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夜防与险战

作品:《当兵,我被迫娶了36个老婆

    王迟立刻凑近,顺着王胜的目光往斜后方瞥去 —— 远处的官道上,跟着一伙骑马的人,穿着商旅的棉袄,却个个腰杆挺直,不像是正经做生意的。


    “陈三早上跟我说,过柱石县时他们加了 3 个人,成了 6 个;”


    “出临汾县时,已经凑到 20 人了。”


    王迟的眉头皱了起来,


    “照这个势头,到了绛邑,怕是还得加人。”


    陈三刚好催马过来,听到这话,立刻接话:


    “将军,属下刚再查了一遍,那伙人确实还跟着,而且跟得更紧了些。”


    他的脸色有些凝重,


    “属下猜,他们说不定在绛邑还有同伙,今晚人数怕是要再涨。”


    王胜的手指摩挲着腰间的刀柄,眼神沉了沉:


    “看来是被盯上了。”


    “暂时还摸不清对方的底细,你去通知所有人,夜里警醒些 —— 咱们虽有百十来号人,可若是对方藏了伏兵,再搞个偷袭,咱们难免要吃亏。”


    “得令!”


    陈三应声,调转马头就往后去,马蹄踏过积雪,溅起一片雪雾。


    这时,贾吉才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他穿着件半旧的狐裘,领口沾着些灰,见到王胜和黄楚楚的马车,才不情不愿地拱手行礼。


    “下官贾吉,拜见王将军。”


    他的声音不高,也没什么笑意,接着又转向马车,


    “见过楚楚小姐。”


    王胜心里暗自打量 —— 贾吉是从八品,比自己的正八品低一级,按规矩该多几分恭敬。


    可他脸上半点热络劲儿都没有,连眼神都没往黄楚楚的马车那边多瞟,跟临汾县张实的殷勤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贾县令辛苦了。”


    王胜先开了口,目光却没停在贾吉身上,而是扫过城门两侧的城防 —— 垛口后的士兵缩着脖子,手里的长矛斜靠在墙上,连站姿都松松散散;


    城门旁的守卫,眼神时不时往那伙 “商旅” 身上飘,透着股不对劲。


    “好好好,咱们这就去县衙。”


    “只是这县城内地方不大,这么多军马就还劳王将军安排人在城外看着。”


    贾吉连忙应着,搓了搓手,却没再多说什么,转身就往轿子里钻,只留下个侍从在前头带路,


    “县衙里备了热汤和炭火,诸位一路辛苦,先暖暖身子。”


    轿子在前头晃悠着,王胜跟在后面,心里的疑云更重了 —— 绛邑是平阳郡最边上的县城,管着不到三万人,周边全是山林,下一站洋县还隔着一百八十里路,偏僻得很。


    可再偏,也是郡守千金过境,贾吉这态度,也太冷淡了些。


    进城门时,天已经全黑了。


    按大晋的规矩,县城入夜后必须闭城门,除非是有官身的人持文书通传,才能特例开门。


    王胜带着贡品车和王迟、陈三等五十名士兵进城时,城门守卫倒是没拦。


    可等他们刚进去,后面那伙二十人的 “商旅” 也跟着驱马过来,守卫居然也没盘问,直接放行了,直到他们都进了城,城门才 “吱呀” 一声关上。


    王胜的脚步顿了顿,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 这太反常了。


    一个偏远小县,居然敢破了入夜闭城的规矩,放不明身份的人进城?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亲兵,压低声音,语气严肃:


    “告诉所有人,今晚上别睡死了,各自守好岗位。”


    “我总觉得,今晚怕是不太平。”


    亲兵心里一凛,立刻应声:


    “是!”


    寒风卷着雪沫子灌进城门洞,吹得灯笼晃了晃,光影在斑驳的城墙上跳动,像藏着无数双眼睛,正盯着这支刚进城的队伍。


    王胜踏入绛邑县衙时,炭火盆里的火燃得有气无力,连空气里都透着股冷清。


    他没急着落座,反而绕着正厅走了一圈,指尖划过冰凉的木柱 —— 梁柱上有细微的裂纹,墙角还堆着没清理的灰尘,显然这县衙平日里就疏于打理,更别说为迎接他们特意布置了。


    “贾县令,”


    王胜转过身,目光落在正搓着手的贾吉身上,语气平淡却带着压迫感,


    “按大晋律,县城入夜即闭城门,非持朝廷文书或三品以上官员传召,不得擅开。”


    “方才那伙‘商旅’,可为何还放进城来?”


    贾吉的手顿了一下,眼神闪烁着避开王胜的目光,干笑两声:


    “将军说笑了,那是…… 是本县熟客,常年在平阳、河东两郡跑买卖,规矩熟,守卫也就没多盘问。”


    “熟客?”


    王胜往前走了一步,声音沉了些,


    “我瞧他们骑马的姿势,倒像练家子,不像是常年赶车的商旅。”


    这话一出,贾吉的额头瞬间冒出细汗,忙端起桌上的热茶,掩饰着慌乱:


    “将军多虑了,许是人家走南闯北,身子骨结实些…… 快,喝口热茶暖暖身子,汤菜马上就来。”


    王胜没再追问,却悄悄给身后的亲兵递了个眼色 —— 亲兵会意,悄然退了出去,去传令加强县衙内外的戒备。


    黄楚楚坐在一旁,虽没说话,却将贾吉的反应看在眼里,指尖悄悄攥紧了锦帕 —— 这县令的慌乱,太明显了。


    不多时,所谓的 “热汤饮食” 端了上来:


    饭菜倒是热乎,但似乎不太热情,就一两样荤菜,其他都是素菜。


    与临汾县的炖羊肉、酥饼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陈沁皱了皱眉,刚想开口,却被王胜用眼神制止了。


    “多谢贾县令费心。”


    王胜拿起一块麦饼,掰了半块放进嘴里,慢慢嚼着,


    “今夜我与亲兵们就在县衙前厅歇息,贡品车就停在院心,劳烦县令派几个人守着。”


    贾吉连忙点头:


    “应该的,应该的!下官这就去安排!”


    说罢,他几乎是逃也似的出了正厅,脚步都有些踉跄。


    等贾吉走后,王胜立刻召集陈三、王迟、曲正几人到偏房议事。


    “县衙不对劲,贾吉更不对劲。”


    王胜压低声音,手指在桌上画了个简单的地图,


    “城外,王虫带五十人守营,应该不成问题,他们这伙人进城了,那就是想对付我们,”


    “看到马被安排在外面,人也分开了一半,估计会让对方更加有信心,”


    “我进城时候已经吩咐过赵石头的运输队和士兵们混在一起,别分开,夜里轮流值哨,每半个时辰巡一次营。”


    陈三回答。


    “我们也有五十人,今晚都不许卸甲,王迟带二十人守院子大门,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只要有人闯门就地格杀;”


    王胜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