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暗布局
作品:《一百零八胎:我在皇宫生不停》 长春宫内的灯火亮了大半夜,太医进进出出,药气弥漫。
九皇子赵珹的低热反反复复,虽不至于像之前那般凶险,却如同绵绵阴雨,耗人心神。
姜晚晚守在榻边,看着儿子睡梦中仍不安稳地蹙着眉头,心中那根名为理智的弦越绷越紧。
不能再等了。狄戎的毒,狄戎的秘术,终究还是要从狄戎身上找到彻底的解决之道。
她轻轻为儿子掖好被角,起身走回书房。窗外月已西斜,万籁俱寂,唯有巡夜侍卫规律的脚步声偶尔传来。
“春桃,更衣。传沈澈即刻来见。”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冷静。
片刻后,沈澈一身夜行劲装,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外,身上还带着夜露的微凉。他显然是从值守处直接被召来,眼神锐利,不见丝毫倦怠。
“娘娘。”他单膝行礼,目光快速扫过姜晚晚略显疲惫却异常坚定的面容,心中已猜到必有要事。
姜晚晚没有多余的废话,将刚刚写好的密信递给他,信口已用火漆封好,上面烙着独特的凤纹暗印。
“即刻安排绝对可靠之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北疆镇北将军府。告诉他,狄戎长老所提之事,哀家准了。让他务必套出‘秘图’的详细线索和所谓的‘宝藏’真相。但切记,一切以稳住对方、获取信息为先,切勿轻易许诺,更不可让狄戎部借机坐大。边境军备,需暗中加强,以防有诈。”
沈澈双手接过密信,触手冰凉而沉重。他知道这薄薄一封信背后所代表的风险与决断——与虎谋皮,一步踏错,便可能是边境烽火再起。
“卑职领命!定挑选最精干之人,万无一失!”他沉声应道,将密信仔细贴身收好。
“还有,”姜晚晚走到窗边,望着沉沉的夜空,声音压得更低,“静心苑那边,给哀家守得像铁桶一般。尤其是天上飞的,一只可疑的鸟儿也不许放过!哀家怀疑,狄戎余孽可能驯养了特殊禽鸟用来通信甚至……定位。小狸那孩子身上的秘密,绝不能泄露出去。”
“是!卑职已增派了神射手,十二时辰轮值,绝无疏漏!”沈澈毫不犹豫地回应。静心苑的守卫本就是他亲自布置,经太后一提,更是上了十二分心。
姜晚晚转过身,目光落在沈澈坚毅的脸上。烛光下,他下颌线绷紧,眼神专注而忠诚,肩背挺直如松,仿佛能扛起一切重任。
这段时日,他查案、护驾、教导皇子,几乎成了她手中最锋利也最可靠的那把刀。
“此事了结后,哀家不会亏待你。”她忽然说了一句,语气有些复杂。
赵婉关于“赐婚外放”的建议,并非全无道理。一直将他拘在身边做个侍卫统领,确是埋没,也易惹非议。
沈澈闻言,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愕然,随即立刻低下头,声音却异常坚定:
“能为娘娘分忧,是卑职本分,不敢求赏!卑职只愿……只愿能护卫娘娘和陛下左右,尽忠职守!”
他的反应似乎有些过于急切,耳根在烛光下微微泛红。
姜晚晚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那点莫名的郁气竟散了些许,唇角不由微微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好了,去办差吧。一切小心。”
“是!卑职告退!”沈澈抱拳行礼,转身大步离去,步伐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仓促,仿佛生怕走慢了,会听到更多他不知该如何应对的话语。
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姜晚晚轻轻吐出一口气。她收回目光,落在书案一角那几本赵婉送来的西北杂书上。
婉儿……这孩子,近来似乎太过关注狄戎之事了。是巧合,还是……
“春桃。”
“奴婢在。”
“六公主近日都看了些什么书,见了什么人,细细查一遍,回来报我。”
“是。”
天色将明未明之时,春桃回来复命,脸色有些微妙。
“娘娘,查问了文华殿当值太监和六公主身边的宫女。六公主近日确实常去文华殿,借阅的多是些地理志异、风俗杂谈,并无特别。只是……三日前,六公主曾单独去过一次驯兽苑,说是对西域进贡的几头白骆驼感兴趣,逗留了约莫小半个时辰。驯兽苑的小太监说,公主似乎……还问了几句关于信鸽驯养的事,问得颇为仔细。”
驯兽苑?信鸽?
姜晚晚眸光一凝。婉儿去驯兽苑并不奇怪,但她为何会对信鸽驯养感兴趣?还偏偏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候?
是少女好奇心重,还是另有所图?
她想起那日赵婉“无意”间提及的禽鸟传信之事,心中的疑云愈发浓重。
“那个驯兽苑的小太监,还有六公主身边的宫女,都敲打一番,今日之事,不得外传。”
“奴婢明白。”
打发走春桃,姜晚晚独自坐在渐亮的晨曦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子女,臣属,敌人……这深宫之中,似乎每一个人都戴着面具,每一句话都可能暗藏机锋。即便是她亲自教养长大的女儿,心思也变得难以捉摸。
而远在北疆的狄戎长老,此刻收到她的密信,又会作何反应?那所谓的宝藏和秘图,究竟是诱饵,还是真正能解开死局的关键?
还有珹儿……想到儿子那反复的低热,她的心又揪了起来。
“系统,”她在心中默问,“那‘生命献祭’与‘能量转换’的秘法碎片,可有更详细的解读?尤其是关于反噬和代价的部分?”
【碎片信息不全,无法完整解读。但可确认,强行汲取外力转化,必损及本源。施术者与受术者皆需承担后果。具体代价视汲取之物与转化程度而定。】系统的回答依旧冰冷模糊。
损及本源……姜晚晚想起那株瞬间枯萎的朱果树和血月石内部的裂痕,心中一寒。那珹儿近日的低热反复,是否就是“损及本源”的表现?
若是再来一次,只怕……
她不敢再想下去。
如今,所有的希望,似乎都系于那虚无缥缈的狄戎宝藏和秘图之上了。
早朝时分,姜晚晚强打起精神,垂帘听政。朝堂上依旧是为了一些水利拨款、官员考绩之事争论不休。
珠帘之后,她面容端静,语气平稳地处理着一桩桩政务,心思却早已飞到了遥远的北疆和深宫隐秘的角落。
下朝后,她并未立刻回宫,而是摆驾去了御药园,看着那株新移栽的、显得格外稚嫩的朱果树苗,久久不语。
“母后。”一声清亮的呼唤自身后响起。
姜晚晚回头,只见六公主赵婉正站在不远处,今日穿了一身鹅黄色的宫装,显得娇俏活泼,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仿佛春日里最鲜亮的那抹阳光。
“婉儿怎么到这儿来了?”姜晚晚神色如常地问道。
“女儿去给皇兄请安,听说母后来御药园了,便过来瞧瞧。”赵婉走上前,亲昵地挽住姜晚晚的手臂,目光落在那株小树苗上,叹了口气,“真可惜,那株老树就那样枯死了。听说都三百多年了呢。母后放心,女儿定会嘱咐宫人好生照料这棵新的,让它快快长大。”
她的语气天真烂漫,带着少女特有的娇憨,仿佛真的只是为了一株树而惋惜。
姜晚晚看着她清澈无辜的眼睛,心中的疑虑竟有些动摇。或许……真的是自己想多了?婉儿只是碰巧对些杂学感兴趣罢了?
“你有心了。”姜晚晚拍拍她的手,语气温和,“走吧,陪母后回宫用膳。”
“好呀!”赵婉高兴地应道,挽着姜晚晚的手臂,一路说着些宫中的趣闻和读书的心得,笑语嫣然。
阳光洒在母女二人身上,勾勒出一幅母慈女孝的温馨画面。
然而,在无人看见的角度,赵婉眼底深处,飞快地掠过一丝极淡的、与年龄不符的深思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