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给了10斤粮票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赵繁打算画的是怎么判断一个人处于即将饿死的状态,或者是接近危险的状态,以此警示世人。
他还会画一些预防这些症状的应急方法,电脑里没有这些知识,毕竟21世纪已经没有这种民众面临饥饿的情况了。
相关的医学知识,他电脑里没有,图书馆里却有,即便有好些都是外文,作为干过一段兼职的翻译,这点小问题自然难不倒赵繁。
这个时代写文章,但凡涉及专业知识,必须得注明引用出处,赵繁把需要用的知识都抄录了下来,趁着天还没暗下来就匆匆回家了。
这个四合院里的人大部分是钢铁厂的职工,赵家也不例外,赵繁的爸爸赵德福是钢铁厂的锻工,和后院的刘家差不多。
因为粮食紧缺,工厂也开始排班,反正能应付任务量就行,没事的工人就可以回家猫着,减少消耗。
赵繁回家的时候全家都在,而且加了各种乱七八糟草根的杂粥也煮好了,就等着他回来开饭。
这种时候,即便是一点渺茫的希望,大家也会非常上心,王桂香回家就把赵繁的想法跟赵德福说了,其他人自然也知道他去图书馆做什么。
见他回来,全家都一脸期待地看着,只等着他公布有没有可以赚到粮票的机会。
如果是21世纪,赵繁应该谦虚几句,即便他有金手指辅助,比别人获得稿费的概率要更大,但到底能不能获得,他心里也没底。
可现在大家需要的是希望,赵繁权衡了一下,点头说道:“图书馆外面就放了一个信箱,投稿不用花钱买邮票,我还挺有信心的,不过画稿子可能要几天,回稿就不知道要多久了。”
听到有希望,大家脸上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只有赵德福拍了拍大儿子的肩膀说道:“反正是试试,也不花钱,待会儿你可以多喝一点粥,这样也有力气写故事。”
他完全没注意到赵繁说的是画稿子,而不是写稿子。
嘱咐完了大儿子,赵德福又看向妻子和两个孩子,继续说道:“这事就不要往外说了,现在大家都饿急了眼,会干出什么事儿谁也说不准。”
虽然这种事是各凭本事,但在这种时候,最忌讳患寡而患不均,有什么好事还是自己偷着乐比较好。
为了增加过稿的概率,这几天赵繁几乎每天都去一趟图书馆查资料,确保内容的严谨性。
阎城也是天天来,看到赵繁这么认真,有些奇怪地问道:“不是没有单位发布任务吗?你这成天在忙什么呢?”
这位阎城大叔不仅热心给赵繁占过座位,还给他科普很多图书馆的信息,赵繁想了一下,还是决定说一点自己的打算。
“总这么等着也不是个事儿,我想画一则科普小故事去投稿,主动出击。”
这几天他已经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图书馆公布的稿子信息,除了各大单位需要的翻译,不然就是各大报纸的新闻。
图书馆在门口放个信件箱,主要是起到一个快递员的作用,毕竟他们只是统一去送这几个地方,都是关于稿件的。
这个时候的人缺少未来的见识,当然不会想到还可以这样主动出击,可即便想到了,敢这么做的人也没几个。
虽然投稿不需要邮票,但纸张和墨水是需要钱的,没有绝对的把握,谁敢轻易出手?
阎城听了很是心动,可迟疑了半晌,还是拿不定主意。
赵繁无所谓,给他提了个意见:“可以看准了再出手,这样把握也高一些。”
各大报纸需要的稿件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呼吁大家节省粮食,没事就猫在家里别乱跑,这样的主题在这个时期比较有希望。
赵繁只是稍微提了一下方向,至于行不行,那就看个人运气了。
从决定投稿到第5天,赵繁才把稿件放到了图书馆的信箱里,虽然这个时候封建迷信要不得,可为了给自己增加点心理安慰,他还是把满天神佛都求了一遍。
这么做,实在是饿得受不了了,他现在看见什么,都想放在嘴里试试。
交完稿之后,赵繁并没有停下脚步,还是每天会去图书馆蹭报纸看,打算了解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和规章制度,免得犯忌讳了也不知道。
去图书馆只是坐着,只有来回这段路是有运动量的,赵家对赵繁的行为也没有意见。
整个四合院也非常安静,平时根本没有人有力气偷窥别人的动向,直到收到人民日报的稿费,投稿这件事除了家里人也没有任何人知道。
回信是寄到了图书馆,门口贴了信件的人名,赵繁去领了信,打开就看到了里面的稿费,10斤的粮票。
如果放到21世纪,这点稿费当然不值得一提,还可以吐槽人民日报是白嫖。
可放到现在来说,这个稿费确实挺丰厚的,至少可以让全家度过一段时间了,如果各种草根树皮一起煮粥,怎么也能对付一个月。
报社除了给他寄了一封信,还送了一份印有他画稿的报纸。
赵繁的画有21张,印在人民日报上有半个版面,生动形象地讲解了主人公作为一个医生,接待各种各样即将饿死的人,症状不仅有文字描述,还有图画示意。
赵繁没有再进去蹭报纸,而是带着信件和人民日报送的那份样报,匆匆忙忙地回家。
因为是中午去的,这会赵德福还在厂里上班,家里只有王桂香和他的弟弟妹妹。
王桂香正在屋里用破旧的衣服纳鞋底,看到赵繁跑着回来,还埋怨道:“你自己都跟我们说过,不要过于激动,也不能跑,不能跳,不然消耗体力会更多,怎么自己就没做到呢?”
赵繁毫不在意王桂香的抱怨,拿出信封和那张报纸对她说道:“妈,我收到回信了。”
不仅王桂香手里的鞋底掉到地上,在屋里听到动静的赵良和赵小花也跑了出来。
他们都满怀期待地看着赵繁,却没有一个人敢提问,就怕希望落空。
之前投稿的时候赵繁都不愿意谦虚几句,就是希望大家的精气神能好一点,现在有好结果,哪里还会拐弯抹角地吊人胃口。
“报社给了10斤粮票。”
赵良和赵小花立刻欢呼了起来,然后就遭遇到了王桂香的狠狠批评:“现在谁家都是苦哈哈的,别乱吼乱叫,免得引起别人的关注。”
赵繁也点头附和道:“这点粮食估计也就只能应应急,不过有了这次成功的案例,我以后会想出更好的故事去投稿。”
听到儿子这番话,王桂香的眼泪却哗啦地流了下来,然后抱紧了自己的儿子,哽咽地说道:“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没用,让你操心这些事。”
赵繁上辈子是个孤儿,虽然占据原主的身体有点可耻,可原主毕竟已经饿死了,而且他确实也很贪恋这种温情。
“我们是家人,大家一起努力,等灾情过去了就好。”赵繁拍着母亲明显凸出的背脊安慰道。
即便知道想再获得这样的机会不容易,赵繁也不愿意说一些扫兴的话,给大家浇冷水。
可赵繁不知道的是,这会儿却有一个更好的机会悄悄降临到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