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也不知道选谁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和这样的历史人物见面,赵繁无疑是激动的,甚至在见面之前,还想了各种场景,有好的也有坏的。


    可能是好多人都说,这次见面可能是为了给他树立威信,受此影响,赵繁想得最多的画面就是对方可能会鼓励自己。


    见面的地点是在办公室,交谈的时间不到20分钟,全程赵繁一句话都没说。


    不是他不想说,而是对方一开始就定下了基调。


    刚坐下,他就直言不讳,说自己只有20分钟时间,让赵繁听着就好,有什么想说的,事后上交报告。


    见到面,赵繁就紧张得不知道从何说起,能不说话,他自然是庆幸的,免得表现不佳,在人家这里减分了。


    领导并没有谈工作,也没有指点赵繁,只是说大家都知道华夏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每个人都是打心眼里为这个国家好,他也不例外。


    可人都是有私心的,制定政策的时候,即便没有那个意思,下意识也会带上偏向,他也不例外。


    但作为最后的决策者,偏偏他不可以有私心,因为别人错了,会有更上级领导进行指正,而他没有。


    赵繁以为这是想敲打自己,主理一个部门不要带有私心,可他不能说话,本来打算在汇报工作的时候表达自己会注意这点。


    没想到他话锋一转就说道:“我知道你也会有私心,不过你的私心可能会是最小的,因为还没开始,你就想着先给自己设红线了。”


    赵繁的资料被研究过很多次,他也看过,每一次建议,这个年轻人都异常谨慎,这也是他力排众议让赵繁当主任的原因。


    离开彭家后提交上来的报告,更是让他坚信自己的决定。


    前期就想好先试点,在实验中总结经验,后期直接考虑让法院和军队给自己设限。


    他很清楚人民理事工会能造成多大的动荡,会有多少领导反抗这个部门的决策。


    可想完成革命斗争,势必是要腥风血雨,可赵繁却把流程分了三级,虽然繁琐了一些,可风险也分摊了。


    最后他对赵繁和蔼地笑了笑,然后就让他离开了。


    回到外交部的宿舍,赵繁的心跳还是没能平复,就他所了解的信息,这位领导也就最后十多年的时间了。


    可到了这个年龄,人家依旧睿智,依旧犀利,也依旧很有魄力。


    晚上陈宏来找赵繁饯行,看着他正在收拾东西,笑着就说道:“你的两位副主任已经先到了沪市,这些东西他们应该会给你准备好了。”


    赵繁却笑着摇头:“这场革命运动主要是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分析每个人的立场,作为先锋工作的是人民理事工会,要是我这个主任不能以身作则,要怎么服众?”


    虽然开始之前给这个部门上了两道安全锁,认为的造成和两位副主任统一阵营,可他到底太年轻,马威肯定是要下一个的,在这之前就不能给人留把柄。


    陈宏过来,除了给赵繁送别,还给他送了一个人,或者是说给他送了一个亲信。


    作为一个独立部门的主任,赵繁自然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特别还是在陌生的城市。


    这个人叫姜思齐,沪市本地,是陈宏在部队时的下属,转业到沪市总警局当后勤。


    他的手因为受伤有点不利索,但不影响工作,主要是沪市本地人,还是在警局体系干了很多年,人脉关系可以说是相当丰富。


    这个人对赵繁开展工作非常有帮助。


    对于领导的好意,赵繁自然很感谢。


    临分别前,他到底忍不住试探道:“其实我擅长的外语,还能加上绘画,外交部才是适合我的舞台,两年后任期结束,领导可要为我说几句好话。”


    作为部里的重点培养人才,陈宏当然不舍得赵繁,可他又不是穿越者,还挺乐观地认为赵繁能回外交部的,毕竟这几年华夏在国际上也挺难的。


    告别外交部的一众同事,赵繁就坐上了这个时代的绿皮火车,踏上了可能要待12年的城市。


    作为一个这么大部门的领导,他不可能跟普通的乘客挤在一起,下车也是走另外的通道。


    来接他的不仅有新部门的两个副手,还有自己马上要任用的秘书姜思齐。


    姚镇远和王斌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是二十一岁的小年轻,可谁也没想到他会这么细皮嫩肉,长得跟小白脸一样。


    干工作虽然不好以貌取人,可第一印象还是很重要的,比如有谚语就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赵繁实在合适得很。


    不管私下怎么吐槽领导,当面还是要客气地把人送回家属院,然后简单地汇报一下部门现在的情况。


    办公地点布置之类的事,姚镇远和王斌都不操心,赵繁就更不用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了。


    听到人员配备差不多了,他就表示明天早上开一个全体会议。


    部门组建之前,任务时间都定好了,两年完成沪市的试点准备,现在就等着赵繁这个主任来主持工作,看从哪里开展。


    分给赵繁的住处比外交部还大,平时还有人过来打扫卫生,也不是他一个人这样,住在旁边的两位副主任也一样。


    人家是拖家带口,只有赵繁是一个人,不过谁也没提这一点。


    领导比自己年轻那么多就算了,还没成家就已经成为领导,说出来也不过是徒增尴尬而已。


    工会的其他人对赵繁来说是上下级,但陈宏介绍来的秘书姜思齐却属于自己人,别人送到了房子就走了,他还得汇报一些内部的消息。


    等关上门之后,姜思齐才脸色凝重地说道:“王副主任这段时间并没有动作,只等着您来主持工作,不过姚副主任却准备了好多人选,应该是为了填补工会里的职位。”


    除了他们三个主任,下面还有9个大组长,这些位置有上级任命的,没有人选的就看三个主任的意思,目前赵繁只任命了姜思齐一个。


    不管是去哪个部门当领导,首先就是要有人做事,如果人选都是姚镇远定的,那赵繁可能会被架空。


    确实是不能让姚镇远这么做,毕竟稳不住工会,提交上去的计划就执行不下去了。


    赵繁想了一下,对姜思齐说道:“既然是要改革沪市,最好是选用沪市的人,你明天给我准备一份沪市各单位的领导信息,到时候我给他们发一份选调考试邀请函,让他们推荐人过来试试。”


    既然不能选姚镇远的人,也不知道选谁,那就选最有本事的。


    沪市这些单位为保本单位的利益,应该会选最厉害的人才过来竞争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