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上梁完成

作品:《炮灰翻身:我在荒年开挂暴富

    不多时,一家人皆已收拾利落。


    方夏再次清点了一遍物品,确认无误。


    春妮细心地准备了干净的湿布巾,给大家擦手净面;白优也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旧袍,虽行动仍有些不便,却也执意要一同前往,沾沾这乔迁的喜气。


    “都准备好了么?”方夏站在院门口,回身望向家人,脸上洋溢着明亮而庄重的神色。


    “好了!”众人齐声应道,孩子们更是兴奋地蹦跳着。


    “那好”方夏深吸一口清晨凛冽却清新的空气,目光坚定地望向新房的方向,“咱们出发!”一行人,以方大成和宋文砚为首,方夏手捧盛放重要仪轨物品的托盘紧随其后,女眷和孩子们簇拥着,春妮和白优跟在末尾,浩浩荡荡却又秩序井然地踏着晨露,朝着那座已初具规模、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挺拔的青砖瓦房走去。


    沿途,已有早起上山砍柴的乡邻,见到这一行人的阵仗,纷纷驻足,笑着拱手道贺:“宋秀才、方家娘子,恭喜啊!今日上梁大吉!”


    宋文砚一一笑着回礼。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而喜庆的氛围。


    孩子们的欢笑声,大人们的寒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


    新房的轮廓在视野中越来越清晰。


    新房门口,以工头老张为首的工匠们早已等候多时。


    他们今日也换上了干净的短褂,脸上带着笑意。


    工程顺利完工,今日上梁仪式一过,他们便能从东家这里结清工钱,揣着丰厚的报酬回家与亲人团聚,因此个个精神抖擞。


    工头老张一见到方夏一家子浩浩荡荡地过来,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上前,拱手道:“东家来了,宋秀才,方老爷子,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吉时将至,就等您发话了!”


    他对方夏这位年轻却极有主见、付钱爽快的女东家,是打心眼里佩服和尊重。


    方夏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准备就绪的工匠和那根系着红绸的脊梁,又抬头看了看天色。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清亮而沉稳地扬声道:“吉时已到——上梁!”


    这一声令下,如同吹响了号角。


    工头老张立刻转身,朝着工匠们高喊:“东家有令——上梁喽!”


    顿时,早已候在墙头和屋顶的工匠们,齐声应和起来。


    他们一边合力用绳索缓缓拉升那根沉重的脊梁,一边按照本地古老的习俗,拖长了音调,抑扬顿挫地高声唱诵起世代相传的《上梁吉利歌》:


    “嘿——哟——!”


    “日出东方万丈光哎——!”


    “主家今日上金梁哎——!”


    “金梁升在半空中哎——!”


    “摇摇摆摆成金龙哎——!”


    “金龙盘踞宝宅上哎——!”


    “子子孙孙福寿长哎——!”


    “嘿——哟——!”


    这粗犷而充满韵律的唱和声,在清晨的空气里回荡,带着一种原始而强大的力量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孩子们仰着小脸,看得目不转睛;大人们则面露笑容,纷纷低声附和着吉祥话。


    就在这时,村中的里正,竟也带着家眷,笑呵呵地踱步而来。


    他朝着方大成和宋文砚拱拱手,又对方夏点头笑道:“方夏,文砚,恭喜恭喜啊!今日上梁大吉,我也来凑个热闹,沾沾喜气!”


    方夏见状,不卑不亢地含笑回礼:“里正大人能来,真是蓬荜生辉!待会儿仪式完毕,还请务必留下吃饭。”


    说话间,那根系着红绸的脊梁,在工匠们整齐的号子声和唱诵声中,已稳稳地、一寸一寸地,被拉升到了屋顶的最高处,缓缓落入预设的榫卯之中。


    “咚——”一声沉闷而坚实的撞击声响起,标志着主梁正式落位。


    几乎同时,工头老张立刻点燃了挂在竹竿上的那挂千响红鞭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瞬间炸响,红色的纸屑漫天飞舞,硝烟弥漫,空气中充满了喜庆的火药味,将整个上梁仪式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掌声、欢呼声、道贺声,顿时响成一片。


    方大成激动得眼眶都有些湿润,紧紧攥着拳头;宋文砚面带微笑,轻轻握了握身边方夏的手;孩子们更是兴奋得又蹦又跳。


    人群边缘,大丫和二丫这两个从小在牛栏村低矮土坯房里长大的小姑娘,仰着头,呆呆地望着眼前这座青砖到顶、梁柱粗实、气派非凡的新房,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在她们有限的认知里,这简直是梦里才有的神仙屋子。


    大丫悄悄扯了扯妹妹的衣角,声音细若蚊蚋,带着一丝不敢置信的憧憬:“二丫…咱们以后…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哪怕…哪怕在里面当个烧火丫头…也值了…”朴素的愿望里,透着心酸,也充满了对崭新生活的无限向往。


    另一边,方秋却没像孩子们那样沉浸在单纯的喜悦里。


    她心里揣着事,悄悄蹭到三哥方小军身边,拉了拉他的袖子,压低声音,脸上带着少有的犹豫和忐忑:


    “三哥…”她咬了咬嘴唇:“我…我想跟二姐学点手艺…就像春妮姐那样…你说…二姐她能答应么?”


    问出这话时,方秋心里其实七上八下的,甚至有些犯嘀咕。


    她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以前,每当二姐方夏回娘家,多半是愁眉苦脸地来借钱,那时年纪小不懂事的她,没少给二姐甩脸子看,说话也带着刺儿。


    『现在二姐这么有本事了…还能看得上我么?会不会…还记着我的不好?』这份愧疚和不安,像个小虫子似的啃噬着她的信心。


    方小军看着妹妹那副患得患失的模样,憨厚地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傻丫头,想学是好事啊!二姐不是小气的人。你好好跟她说,她准答应,况且不是说要让你帮忙养兔子嘛。”


    此时,仪式已圆满结束。


    方夏并未沉浸在喜悦中,而是立刻有条不紊地开始处理后续事宜。


    她从随身携带的、沉甸甸的荷包里,取出早已用红纸包好的工钱,一一分发给每位工匠,脸上带着诚挚的笑容:“张师傅,各位师傅,这些日子辛苦大家了!工钱都在这里,各位点点数。活儿做得扎实,我和我家相公都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