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荀家叔侄好感90!

作品:《三国:言出法随,截胡何太后

    荀攸此刻已经穿戴好了衣物,看到自家这个侄子,此刻还是拿不定主意,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


    荀彧此人虽然智谋不凡,可惜最大的缺点,就是有些过于求稳。


    所以荀攸对于荀彧的评价,就是适合内政不善奇谋。


    荀彧还沉浸在刘度字里行间的杀意,抬头正看到荀攸那笑脸,不由得疑惑道


    “公达为何而笑,这刘度如此狠辣果决,难道你不害怕?”


    荀攸微微一笑,直接说道


    “有何可怕,文若难道不知,身为主公这等杀伐果断才是对的,若换成我是刘度,一样会如此行事,这才是明君之相啊!”


    听了这话,荀彧恍然大悟,看着手中的信件,也没有了刚才的畏惧。


    “公达所言正是,如今汉室宗亲内,缺的正是这股锐利!”


    荀攸点了点头,看着自己这个侄子,感慨着说道


    “既然如此,我准备前去赴约,不知道文若有何打算?是要继续观望,等待其他明主,还是与我同去?”


    似他们这等世家大族,大多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


    如三国演义中,荀攸曾经投身过袁绍麾下,后来才去的曹操手下。


    哪怕是如诸葛家亦或者司马家也是如此,家族中的人才,几乎遍布各大势力。


    所以荀攸也不认为,荀彧一定会跟自己,做出同样的选择。


    荀攸自然不担心自己的侄子,会因为不投奔刘度被杀。


    毕竟已然知道刘度的打算,他们这等谋士,及时止损明哲保身还是有办法做到的。


    荀彧听到荀攸的话,沉吟了片刻,最终还是抬起头说道


    “我与公达同去!”


    荀攸听了也是展露笑颜,若是可以的话,谁也不想跟自己的亲人反目。


    若是荀彧没有选择刘度,以后恐怕早晚要对上,如今倒是省却了这等烦恼了。


    ……


    在一队虎贲军士卒护送下,荀彧与荀攸坐在车中,各自捻着胡须沉思。


    车窗外传来甲胄摩擦的脆响,那些护送的虎贲军腰杆挺得笔直,哪怕只是策马随行,也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悍勇之气。


    "公达,你看这些士卒。"


    荀彧忽然掀开车帘,目光落在护送的两名士兵身上。


    那两人不过二十来岁的年纪,面色沉静如古井,握枪的手指骨节分明,显然是常年习武的好手。


    荀攸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眉头微微挑起:


    "寻常新兵哪有这般气度?刘度整编虎贲军不过一日,竟能将一群散兵调教成这般模样......"


    想起之前荀彧的问题,刘度不过一万刚整编的虎贲军,要如何对抗袁绍和董卓。


    此刻看来,这个问题当真是有些稚嫩了,


    很明显这冠军侯早有布置,这等兵卒不可能短时间练成,必然事先就有准备,只不过刘度没有展露而已!


    其实荀攸确实想多了,那只是刘度用愿力强化的一百门客,他们有这无敌之师的实力,看起来自然气度不凡。


    车队行至军营辕门时,荀彧注意到守门的校尉同样不凡。


    那校尉见他们到来,既未盘问也未谄媚,只是拱手行礼,动作标准得如同尺量过一般。


    "此人站姿如松,眼神如鹰,绝非寻常军校。"


    荀攸低声道,"你看他左手虎口的老茧,分明是常年握刀所致,这刘景鸿当真是深藏不露啊!"


    此刻的荀攸,早就将刘度当成深谋远虑,并且布局多年的枭雄了,否则何以刚接手虎贲军,就有这等精锐?


    两人随着引路的虎贲军穿过校场,正见数百名将士在操练枪法。


    夕阳的金辉洒在他们亮银甲上,折射出凛冽的光。最令人心惊的是他们的动作。


    三百杆长枪起落如一人,枪尖颤动的幅度分毫不差,仿佛是提线木偶般整齐划一。


    荀彧倒吸一口凉气


    "这等默契,不知要经过多少操练才能养成……而刘度,只不过接手虎贲军一天,居然就有如此景象!?"


    其实这是那些校尉发挥的作用,毕竟都是无敌之师,不光上阵杀敌一把好手,操练兵马那也是不输一流名将的存在。


    眼下荀彧多少还是有点没见识了,毕竟那些新兵才刚开始操练,明显满头大汗手都在打颤了。


    若是换成一百门客提拔来的校尉,无论怎么操练,都是站如松坐如钟。


    当他们走进中军大帐时,刘度正背对着门口擦拭手中宝剑。


    那剑柄的盘龙纹在烛火下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腾跃而出。


    听到有人走进来,刘度转过头来,正好看到荀彧二人。


    刘度正在发愁,手底下没有谋士呢,如今见到这两人,总算解了燃眉之急,赶忙说道


    "公达、文若远道而来,刘某有失远迎。"


    刘度转过身,将宝剑放在在案边,


    "坐下说话吧,我这帐中没有朝堂的规矩。"


    荀彧荀攸二人一番行礼之后,才落座于两侧座位,紧接着便有虎贲军士卒端上茶水。


    "冠军侯深夜召见,不知有何要事?"


    荀攸率先开口,目光落在刘度脸上,只见他云淡风轻,面对荀彧二人并无煞气,也没有任何讨好之色。


    刘度拿起茶盏,忽然笑道:


    "我听闻公达善奇谋,文若长内政,今日特来请教——如何能让董卓与袁绍反目?"


    荀彧的手猛地一顿,手中茶盏险些脱手。


    这个问题太过直接,直接到不像是请教,更像是试探。


    他与荀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狂喜


    刘度果然在打两虎相争的主意!


    这正好印证了,两人之前的猜测,同时此刻也算确认,这冠军侯刘度果然志向远大。


    并不为小小的虎贲中郎将,还有这冠军侯的权势迷恋,而是要真正的权倾朝野!


    此刻两人也没有藏拙的心思了,本就有意投奔刘度的荀攸,直接开口说道


    "冠军侯想让他们如何反目?"荀攸反问,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是兵戎相见,还是朝堂决裂?"


    "自然是兵戎相见。"


    刘度将酒盏一放,发出清脆的响声,


    "董卓的西凉军,还有袁绍的西园军,都在洛阳城西,两军相距不过十里。若能让他们火并,洛阳的僵局自解。"


    荀攸忽然想起那些操练的将士,知道刘度早就在做准备,真的大战起来,恐怕也是丝毫不惧。


    心中已有计较,荀攸接话说道


    "董卓与袁绍虽有嫌隙,却未到刀兵相向的地步。若要挑拨,需得有个由头。"


    话说到这里,荀攸突然停顿一下。


    刘度知道,这等谋士最爱这套,就等你主动询问,才会说出策略,如此才能彰显谋士的重要性。


    不过刘度却不上钩,因为他就算没有荀彧二人,也已经有了军师人选,那就是毒士贾诩!


    对于贾诩,刘度是势在必得的,所以荀攸二人只要不站在袁绍那边就行,是否出谋划策并不重要。


    刘度相信只要自己的信件送到,贾诩大概率就会前来投奔了、


    心中有了底气,刘度面上淡定无比,没有丝毫追问的意思,只是继续品着茶水。


    当然这份底气,也来自于系统,因为刘度清楚看到,荀彧二人的好感,早就达到90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