。


    “我并非有意隐瞒身份潜入崔府。”


    独孤夜转过头,重新看向她,眼神里是浓得化不开的愧疚,却又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愫,


    “当年落霞谷一别,你的身影……和那朵鸢尾花,我一直记得。此次前来盛京,听闻崔家小姐擅医仁心,名讳中又有一个鸢字,我便……我便忍不住猜想是否是你。那封推荐信,是我设法寻来的,只想……只想确认一下,并……当面谢过当年的救命之恩。”


    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无尽的懊悔:


    “我从未想过……竟会是以这种方式‘回报’你的恩情。带给你的,不是谢意,而是……更大的灾祸。鸢宁小姐,我……我实在无颜面对你。”


    真相竟是这样。


    他不是怀揣阴谋而来,竟是怀揣着一份经年的感激和或许他自己都未曾清晰察觉的慕恋而来。


    却阴差阳错,酿成大祸。


    崔鸢宁沉默了。


    她看着眼前这个身份尊贵却在她面前低垂着头、如同犯下大错的孩子般的皇子,心中五味杂陈。


    愤怒仍在,因疫病而起的伤痛未平。


    但在这之下,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悄然滋生。


    他的初衷并非恶意,甚至源于一份善念的牵引,可结果却如此讽刺而残酷。


    命运的弄人,莫过于此。


    她掌心中那团被揉碎的纸屑,仿佛也变得沉重起来。


    良久,她终是缓缓开口,声音里的冰棱似乎融化了些许,但仍旧有些疏离,


    “旧事不必再提。无论缘由为何,疫病因你而起是事实。独孤殿下,你的歉意和弥补之志,我收到了。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追忆往昔,也不是沉溺愧疚。”


    她抬起眼,目光清冽如泉,直视着他:


    “正如我所言,你的命,现在属于那些需要救助的人。南晋的医官和药材何时能到?具体有多少人?何种药材?我们需要详细计划,尽快将人手和物资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才是你如今唯一该想、该做的事。”


    她的冷静浇灭了独孤夜心中翻腾的情绪,也让他瞬间清醒。


    是啊,现在不是沉湎于个人愧悔和过往的时候。


    他神色也变得郑重起来:


    “是。崔小姐所言极是。我已收到回信,最快的一批医官和药材,三日内必抵达盛京城外。这是清单和人数……”


    独孤夜从怀中取出一份密封的信纸,递向崔鸢宁。


    崔鸢宁展开卷轴,就着廊下昏黄的灯笼光线和破碎的月光,快速浏览。清单列得极为详尽,不仅包括了预计抵达的医官人数、各自擅长的领域,还有药材的种类、数量,甚至标注了产地和预估的效用。


    筹备之人显然极用心,且深谙医理。


    “首批医官十五人,皆是南晋太医院院正精心挑选的好手,擅长伤寒温病之治。药材以清热解表、扶正固本为主,黄连、黄芩、金银花、板蓝根……数量可观。”


    崔鸢宁低声念着,眉心稍展,但旋即又蹙起,“然而,面对一城之疫,仍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后续维持更为关键。”


    “我明白。”独孤夜立刻道,“这只是先遣。后续第二批、第三批物资和人员已在调配途中,由我的亲信持令牌督办,沿途关卡不得阻拦,会以最快速度送达。我已传书父皇,陈明利害……及我之过咎,请求开放边境药贸,并征调更多民间医者。只是……”


    他声音低沉下去,“远水难解近渴,盛京眼前的危机,仍需我们竭力支撑。”


    他的安排称得上周全,甚至考虑到了民间征调和边境药贸。


    “殿下能如此想,是盛京百姓之幸。”


    她的语气中的那份疏离感减弱了些,


    “眼下城内情况不容乐观。城南病患最为集中,官府设立的医棚早已人满为患,药材奇缺。城西情况稍好,但恐慌蔓延,需得稳定人心,防止民变。城东、城北亦有零散病例出现,必须尽快筛查隔离,阻断传播。”


    他微微颔首道:“崔小姐有何谋划?独孤夜……但凭差遣。”


    崔鸢宁抬眼,


    “殿下身份特殊,不宜过多暴露于人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扰或危险。但你的身份亦可成为助力。”


    她思路清晰,“请殿下移驾官府设置的统筹司,坐镇中枢。你的存在,可震慑那些办事不力、或想中饱私囊的宵小之辈,确保政令畅通,物资调配无人敢刻意刁难拖延。这是唯有你能做到之事。”


    独孤夜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复杂。他本想更靠近一线,与她一同奔波劳碌,仿佛那样才能稍减心中重负。


    但他明白她说得对,他的身份在底层或许会引起混乱,但在上层,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再说了他毕竟是别国的皇子,不管怎么说身份上还是不能隐瞒。


    “好。”他应下,没有丝毫犹豫。


    “至于我”


    崔鸢宁继续道,“我会带着我的丫鬟和家中信得过的仆役立即前往城南医棚。崔家库房里还有些存药,虽不多,也能应急。我会重新梳理病患,轻重分级,优化方剂,尽可能救更多的人。”


    “可……”


    独孤夜下意识想拒绝城南最是危险,她一个女子……


    但对上她那双清澈却显得沉静的眼睛,所有劝阻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有什么资格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