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还能输血?

作品:《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

    接下来,苏寅又带着孙思邈参观了几个不同的专科诊室,每一处都让这位老神医大开眼界。


    行至口腔科诊室外,两人驻足观望。


    只见诊室内,牙医正戴着口罩和头灯,手持一种发出轻微嗡鸣的奇特器械,小心翼翼地在一名患者的口腔内操作,剔除坏死的牙体组织,随后用另一种材料进行填充修补,动作精准而迅速。


    孙思邈看得目不转睛,忍不住低声惊叹:


    “竟能如此精巧地修补蛀牙?真乃鬼斧神工!”


    他回想起在大唐,牙痛往往只能靠忍耐或服用些清热去火的汤药,严重时若要拔除坏牙,更是耗时费力,痛苦不堪,且极易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而此地,竟能用如此利落的工具和手法,既能保全牙齿,又能根除病痛,令他赞叹不已。


    “确实,”苏寅附和道,“尤其是拔牙,这里用的是特制的牙钳,找准位置,一钳一摇,坏牙就下来了,又快又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随后,他们又来到了眼科诊室。这里的景象更让孙思邈感到新奇。


    他看到眼科医生使用着各种造型奇特的精密仪器,他当然是一个也看不明白。


    最让孙思邈感到震撼的是,他听到一位医生正向患者家属解释,可以通过一种“小手术”轻松治愈老人的“白内障”,即他所知的“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孙思邈喃喃自语,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感慨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此症困扰多少垂暮老者,致使目不能视,昏暗终老…老朽穷尽毕生所学,亦只能以药物缓其进展,无法使其复明。未曾想…在此地竟已成可轻松治愈之疾?真乃仙家手段!”


    苏寅在一旁解释道:“是的,叔公。在这里,白内障手术非常成熟,算是一种常规的小手术了。通过植入一枚人工晶体,就能让患者重见光明,效果通常都很好。”


    孙思邈听罢,久久无言,只是抚须凝视着诊室内那些先进的设备。


    就在这时,医院广播里突然响起一阵急促而清晰的呼叫:“急诊科医生请速到抢救室!有车祸重伤员即将送达!重复,急诊科医生请速到抢救室!”


    孙思邈闻声,神色一凛,立刻拉住苏寅的衣袖催促道:“走走走!我们快跟过去看看!


    ”他行医一生,深知这等外伤重症最是危急,也极想亲眼见识这“仙境”是如何施展回春妙手,与阎王抢人的。


    两人快步来到通往抢救室的走廊,恰逢一阵急促的轮子滚动声传来,只见一群医护人员正推着一辆平车飞奔而过,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孙思邈的目光瞬间被平车上的伤者吸引——那是一名年轻男子,面色惨白如纸,双目紧闭,已然昏迷不醒。


    更触目惊心的是,他身下的被单已被一大片暗红近黑的鲜血浸透,甚至还在不断洇湿扩大,浓重的血腥气扑面而来。


    “这…这…”孙思邈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捻紧了胡须,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悲悯与无奈。


    “失血如此之多,气随血脱,阴阳离决…这…这怕是华佗再世,也难回天了啊…”


    他行医数十载,见过太多因失血过多而撒手人寰的病例,此刻心中已不禁升起一丝绝望。


    苏寅见状,赶忙低声宽慰道:“叔公莫急。在这里,这样的伤者并非全无希望。只要及时送进手术室,大夫们就会立刻给他‘输血’。”


    “‘输…血’?”孙思邈猛地转过头,脸上写满了惊疑与不解,“此乃何法?输血…莫非是将他人之血,注入此人体内?”


    “正是如此!”苏寅肯定道,“就是抽取健康之人适量的血液,通过专门的管路输入伤者血管之中,以补充其流失的血液,维持生机。”


    “这这这…!”孙思邈闻言大惊失色,几乎要骇得跳起来。


    “荒唐!岂有此理!人体精血,何其宝贵!若抽他人之血,被抽血者岂非性命难保?!岂非以命换命?”


    但这话刚一脱口,他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他环顾四周那些忙碌却有序、神情专注而仁善的医者,猛地摇了摇头:


    “不对…老朽失言了。此地医者,仁心济世,断不会行此伤天害理之事。苏寅,此法究竟有何玄机?”


    苏寅见他冷静下来,才笑着详细解释:


    “叔公您想得没错,医院怎会害人呢?这献血,并非强行抽取一人大量血液。而是号召许多健康之人,每人自愿捐献出少量血液,这点血量对他们自身毫无损害,稍事休息即可恢复。”


    “然后将这些血液妥善保存起来,建立血库。一旦有伤者急需,便从中取出适配的血液输注给他。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捐出一点,汇聚起来便能救命无数。”


    “原…原来如此!妙!妙啊!集涓涓细流,成救命汪洋。此法大善!大善!”


    孙思邈听完,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激动得抚掌赞叹,甚至连身体都因兴奋而微微颤抖,


    “若此法能行于大唐,不知能多救回多少将士百姓的性命!老朽回去定当施行。”


    “叔公!这个可不兴试啊。”苏寅见他一副立刻要回去实践的样子,吓得赶紧拦住,语气严肃起来。


    “输血是有讲究的,不是什么人的血都能输进人的身体里,简单的说就是有相克的情况,需要逐一甄别。这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孙思邈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瞬间冷静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面露惭色,郑重地点点头:


    “苏寅你说的是!是老朽一时被喜悦冲昏头脑,失于严谨了。医术一道,关乎性命,确需万分谨慎,步步为营,绝不可莽撞行事。”


    “看来老朽要学的,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