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就是特色的四合院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赵繁没想到自己会赶上穿越这种时髦事儿,而且就他看过的穿越小说,主角不都是穿越到古代当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嘛?
虽说古代生活有各种不方便,但吃喝总归不愁。
可他穿越却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这具身体的原主人还是饿死的,赵繁觉得再不想办法搞点粮食,自己估计也得饿死。
“小繁,小良,小花,赶紧起来了,咱们要出城去挖野菜。”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从木质窗外的屋外响了起来。
在京城这地界,这样带有红漆窗的房子,不用猜也知道就是特色的四合院。
赵繁不仅穿越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还穿越到了一部叫《情满四合院》的电视剧里。
他没看过这部电视剧,只是刷过几个视频,大概知道这部剧讲的是一个四合院在六几年到九几年的发展变迁。
然后就知道几个主演的名字,也多亏知道这些,要不然他也不知道自己是穿越到电视剧里了。
伴随着屋外母亲王桂香的又一次叫喊,赵家的三个孩子纷纷起来穿好衣服,去中院接水洗漱。
到底是首都,虽说其他地方遭受干旱,可首都的供水还算足够。
这会儿中院的水槽边上挤满了刷牙洗脸的住户,赵家粮食情况紧张,从在扬这些人面黄肌瘦的情况来看,大家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一家人集合后就去门口汇合大部队,不仅是赵家人全家出动去城外挖能果腹的东西,四合院里不上班的人基本上都去了。
毕竟为了让民众节省体力,连学校都提前放假了,像院里的三大爷阎埠贵也在挖野菜的队伍里。
这位三大爷虽然成天爱占便宜,可都是找了各种名头,多少有点文人的矫情,不太拉得下面子。
现在跟着妇女儿童一起挖野菜,可找不着任何借口,就是穷得快揭不开锅了。
现在是59年,从58年政府就开始降低粮食供应量配给,所以城外能挖的东西早就挖完了。
这会儿在荒郊野外挖东西的人,不仅有城里的,还有附近农村的,可以说是挖野菜的人比野菜还多。
回城的时候,赵家的几个人篮子里就只有一些树根,甚至是干枯的树叶。
看了下时间还早,赵繁对着前面的王桂香说道:“妈,我想去图书馆借本书,晚点再回家。”
自从半个月前儿子差点饿死,好像就开了窍一样,成天手不离书,不仅看课本,还时不时去图书馆借书。
要是以前,王桂香自然举双手双脚赞成,可现在连肚皮都快顾不上了,她有点不太支持儿子,因为看书不仅费脑子,还很费精力,自然也就消耗肚里的那点食儿。
只见她叹了口气对儿子说道:“小繁,读书看报也费精力,还是回家吃点东西早点睡觉,睡着了就不消耗了。”
作为21世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赵繁当然知道动脑也会消耗体力,可就靠那点粮食配给量,真的会饿死人的。
赵繁对如何说服王桂香已经有了预案,他前后左右看了一下,才对王桂香低声说道:“我想写几篇文章寄到报社试试看,能不能得到一点稿费,即便是一点粮票也是好的。”
在这么艰难的时期,但凡能获得粮食的方法,所有人都会愿意去尝试,毕竟已经是饿极了的情况。
得到了母亲的同意后,赵繁就往图书馆的方向走去。
别人穿越有金手指,赵繁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他的金手指不是可以种粮食的空间,甚至不是空间,只是他上辈子画图的电脑。
这个时候华夏连卫星都还没造出来,更别说网络了,而且这电脑是在他的脑子里,即便有网络也连不上,只能用电脑里的资料和软件。
作为一个孤儿,赵繁上辈子是什么能赚钱就干什么,他电脑里各种各样的资料有很多,他希望能利用这些资料赚点钱,就像和母亲说的一样,即便是一两张粮票也是好的。
赵繁还以为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饿到前胸贴后背了,图书馆这种地方应该没什么人,可他想错了。
这里不仅有那种不愁吃喝的干部阶级,还有不少像他这种投机的人来蹭报纸看,就是想看看上面有没有什么机会。
图书馆的管理员对这些人并没有意见,赵繁也就加入了蹭报纸的大军找机会。
坐在赵繁身边的人是一个30多岁的大叔,看到赵繁这么个十几岁的小娃娃也来参加这种“投机”行为,不由得乐了。
他和赵繁搭话道:“小兄弟初中还没毕业吧,报纸上的路子就两条,一条是翻译,一条是登报,但凡是发出来的消息,基本上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投稿。”
然后指着外面的一个信箱,又补充道:“现在谁身上是一个子儿都挤不出来,为了方便,图书馆设立了一个信箱,不用贴邮票,如果寄出去的稿件被录用的话,图书馆会在门口贴出来,找他们领回信就行,稿费基本上都是粮票,直接放在了信里。”
赵繁一听,还很傻很天真地恭维图书馆道:“真是善意之举,给了我们这些人许多方便。”
这个大叔自我介绍叫阎城,闻言轻笑了一声,对赵繁解释道:“什么善意之举,都是为了肚皮想办法投机而已,他们是跟各大单位有合作,从中也能捞到一点油水分给员工,不然你觉得这种时候图书馆怎么可能还开着门?”
赵繁也没想到,不仅他们这些投机的人找各种办法赚粮票,连图书馆这种单位也搞投机,可谁也不能指责这种行为,毕竟大家只是为了活命。
阎城大叔不仅给赵繁科普了很多投机的小技巧,还介绍了现在比较热门的文章。
这么热心,倒不是因为善良,而是闲得发慌而已,因为报纸上已经一个星期没有收稿信息,这种情况之下,阎城当然不介意有多少个竞争对手。
赵繁知道等机会,估计是等不到了,于是决定主动出击。
作为一个画手,画画那是基本功,更别说还有电脑辅助,他完全可以在电脑里面画完了之后再手画下来,这样也可以减少纸张的浪费。
他打算画一些小故事去投稿试试,希望可以被录用,获得一些粮票稿费。
想到原身饿死的经历,赵繁立刻就有了灵感,在这种粮食非常紧张的时期,他对这个故事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