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只求能为心爱之人换得一线生
作品:《二嫁第五年,帝王前夫逼我侍寝》 方才进言的那位大臣不由得皱起眉头,拱手朝着赵衡说道:“皇上方才口中的人选,莫不是燕陵郡公?”
“爱卿所料不差。”
闻言,说话那人的脸上露出了万分不解,言辞恳切:“皇上,燕陵郡公从未带过一兵一卒,他怎能担得起重任?”
赵衡声音不紧不慢:“先帝在时,枭王的人在京城霍乱,正是燕陵郡公带人清除的,既如此,郡公也是与枭王交过手的人,此次平乱由他带兵如何担不起重任?”
当年清乱之事,本是先帝给予赵之衍的一次历练之机。
然而真正将京城内应连根拔起的功臣,其实是当时在赵之衍麾下效力的赵衡。
只是最终论功行赏之际,先帝却将首功归给了赵之衍。
在场众人虽然都心知肚明,但既然连赵衡都亲口承认当年是赵之衍之功,又有谁敢有异议?
可那大臣却还是不死心,他继续追问道:“皇上,那已经是经年之事,更何况那时郡公也从未领过兵,兹事体大,臣恳请陛下三思啊!”
“那依路爱卿所言,唐相之子唐逸也从未领过兵,为何你就一定要力荐唐逸呢?”
赵衡的话堵得路瑾哑口无言,他握了握手中的朝笏,静默片刻,才又继续出声道:“皇上,唐逸虽未领过兵,但却有边关历练之实……”
“唐相如何看?”
赵衡没有听他说话,而是直接将目光放到了大殿东侧第一位的官员身上。
唐远止闻言,先是一怔,但很快就又回过神来,他微微一笑,拱手朝着龙椅上的那人说道:“皇上,战场上刀剑无眼,臣为人父母,私心里倒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赴险吃苦,不过,为国尽忠,本就是我大烨子民应尽的义务,若是陛下希望犬子唐逸去战场上历练一番,老臣自然也绝无异议。”
唐远止这话说得圆滑,表面上听起来好像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去领兵打仗。
但赵衡心里却清楚,唐远止从一开始就是让底下的人替他进言,目的是想将兵权拢在自己手里。
正当赵衡思索要怎么跟唐远止迂回这件事时,赵之衍忽然站起身来,出声道:“唐大人的长子年轻确实应该多陪伴在父母身侧,沙场凶险,生死难料,这等赴命之事,合该由臣这般牵挂甚少之人前往。”
路瑾冷哼一声,扭头看向赵之衍,出声道:“早就听闻燕陵郡公最是爱妻,怎么如今不肯在封地陪着妻子,倒是要来这朝堂之上横插一脚?”
赵之衍并未看向他,依旧朝着龙椅上的赵衡说道:“陛下,臣与家妻思子心切,这才混入陆大人的队伍里冒险出京,臣自知有罪,但求陛下给臣一个领兵平叛,将功折罪的机会。”
赵衡垂眼看着台下的人,眼底暗含深意:“燕陵郡公,方才也是听到路爱卿的话了,此次派你前去平叛,若是战败,你该如何?”
“臣若兵败,愿以军罚处置,以死谢罪。”
赵之衍此言一出,朝堂霎时一片寂静。
他此时既然已经立下军令状,路瑾若是再举荐唐逸,便势必要逼唐逸同样立状,才能继续争抢。
这绝非唐远止所愿见到的局面,因此路瑾默然收声,不再多言。
赵赵衡轻笑一声,眼底却掠过一丝若有若无的怅惘。
“郡公对夫人还真是一如既往。”
他说这话,是因为忽然想起许多年前,他与赵之衍的身份还未换回来时,赵之衍也是如今日这般,当着所有朝臣的面,求先帝将刚与自己和离的宋时惜求娶进门。
那时虽然还没有立太子,但满朝文武又有谁不知道,赵之衍就是先帝心头最属意的太子人选。
可偏偏就是这位炙手可热的皇子,却要娶一个和离过的女人做正妃,还要先帝下旨赐婚。
这般荒唐之事,惹得满朝哗然。
先帝不允,赵之衍便一请再请,最终一怒之下将他逐出皇宫,本意是想挫其锐气,要他知难而退,明白一旦剥去这身皇子华服,世间疾苦便会如潮水般涌来。
然而面对此事,赵之衍却毫无怨言,甘愿承担世间万般责难,只求能堂堂正正地将宋时惜迎娶到自己身侧。
赵衡当时便觉得震惊不解,他虽然一早看出赵之衍对宋时惜有情,却没想到他竟能为她做到这个地步。
他甚至后来也有问过赵之衍,为此失了竞争储君的资格,真的值得吗?
然而当时的赵之衍,只回答了他简短的一句话。
真正爱一个人,是绝不会在心里计较得失的。
那时赵衡沉默良久,因为他不能理解,为什么爱一个人可以牺牲自己,做到这种地步。
赵衡甚至有想过,或许赵之衍终有一日会因为他今日的所作所为后悔不已,但尽管过去这么多年了,他却似乎从未后悔过。
而今时今日,他再次以性命为誓,只求能为心爱之人换得一线生机。
赵衡忽然不由自主地想到那日,宋时惜在求他放过赵之衍时,也曾说过同样的话。
他当时其实也想问问宋时惜,当真就爱得那样热烈,连自己的性命都可以不顾,如此,又真的值得吗?
赵衡抬了抬眼帘,没有再继续回忆下去。
他收回神思,转而看向唐远止,唇角噙着一丝不深不浅的笑:“唐相以为如何?”
见赵衡又一次提到他,唐远止唇角微扬,却低垂眼帘,声音也叫人听不出半分情绪:“此事自有陛下圣裁,臣绝无异议。”
他这么说,便是跟赵衡妥协了。
毕竟赵之衍敢立下军令状,可他却不想真的让自己唯一的儿子命丧黄泉。
“那此事便如此定下。”
赵衡说罢,转而看向赵之衍,出声道:“燕陵郡公接旨。“
赵之衍闻言,再次掀袍跪下,身躯挺直。
赵衡站起身来,目光沉沉地落在他的身上,声音里带着千钧之重。
“边疆逆党聚众作乱,今日,朕特授你为宣威将军,赐你虎符半枚,统兵五千,明日一早动身平叛,若得功成归来,朕必有重赏。”
赵之衍叩首道:“微臣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