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世界之心

作品:《被相府抛弃后,她成了太子心尖宠

    凤仪宫的偏殿,如今几乎成了大安朝的海军衙署。


    墙上挂着巨大的海图,桌案上堆满了来自泉州船坞的图纸和奏报。


    李知安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齐承安便由乳母带着,在殿内的地毯上玩耍。


    只是,太子殿下的玩具,与寻常王公贵族家里的孩子截然不同。


    没有拨浪鼓,没有九连环,只有一堆由工部巧匠用上好楠木雕刻而成的船模。


    从最小的巡哨快船,到作为主力的“安”级战舰,甚至还有几艘缴获的海盗船模型,一应俱全。


    齐承安最喜欢的,便是那艘“定远”号的模型。


    他会抱着那比他还高的船模,在地毯上推来推去,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模仿船只航行。


    他尤其对船尾那个可以转动的舵轮感兴趣,小小的手指拨弄着,能玩上半天。


    这日,李知安正在批阅一份关于新式火炮配重的文书,齐承安抱着他的“定远”号,摇摇晃晃地走到她脚边,仰着小脸,含混不清地喊着:“娘……船船……走……”


    李知安放下笔,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一个念头忽然从脑海中闪过。


    她立刻唤来春夏:“传话给工部,让他们照着这些船模的样子,再做一批出来。结构要简化,部件可以拆卸组装,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炮位、帆索和龙骨。另外,再制作一套小尺寸的,配上棋盘式的海图,做成类似兵棋推演的玩具。”


    春夏有些不解:“娘娘,这是要做什么?”


    “做给民学监的孩子们玩。”


    李知安的唇边,勾起一抹深思的弧度。


    “我要让大安的孩子,从识字起,就知道什么是战舰,什么是海权。我要让他们在游戏里,就学会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抢占上风。未来的海军将领,要从娃娃抓起。”


    这个想法,可谓是石破天惊。


    将国之重器,化为童子之戏,这背后所蕴含的,是对开启民智的自信,和对未来海洋战略的深远布局。


    就在这时,一名宫人匆匆进来,呈上了一封来自西昭的信函,上面有苏迪娜女王的火漆印。


    李知安拆开信,信中除了通报西昭边贸的顺利进展,还提到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苏迪娜在信中写道,她通过与西域更深处的粟特商人接触,获得了一些关于弗朗机人的新情报。


    这些弗朗机国家,并非铁板一块。


    他们信仰着同一个“圣主”,听命于一个远在“罗马”的“教宗”。


    但各个王室之间,却为了争夺土地、财富和航线,常年征战不休,彼此间的仇恨,甚至超过了对异教徒的敌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知安看着信,轻声念道。


    这无疑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绝佳机会。


    傍晚,齐逾来到凤仪宫,一眼就看到儿子正指挥着一群小太监,在地毯上用船模“打仗”,嘴里还喊着不成调的号子。


    “朕看,这大安最小的海军统帅,非我们承安莫属了。”


    他笑着走过去,将儿子抱了起来。


    李知安迎上前,将苏迪娜的信递给了他。


    “你看看这个。”


    齐逾接过信,迅速看了一遍,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沉思。


    “教宗,王室,内斗……”他咀嚼着这几个词,“看来,我们这位安宁王,送来了一份大礼。”


    “何止是大礼。”李知安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分化他们,甚至……支持其中一方,去打击另一方。”


    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纵横捭阖之策,在帝后二人心中,已然有了雏形。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西昭王帐,苏迪娜正对着一张更为详尽的西域地图,反复推敲着什么。


    李知安的回信已经送达,信中不仅有对她情报的肯定,更有一份由万宝商行西域总号开出的、可以无上限支取黄金的凭证。


    以及一句让她心潮澎湃的话:“女王的雄心,不应只在草原。西域的十字路口,才是您真正的舞台。”


    苏迪娜将那封信,在油灯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李知安给了她信任和资本,她需要一份足够分量的投名状。


    仅仅是道听途说的消息,还远远不够。


    她要亲自去看看,去听听。


    三日后,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打着西昭王族的旗号,浩浩荡荡地离开了王庭,向着更西方的撒马尔罕进发。


    商队的首领,是一个面容被风沙磨砺得有些粗糙,眼神却锐利如鹰的女人。


    她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胡服,腰间挂着一柄镶嵌绿松石的弯刀,正是伪装成商队管事的苏迪娜。


    撒马尔罕,这座被誉为“世界之心”的城市,是东西方商路的交汇点。


    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语言的商人们,在这里汇聚,交换着货物,也交换着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情报。


    苏迪娜的商队,带来了草原上最好的马匹、皮毛和玉石,很快便在城中站稳了脚跟。


    她没有急于去接触那些弗朗机人,而是先通过宴请和贸易,与城中最有势力的粟特商人建立了联系。


    机会,在一个月后到来。


    一名来自热那亚的弗朗机商人,名叫马可·贝里尼,因为与威尼斯商会的航线之争,一批昂贵的香料被堵在了南洋,资金周转陷入困境,急于出手手中的一批泰西特产,以换取黄金。


    这批特产中,有精美的琉璃器皿,有上好的呢绒,但最让苏迪娜在意的,是几箱绘图精美的航海图集。


    在粟特商人的引荐下,苏迪娜见到了这位焦头烂额的热那亚人。


    马可·贝里尼高鼻深目,头发卷曲,身上带着一股浓郁的香水味。他看到苏迪娜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但很快便被商人的精明所取代。


    “尊敬的女王陛下,”他用生硬的汉话,辅以夸张的手势,“我的货物,是整个泰西最好的!只要您买下它们,我保证您能在大安的京城,卖出十倍的价钱!”


    苏迪娜只是淡淡一笑,命人呈上醇香的马奶酒。


    “贝里尼先生,我对你的琉璃和呢绒不感兴趣。”她晃动着手中的金杯,“我的人告诉我,你是个真正的航海家。你的船,能去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