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秘纹隐现少女身

作品:《一百零八胎:我在皇宫生不停

    姜晚晚坐在窗边,目光却并未落在窗外初绽的桃李上,而是凝望着手中那份来自北疆的密报和福子关于诡异禽鸟的记述。


    狄戎宝藏……秘图……禽鸟传信……


    这些词汇在她脑中盘旋交织,最终都指向了那个被秘密看管的孩子——小狸。


    “备轿,去静心苑。”姜晚晚放下密报,声音平静无波。静心苑便是如今看管小狸的僻静之所。


    再次见到小狸,这孩子似乎比上次稍稍丰润了些,穿着那件新赏的藕荷色春衫,正蹲在院中一角,好奇地看着石缝里钻出的几株嫩草。


    见到姜晚晚,她依旧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但并未像最初那般惊恐,只是怯生生地站起身,垂着头。


    姜晚晚并未带太多人,只让春桃捧着一些新做的糕点和一只做工精巧的草编蚱蜢留在院内,自己则带着一位神色温和、眼神却极为老练的柴嬷嬷走进屋内。


    “小狸,过来。”姜晚晚坐在榻上,语气尽量放缓,“这位柴嬷嬷最会梳头按摩,让她给你瞧瞧,近日可还安好?”


    小狸迟疑地挪步过来,黑白分明的大眼里带着疑惑。柴嬷嬷脸上堆起慈祥的笑容,声音柔和:“好孩子,别怕,抬起头让嬷嬷瞧瞧。”


    她先是仔细看了看小狸的面色、舌苔,又摸了摸她的脉门,似模似样地做着检查。小狸渐渐放松下来。


    然后,柴嬷嬷自然地帮她理了理衣领,手指看似无意地拂过她的脖颈和肩膀,嘴里夸赞道:“这身衣裳真衬你,就是领口似乎有点紧了,嬷嬷帮你松松……”


    借着整理衣襟的动作,柴嬷嬷的视线飞快地扫过小狸的锁骨、肩胛乃至后背。姜晚晚端坐着,目光也似无意地落在那边。


    当小狸略显破旧的里衣领口被稍稍拉开一些时,姜晚晚的瞳孔猛地一缩!


    就在那孩子瘦削的左侧锁骨下方,一片巴掌大小的、暗红色的、极其复杂精细的图案清晰可见!


    那图案并非刺青,更像是一种天生的胎记,但纹路古怪玄奥,隐隐构成一幅残缺的地形图,其中还有几个扭曲的狄戎符号!


    果然如此!


    真正的“秘图”,根本不是什么羊皮纸,而是以血脉烙印的方式,藏在了这孩子的身上!难怪狄戎长老会说需要“大祭司血脉之力守护”!


    柴嬷嬷显然也看到了,她手上动作不停,依旧笑着帮小狸“整理”好衣襟,嘴里说着“没事,嬷嬷回头给你改改”之类的话,眼神却与姜晚晚飞快交流了一下。


    姜晚晚心中巨浪翻涌,面上却丝毫不显。她又温言问了小狸几句起居饮食,赏了糕点玩物,便起身离开了。


    回到慈宁宫书房,柴嬷嬷详细回禀:“太后娘娘,老奴看得真切,那印记绝非后天所为,确是天生地长,纹路深嵌皮肉之下,与血脉相连。只是……那图案似乎并不完整,像是……某幅更大图卷的一部分。”


    一部分?姜晚晚蹙眉。难道需要多个血脉承载者才能拼凑完整?还是需要其他条件?


    “此事不得对外泄露半句。”


    “老奴明白。”


    柴嬷嬷退下后,姜晚晚独自沉思。如今确定了秘图所在,但如何获取并使用它?强行拓印?


    恐怕会伤及孩子性命,也未必能成功。更何况,北疆狄戎长老那边所谓的“合作”虚实难辨,宝藏之事是真是假也未可知。


    眼下,或许更紧要的是另一件事——福子提到的那些暗红色禽鸟。


    她正欲召见福子细问,殿外却传来通传,道是赵婉来了。


    赵婉今日穿了一身湖水绿的襦裙,更显身姿窈窕,她端着一碟刚蒸好的梨花糕,笑意盈盈:“母后万福。小厨房新试的糕点,女儿觉得清甜不腻,特送来给母后尝尝。”


    姜晚晚含笑让她近前:“婉儿总是这般有心。”她捻起一块糕点,状似无意地问道,“今日没去马场习射?”


    赵婉笑容微顿,随即自然道:“沈师傅今日似乎有事告假了,便没去。”她放下食碟,目光扫过书案上摊开的几本关于西北地理的志异杂书,轻声问道,“母后还在为狄戎之事烦忧吗?”


    姜晚晚叹了口气:“跳梁小丑,阴魂不散罢了。只是防不胜防,令人厌烦。”


    赵婉沉吟片刻,忽然道:“女儿近日读些杂书,见上面说,某些偏远部落会驯养特殊禽鸟用于传信,因其飞行迅捷且不易引人注意。不知那狄戎部……是否也有此习俗?”


    姜晚晚心中一动,看向女儿。婉儿这话,像是随口一提,却又恰好点中了关键。是她真的从书中看来,还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或是单纯的敏锐?


    “哦?还有此事?这倒未曾细究。”姜晚晚不动声色地回应,“若真如此,倒是要更加提防了。”


    “女儿也只是胡乱翻看,偶然见得。”赵婉低下头,语气温顺,“只盼母后莫要过于劳神,保重凤体才是。”


    母女二人又说了会儿闲话,赵婉便乖巧告退。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姜晚晚目光微凝。婉儿这孩子,心思是越来越深了。她今日前来,真的只是送糕点和偶然提及禽鸟吗?


    “福子。”她沉声道。


    福子悄无声息地出现。


    “那些红羽禽鸟,查得如何?”


    “回娘娘,奴才加派了人手,日夜盯着各宫苑檐角树梢。三日前,确实在冷宫区域又发现过一次那红鸟的踪迹,速度极快,一闪即逝,未能捕获。但奴才发现,那鸟似乎……并非盲目乱飞,而是有固定的落脚点,像是在寻找什么。”福子禀报道。


    固定的落脚点?寻找什么?


    姜晚晚立刻想到了身上有着秘图印记的小狸!难道那鸟是狄戎部用来寻找或联系他们遗失的“血脉秘图”的?


    “加派人手,守住静心苑四周天空!但凡有可疑飞禽靠近,一律射杀!”


    “嗻!”


    “还有,”姜晚晚补充道,“仔细查查,六公主近日除了去文华殿和马场,还去过何处,见过何人。”


    “是。”福子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领命而去。


    吩咐完这些,姜晚晚只觉得一阵疲惫袭来。这深宫之中,似乎每个人都藏着秘密,每件事都透着蹊跷。她揉了揉眉心,决定去瞧瞧珹儿。


    行至长春宫,却见宫人内侍跪了一地,气氛有些凝重。太医正从内殿出来,脸色不太好看。


    “怎么回事?”姜晚晚心下一沉。


    太医慌忙回禀:“太后娘娘恕罪!九殿下今日午后突然又有些低热,精神也恹恹的,臣等正在尽力诊治……”


    又发热?姜晚晚快步走进内殿,只见赵珹蔫蔫地靠在床头,小脸泛着不正常的潮红,看到她,弱弱地喊了声“母后”。


    “不是大好了吗?怎会如此?”姜晚晚握住儿子的小手,发现指尖冰凉,但额头却烫手。


    “殿下体内的余毒似乎并未完全清除,只是被压制了。今日天气反复,殿下或许又贪玩出了些汗,这才引得毒性反复……”太医战战兢兢地解释。


    姜晚晚的心瞬间揪紧。那掠夺朱果树精华的秘法,果然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留下了更深的隐患!


    “无论如何,给哀家治好他!”她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等必定竭尽全力!”


    看着儿子难受的模样,再想到那诡异莫测的狄戎秘术和藏在深宫的种种隐患,姜晚晚眼中闪过一丝戾气。


    不能再等下去了。


    或许……是时候考虑北疆那位狄戎长老的“合作”了。哪怕是与虎谋皮,也要先拿到所谓的“秘图”线索,彻底解开珹儿身上的毒!


    还有那个小狸……她身上的秘图,也必须尽快想办法破解。


    夜色渐深,慈宁宫的灯火再次亮起。


    姜晚晚铺开纸笔,开始亲自给镇北将军起草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