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致富新品种:雪糖
作品:《当兵,我被迫娶了36个老婆》 王胜指尖敲着刀身,发出清脆的回响。
陈粟蹲在地上拨了拨炭火,火星子溅到他的粗布裤腿上也浑然不觉:
“至少十七两银子一把。”
“你这刀要求忒高,刀身要夹钢,淬火得用井水激三次,光是这工时就抵得上三口铁锅。”
他顿了顿,往墙角啐了口唾沫,
“最要命的是材料,我这铺子剩下的好铁也就够打这一把,再多就得去县城的铁行里淘。”
“材料的事我来想办法。”
王胜干脆地说,
“你只管出工,我按市价给工钱。另外,你从村里挑两个手脚勤快的后生当徒弟,咱们把铁匠作坊开起来,往后就由你做主事。”
陈粟猛地抬起头,眼里的光比炉子里的火苗还要亮。
他枯瘦的手指攥紧了铁锤,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半晌才瓮声瓮气地说:
“当真?”
“自然当真。”
王胜笑道,
“到时候盖起新的铁匠棚,再添两座风箱炉,让你这手艺能传下去。”
老铁匠突然咧开嘴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了沟壑,露出两排被烟熏得发黄的牙齿:
“行!我明儿就去挑徒弟!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学徒的糙米饭得你管,我可没钱给他们贴补伙食。”
“好说。”
王胜刚应下,就见门帘被撩开,陈粟的老婆端着个粗瓷碗走进来,碗里飘着葱花的香气。
“什么事这么乐呵?”
她把碗往铁砧上一放,用围裙擦了擦手,
“你这老东西,平时跟块捂不热的铁疙瘩似的,今儿倒学会咧嘴笑了,莫不是捡着银子了?”
陈粟顿时板起脸,往地上啐了口:
“你懂个屁!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男人的事少掺和。”
他嘴上虽硬,眼角的笑意却藏不住,拿起碗喝了口汤,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
王胜站在一旁看得直乐,这两口子的拌嘴就像铁匠铺里的锤声与风声,吵吵嚷嚷却透着股分不开的热乎劲儿。
陈粟的老婆白了丈夫一眼,转身给王胜搬了个木凳:
“胜娃子别见怪,这老东西就这德性,心里头乐开了花,嘴上还得端着架子。”
“婶子说笑了。”
王胜接过木凳坐下,看着陈粟摩挲陌刀的样子,忽然觉得这铁匠铺里的烟火气,比任何金戈铁马的宏图都要实在。
付了制陌刀剩余的十两银子,王胜提着陌刀就回家了。
假期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今日王树叔那传来了信,白玉坊生意太好,他已经管不过来了,毕竟他的见识和能耐有限。
当晚,其他四个娘子都没有去主动陪王胜,因为明日陈沁和苏巧巧就要回县城店铺了,这一别下次王胜和她两人相聚又不知道是哪日。
正屋的门虚掩着,王胜刚迈进门槛,就被一股清甜的气息缠上。
陈沁穿着月白的寝衣,乌发松松挽着。
烛火在她眼波里跳,映得两颊泛着桃花似的红。
“都睡下了?”
苏巧巧的声音比平日里软了三分,指尖缠着衣角打了个结。
王胜反手带上门,门轴 “吱呀” 一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嗯,巧巧还特意烧了壶热水,说让你明早路上带着。”
他走到床边,让烛火摇曳。
陈沁忽然踮起脚,手环住他的脖颈。
她平日里总是端庄得体,此刻却像株攀藤的花,把所有的柔软都摊开在他面前。
“胜哥……”
她的声音混着呼吸落在耳畔,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
一夜探讨生理奥秘和传宗接代的事情。
反正王胜家最近的邻居都有两百米远,自由的发出声音别人也听不见,这可苦了其他几个妻子,捂着耳朵难受无比。
陈沁和巧巧过了一晚内心和内芯充实满足的一夜。
第二日一大早,芯满意足的陈沁和巧巧带着侍女吃过早饭便乘马车,后面跟着十个学徒返回了县城豆腐店。
如今麻纸的制作很顺利,村里的麻料都被王胜购买,甚至安排了人去其他村子购买废旧麻料,村子里的空地因此还有许多人开始种植麻这种作物。
王胜又在家里开始捣鼓制糖的工艺,因为他发现县城,哪怕是郡城,糖都是极其昂贵的物品,而且品质不好,
这个时代主要食用 “饴糖”(麦芽糖)和粗制红糖(带杂质的蔗糖),白糖极为罕见。
既然士族宴饮追求 “精致”,若能提供雪白细腻的糖,可成为宴会上的 “炫富利器”,制造精品白糖必定大赚。
这让王胜想起了蓝星上史书记载晋武帝时期还发生了石崇王恺斗富的典故。
王恺官拜后将军,又是晋武帝司马炎的亲娘舅,他位高权重,自认为整个京城里没有谁比他家富有。
石崇因灭吴有功,官拜散骑常侍,被封安阳乡侯。
王恺为了显示自家的富有,让下人用糖水刷锅。
石崇听说之后,就让家里的厨子用蜡烛当柴火烧火做饭。
王恺叫人在家门口用紫丝布做成步障,长达四十里。
石崇于是用织锦在家门口做了五十里的步障,那时候织锦比紫丝布贵。
凭借蓝星的知识,他思考了很久。
决定用后来明朝工艺学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介绍的黄泥淋糖法。
虽不及现代工业高效,却透生活智慧。
其核心是利用黄泥的吸附性去除红糖中的色素和杂质,全过程依赖手工操作,需耐心把控每一步细节。
于是用家里剩余的一些红糖做起了实验。
第一步是备料与制糖模。
需准备一个长约五尺、宽三尺的木槽(糖模),槽底倾斜,最低处凿个小孔,孔下接个陶缸。
槽内先铺一层厚约三寸的洁净稻草(需提前用沸水烫过,去除杂味),稻草上再铺一层两寸厚的黄泥 —— 这黄泥有讲究,得选黏性大、无沙粒的黄土,
晒干后捣成细粉,用细筛筛去粗粒,再加水调成糊状,静置一日让其 “醒透”,才能铺进槽里。
铺好后用木板压实,再往黄泥上浇些清水,让水慢慢渗过黄泥和稻草,从槽底小孔滴出,
反复冲洗至滴出的水清澈无泥腥味,这一步叫 “养泥”,是去除黄泥本身杂质的关键。
第二步是处理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