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回到南头

作品:《潮汕三姐妹

    第78章:回到南头


    林秀珠一扭头,看见系着油围裙、拎着菜篮的阿兰,旁边还站着穿洗白工装的陈伯——正是当初在南头关工地帮过她的两位老乡。


    “阿婶!陈伯!”


    她又惊又喜,赶紧站起身,


    “你们怎么也在这儿?”


    阿兰把菜篮往地上一撂,抹了把汗:


    “我们之前的厂被富华收购啦,我们就过来这边工作了。”


    “你呢?不是一直在东门摆摊吗,怎么跑这荒郊野地来了?”


    陈伯也凑近几步,眯着眼端详她:


    “细妹,脸色这么白,是不是遇上难事了?”


    林秀珠鼻头一酸,便将来找马家璋夫妇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我想跟他们请教染布的门路,可在这转了半天,连厂牌都没见着……”


    阿兰一听,猛地拍了下大腿:


    “哎呀!马老板啊!就是他收购了我们的之前的厂。”


    “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前面拐角!不过听说前几天回香港处理家事去咯,得半个月才回来!”


    陈伯也从兜里掏出个压得略扁的馒头塞给她:


    “先吃点东西,看你这脸色差的。”


    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说:


    “现在厂里是他弟弟马家威暂时管着。你见过的,就是上次你帮他补公文包那个,还记得不?人长得高高大大的。”


    林秀珠接过馒头咬了一口,温软踏实的口感让她稍微定下心神。


    阿兰瞥见她工具箱里露出的染布,叹了口气:


    “你还做这个啊?现在哪还有厂子要手工染布哦!就说我们富华,上个月才进了全自动染色流水线,一天染上万米布,又快又匀!”


    “全自动……流水线?”


    林秀珠怔怔地重复,这个词她从未听过。


    陈伯蹲在一旁,拿树枝在地上划拉着解释:“


    是啊,现在这边什么都讲一个‘快’字。机器一转,几分钟就能染好一匹布。还有那个印花技术,滚筒一压,花鸟卡通什么图案都能上,年轻人可爱买了!”


    阿兰从菜篮里翻出一块碎花布头:


    “喏,这就是厂里印花机做的平网印花,七八种颜色都不掉!现在除了出口的复古款还要点手工染布,谁还稀罕单色粗布啊?”


    林秀珠捏着那块花色鲜亮的布片,指尖摸过整齐清晰的印花纹路,


    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她引以为傲的手艺,竟早已被机器甩在了后头。


    “但你那手艺也不是全无用处,”


    陈伯看她眼神黯下来,连忙安慰,


    “你那潮州古法染出来的布,颜色鲜亮还有手工拧绞的纹路,机器仿不来!前阵马家威还提起你,说你染的布‘有特色’,说不定能接点小众订单。”


    阿兰也点头附和:“就是!等会儿我们要回厂,顺路带你去锦华门口瞧瞧。要是运气好碰见马家威,说不定他能给你指条路。”


    林秀珠心里重新燃起一丝希望,


    道谢后便跟着两人往锦华厂走。


    一路上阿兰絮絮叨叨讲着如今深圳制衣的行规,哪家厂引进了新设备,哪家又接了外单,听得林秀珠眼花缭乱又心头发热。


    转眼就到了锦华服装厂。


    大门敞着,机器轰鸣声扑面而来。


    门口站着一个别着BB机、穿藏蓝工装的男人,正是马家威。


    阿兰推了推林秀珠:“快去,那就是马家威!”


    马家威上下扫她几眼,


    认出是之前在工地用潮绣补工装的潮汕妹,语气稍微缓了缓:


    “是你啊,林秀珠。想不到你还认识我堂哥和堂嫂。”


    “我哥嫂确实回港了,我爷爷身体不好,得回去照应。你找他们有事?”


    “我……我想请教染布的事,”


    她攥紧手里的布包,声音不高但清晰,


    “之前他们夸我染的布有特色,我就想着能不能在深圳做点手工染布的小生意。可刚摆摊就遇上麻烦,还想向他们讨个门路……”


    马家威听完嗤笑一声,


    懒洋洋地靠在大门上,从兜里摸出烟盒抖出一根:


    “手工染布?太老土了。”


    他点燃烟,吐出一口雾气,朝不远处另一家规模更大的厂房抬了抬下巴,


    “瞧见没,‘富华制衣’,上个月刚从香港引进的全自动染色流水线,一天能染上万米布,颜色均匀成本又低。”


    “你手工一天才染多少?”


    林秀珠一时语塞。


    她只晓得自己染出来的布颜色鲜活、层次分明,却从没想过外面的世界早已机器轰鸣、流水成河。


    “现在是1985年了,小姐,不是民国时期。”


    “深圳遍地都是新的服装厂,早不是小作坊的年代了。”


    马家威语气里带着行内人的优越感,继续说道,


    “现在流行的是‘印花布’,不是你那单色染。”


    “什么滚筒印花、平网印花,一块布上印十几色不在话下,碎花、条纹、卡通图案,又快又靓,年轻人就吃这套。”


    他掸了掸烟灰,又扯了扯自己工装的袖口:


    “瞅见这条纹没?滚筒印花,机器一转就成,哪还用得着手染?”


    “还有出口东南亚的成衣,用的都是转移印花,图案先印在纸上,再高温压到布上。”


    “连染都省了,效率高得吓人。”


    林秀珠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些名词她闻所未闻,一时觉得自己像个刚从旧时光走来的老古董。


    她低头看了看手中那块靛蓝染布,突然有些自惭形秽。


    “不是我说你,”


    马家威语气缓了缓,


    “你那手潮绣功夫确实细腻,但染布这行,得看形势。”


    “现在深圳的厂子讲的是又快又新,订单一来,几天就要出货。”


    “手工哪跟得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成本也压不下来,没老板肯用的。”


    马家威的目光在她那套染布工具上停留了一会儿:


    “手工染布现在确实不好做量,但是潮绣可以的,有些做高端的香港客户就好这一口。”


    “好像叫什么私人高端定制……”


    “等我哥嫂回来,我可以帮你提一提。”


    他语气务实,却也没把话说死:


    “这段时间你不妨去附近面料市场转转,看看现在流行什么花色。把手艺和时髦元素结合,说不定能闯出新路。”


    临走前他还补了一句:


    “我明天要去趟广州拿布料,你要是有空,可以跟我去了解一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