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名动轧钢厂

作品:《四合院:八尺婴儿,念力镇禽兽

    “听见了!听见了!老贾!老贾我听见了!我供!我天天供!顿顿供!香火不断!酒肉管够!”


    贾张氏爆发出杀猪般的哭嚎,双手抱头,不顾一切在地上磕起头来,额头瞬间就见了血,


    “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驱使您老了!饶命!饶命啊老贾!”


    那阵诡异的阴风忽然消散。


    院里温度也恢复了正常。


    只剩下贾张氏瘫在自家门口,像一坨,嗯……一大坨。


    何雨天嘴角微微上扬。


    “二位大爷,热闹看完了?天不早了,回吧。”


    说完,他和何雨水转身回了中院堂屋。


    门,轻轻合拢。


    秦淮河给他倒了杯白开水,坐在八仙桌旁。


    “小天,”她压低了声音,“你又用那个催,催眠术?”


    何雨天微笑点头。


    院外,


    阎埠贵捧着那包茶叶,站在自家门槛里,脸色变幻不定。


    刘海中端着搪瓷缸,在自家屋门口烦躁走了两步,粗声粗气对屋里吼:“光齐!饭好了没?磨蹭什么!”


    两位大爷没有被灵触致幻,何雨天觉得,就是有人“看”到,有人没看到,才有意思。


    统一口径了,都搬走了咋办?总不能追着他们玩。


    而贾家木板门内,


    贾张氏连滚带爬翻出一个破碗,哆嗦着往里倒了一小撮早已发潮的劣质茶叶末子。


    又手忙脚乱翻出半截,不知从哪儿捡来的线香。


    她对着空荡荡,黑悠悠的屋子角落,颤巍巍点燃香头。


    袅袅青烟,呛人味道升起。


    她对着那虚空,又跪又拜,带着哭腔:


    “老贾……老贾……喝茶……吃香火……我供……我天天供……肉……明天买肉……您老别来……别来打我……”


    低语声断断续续,在夜色里,透着诡异。


    夜,沉了下去。


    何雨天回到亭院。


    试了一下,从这里到四合院,刚好是魂身,所能到达的极限距离。


    看到贾张氏的供奉,有香没肉没酒,


    好家伙,贾张氏这人,居然连鬼都敢糊弄。


    直接召唤用魂身甩了她两巴掌。


    ……


    ……


    时光匆匆,一个多月过去。


    第一缕晨光刺破薄雾。


    轧钢厂烟囱开始喷吐浓烟。


    维修车间铁门“哐啷”一声拉开。


    何雨天慢悠悠晃了进来。


    工人们早已各就各位,各自忙碌。


    “何工,早!”


    “何工来了!”


    几个工友看见他,立刻停下手里的活,热情打着招呼。


    何雨天随意地点点头,算是回应。


    八级工维修工,可以随意指挥五级维修工做事。


    名义上没有实权,实质上,却能管人。


    前提是,你得有真本事,而且愿意教人。


    碰到人品好的,这些学到真东西的“记名徒弟”,都能给你养老送终。


    这个年代,讲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门手艺的传承,可不是闹着玩的。


    何雨天不会藏着掖着,


    开玩笑,和坤宝藏等着他来花呢,饿死谁也饿不死他。


    懂感恩的他就多说两句,不懂感恩的他也会提点一下。


    只要对他的态度过得去,无所谓。


    念力雷达,瞬间覆盖了整个维修区域。


    车床、铣床、锻锤……一切纤毫毕现。


    轴承滚珠的微小磨损痕迹,齿轮啮合处细微的应力裂纹……


    所有可能导致故障的隐患,如同漆暗中的萤火虫,那么耀眼。


    他走到自己工具柜前,拿出记录本和一支铅笔。


    刷刷写起来。


    “三号龙门铣,X轴进给丝杠螺母……建议调整。”


    “液压站三号泵出口单向……需更换备件库B区7架第3层编号HY-07密封圈。”


    “六号天车西侧行走轮轴承保持架有细微变形,建议本周内停机检查更换……”


    他撕下写满字的纸页,走到车间黑板前。


    黑板一角,记录着“设备安全运行天数”。


    何雨天拿起粉笔,在昨天数字“47”后面,把“7”变成“8”。


    48天!


    他将那张写满隐患的纸,贴在黑板下方“预警建议栏”里。


    动作行云流水。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保温桶旁,拿起搪瓷缸,给自己接了一大缸子热水。


    他端着缸子,慢悠悠走到一台刚完成大修的刨床旁边,


    就那么闲适站着,小口啜饮着热水,目光放空,不知在思考什么。


    实质上在练一心三用,这东西还没入门,得练。


    念力增长好像遇到了瓶颈,越来越慢。


    要是能练成一心三用,直接增加念力70斤,它不香?


    车间里依旧轰鸣震耳,但一种无形的秩序已然建立。


    组长拿着那张预警单,迅速调配人手。


    备件库的管理员小跑着去取密封圈。


    负责天车的组长拿着何雨天的记录,凑到天车控制室仔细监听对比……


    没错,这就是治病于未病之前。


    机器坏之前,何雨天就挥指人手去修了。


    易中海正伏在钳工台前,用千分尺测量一个精密的阀芯。


    他眼角余光瞥见何雨天那副悠闲的样子,又看看黑板上那个刺眼的“48”,


    还有工长对那张预警单言听计从的模样,一股邪火顶到了天灵盖。


    他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把手里的千分尺往台面上一拍,“装神弄鬼!”


    他低声咒骂了一句,声音不大,却恰好能让旁边几个相熟的老师傅听见,


    “真当自己是活神仙了?拿着鸡毛当令箭!”


    旁边一个老师傅闻言,抬头看了看何雨天方向,又看看易中海阴沉的脸,


    没敢接话,只是默默低下头,继续打磨手里的工件。


    车间里的日子,就在何雨天那份超乎寻常的悠闲中,一天天滑过。


    黑板上的安全运行天数,从48跳到57,又跳到65……没有最高的记录,只有更高的记录。


    工人们从最初的惊奇、怀疑,到后来的习惯、依赖,甚至隐隐生出一丝自豪。


    天啊,以前哪一天没出现设备问题?


    现在,这么长时间设备零事故,在整个冶金系统都是头一份儿。


    这纪录,有他们每个人的一份力,更有那个捧着搪瓷缸的年轻人影子。


    设备零事故带来的产能是恐怖的。


    当然,懂政治的李怀德,牢牢的把这一份功劳划到了自己的政绩里。


    这纪录,也成了李怀德手里一张金光闪闪的王牌。


    他太喜欢创造王牌的制造者了。


    年轻有才,不贪财,也没有野心。


    跟他哥何雨柱一样,不懂政治,不关心政治,一个只管做菜,一个就只管维修。


    就是有一点,喜欢自由。


    说直白点,就是喜欢翘班。


    也是,不是这种性格,也不会创造出,零事故这种奇迹来。


    喜欢自由,李怀德就给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