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金陵城的新神仙

作品:《大乾法医:开局惊懵当朝宰相

    自那日从钦差衙门离开后,户部左侍郎晏清,便彻底疯魔了。


    他真的将自己关在了“金玉满堂”大当铺的库房里。


    整整三日,不眠不休,蓬头垢面,两只眼睛熬得像兔子,死死盯着那堆积如山的账册。


    他时而发出癫狂的笑声,时而又暴怒地咒骂,将一本本账册撕得粉碎。


    整个金陵官场,都被晏大人的这番举动给震住了。


    流言四起。


    所有人都说,钦差大人顾长风,这是查到了足以动摇国本的惊天大案,把奉旨协查的晏侍郎,都给逼疯了。


    一时间,金陵城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而始作俑者顾长风,却仿佛置身事外。


    这日午后,他难得地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青布长衫,带着同样换了便服的吴谦和孙志才,走上了金陵的街头。


    “大人,您这是……”孙志才跟在身后,心惊胆战。


    如今这节骨眼上,钦差大人不想着如何应对京城的风暴,怎么还有闲心逛街?


    “查民情,访民意。”顾长风的回答言简意赅。


    吴谦和孙志才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苦笑。


    信你才怪。


    “对了,孙大人。”


    “下官在!”孙志才一个激灵,连忙躬身。


    “这几日金陵城内,可有什么新鲜事?”顾长风看似随意地问道。


    孙志才愣了一下,不明白钦差大人为何突然关心起这些。


    但他不敢怠慢,连忙在脑中飞速搜索。


    “回……回大人,要说新鲜事,倒还真有一件。”


    “哦?”


    “就是城南玄武湖畔,三日后,要举办一场规模极大的‘水陆大会’。”孙志才见顾长风似乎来了兴趣,连忙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


    “主办法会的,是近些年在江南一带声名鹊起的玄素道长。据说这位女道长有通玄之能,貌若天仙,心怀慈悲。这次法会,便是为了超度百年前,大乾立国之初,战死于玄武门外的数万将士亡魂。”


    孙志才说得眉飞色舞:“如今整个江南的士绅富商,都以能拿到一张法会的请柬为荣。就连下官,也捐了三千两香油钱,才求得一个前排的位置。大人您若是感兴趣,下官这就去安排,保证给您留一个最好的观礼位!”


    他本以为这是个拍马屁的好机会。


    谁知,顾长风听完,只是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便再无下文。


    那神情,仿佛对这所谓的“活神仙”,没有半分兴趣。


    孙志才顿时有些尴尬,讪讪地闭上了嘴。


    三人一路行来,金陵城表面上依旧繁华,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紧张气息。


    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匆,说话都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


    茶楼酒肆里,三三两两的食客,谈论的也都是关于钦差衙门和晏侍郎的各种离奇传闻。


    “叔父,孙大人,你们看。”顾长风在一处十字路口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的一面墙。


    那里,围着一大群百姓,正对着墙上张贴的一张巨大告示指指点点。


    那是一张水陆大会的宣传告示,画着仙山楼阁,祥云瑞彩,正中,是一位身着道袍、面容模糊的仙子画像。


    “这就是那玄素道长?”顾长风问。


    “正是,正是!”孙志才连忙凑上前,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


    “大人您是不知道,这位玄素道长,当真是活神仙下凡!她不仅貌美,更有一副菩萨心肠。据说她每到一处,都会设坛讲法,为百姓祈福消灾,分文不取。而且她医术通神,多少疑难杂症,到她手里,一副汤药下去,药到病除!”


    孙志才说得唾沫横飞,“如今,莫说金陵,就是整个江南,谁不把她当神仙供着?就连那些眼高于顶的士族门阀,都对她礼敬有加。”


    顾长风看着那张模糊的画像,若有所思。


    一个不图钱,不图名,一心只为百姓的活神仙?


    这世上,真有这种人?


    他走到人群后,听着百姓们的议论。


    “听说了吗?陈家的老太爷病了十几年,眼看就要不行了,喝了玄素道长赐的一碗符水,当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何止啊!城西的李屠户,他家那傻儿子,被道长用拂尘一扫,当场就开口喊爹娘了!”


    “真是神仙啊!这次水陆大会,我倾家荡产,也得去求一碗仙水!”


    百姓们的脸上,都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


    顾长风的眉头,不易察觉地,轻轻皱了一下。


    医术?符水?


    他前世是学法医的,对这些东西,本能地抱有怀疑。


    但让他感到不对劲的,不是这些神乎其神的传闻。


    而是这背后,那股惊人的组织力和动员力。


    能在短短时间内,将一个人的声望推到如此地步,让整个江南为之疯狂。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道姑,能办到的事情。


    “孙大人,”顾长风忽然开口,“这次水陆大会,筹集了多少善款?”


    孙志才一愣,随即有些自得地伸出五根手指。


    “不瞒大人,据下官所知,光是登记在册的,就已超过了五十万两!”


    五十万两!


    饶是吴谦,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笔钱,都快赶上江宁府一年的税收了!


    顾长风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这些钱,都由谁在经手?用在何处?”


    “这个……”孙志才被问住了,额头渗出细汗,“听……听说是道长的几位弟子在打理,说是要全部用来修缮庙宇,赈济灾民……”


    “弟子?”顾长风的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脸上,“都是些什么人?”


    “这……下官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他们平日里都以居士自称,为人也都十分谦和有礼……”孙志才的声音越来越小。


    他感觉到了。


    钦差大人那看似随意的问话下,隐藏着一股冰冷的审视。


    “走吧。”


    顾长风没有再追问。


    他转身,继续朝前走去。


    只是,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里,已经多了一丝旁人无法察觉的,警惕。


    一个声望无两的“活神仙”。


    一场万众瞩目的“水陆大会”。


    一笔数额惊人的“善款”。


    还有几个身份不明的“弟子”。


    这一切,都像一层笼罩在江南上空的,温柔而圣洁的迷雾。


    可顾长风却从这迷雾里,嗅到了一丝熟悉的,危险的味道。


    那味道,和他在周康、刘铭,以及覆船会的那些人身上,闻到的,如出一辙。


    是阴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