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成为村医

作品:《穿越60说好的建国后不许成精

    几天后,村东头那座沉寂了快两年的小院终于有了人气。


    窗户糊着崭新的白纸,掉漆的木门装了结实的门栓。


    东屋为诊室,新盘的土炕当病床,新打的方桌充作诊台,靠墙立着空荡荡的药柜。隔壁小灶间收拾出来煎药。


    西屋是林晚的住处,带小厨房和后院茅厕。


    最让她惊喜的是院角那口甜水井,清澈井水映着天光。


    看着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独立小院,林晚心里的石头稳稳落地。


    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这方小天地是她的堡垒。


    林晚当村医消息传开,知青点的人羡慕不已。


    林晚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去小院住,李晓娟凑到她的身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


    “林晚,你这院子够大,一个人住多空啊?要不我搬来搭个伴儿?挤知青点大通铺真不是事儿!”


    她眼里满是对独立空间的渴望,或许还有点模糊的直觉 , 跟着林晚日子能好过些。


    林晚看着她坦率又天真的神情,知道李晓娟没坏心思,就是藏不住话。


    她脸上挂着温和却疏离的笑,委婉拒绝:


    “晓娟,队里安排我住这儿是方便乡亲们看病,人来人往的。再说这院子也是诊室,怕吵着你。知青点大家伙儿一起也热闹。”


    李晓娟眼中的光黯了下去,失望地撇撇嘴,小声咕哝了一句:“那倒也是……”


    终究没再纠缠,转身蔫蔫地走开了。


    这小小的插曲落在旁人眼里,心思各异。


    王芳在一边默默整理着自己的东西,眼神复杂地瞟了林晚一眼,有羡慕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陈志文见状只是笑笑,还打趣了一句:“林大夫,以后有个小病小痛的,可得多照顾照顾咱们知青点自己人啊!”


    沈默则是觉得林晚挺厉害的。


    角落里,张扬倚靠在墙上,手里捏着一封从北京寄来的信。


    那是家里寄来的,信里的字句像烙铁一样烫在他心上。


    家里费尽心思托了关系,给他谋了个城里的工作机会,但有个条件——


    必须尽快结婚,户口才能跟着迁回去。


    他下意识地抬眼,目光落在正在门口小凳子上低头补衣服的苏晓梅身上。


    只见她微垂着头,露出一段白皙的脖颈,阳光给她侧脸镀上了一层柔光。


    林晚抱着铺盖卷和包袱走出知青点大门时,张扬的目光一直盯着她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土路的拐角。


    想起这几个月的在农村的生活,他深吸一口气,把信小心地折好揣进怀里。


    站起身,整了整洗得发白的衣领,径直朝着大队部的方向走去。


    大队部门口,会计老王正站在门用大瓷缸喝水,看着张扬一脸严肃地过来,抬了抬眼皮:“哟,张知青?找队长?”


    张扬点点头,声音有点发紧:“王会计,麻烦跟大队长说一声,我……家里有点急事,想请探亲假回去一趟,麻烦开个介绍信。”


    老王停下喝水的动作,看着张扬慢悠悠地问:“急事?啥急事啊?这农忙刚过,请假可不好批。”


    张扬喉结滚动了一下,准备好的说辞脱口而出:“家里……家里老人身体不太好,拍电报催我回去看看。”


    他努力让自己的眼神看起来真诚又带着点焦急。


    老王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在判断真假,最终答应:“行吧,等着,我进去跟队长说一声。”


    这边林晚才搬到小院,正在收拾带过来的东西,院门就被拍响了。


    林晚拉开门,正对上大队长赵大栓那张被日头晒得黝黑的脸。他手里捏着一张薄纸,神情是少有的郑重。


    将手里的纸交到林晚手里:“林知青,这是生产队的介绍信,你明天去镇上公社卫生院找孙大夫,参加培训考核,走个过场,拿个凭证。”


    林晚的目光落在那张薄纸上,是一张普通信纸,中央盖着一个鲜红的印章,“靠山屯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


    赵大栓粗糙得像老树皮的手指,重重地点在那个红章上,仿佛要把它烙进纸里:“合格了,盖了卫生院的戳儿,你这卫生所才算是立了户头,名正言顺!上头才能按规矩给咱拨药!”


    纸片轻飘飘的,可林晚接在手里,却感觉它突然有了千钧重量。这不是一张普通的介绍信。


    这是赵大栓和整个生产队沉甸甸的信任,更是从此以后系在她肩头的责任。


    林晚接过薄薄一页纸,却觉沉甸甸的。


    这是通往另一种生活的钥匙,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她用力点头:“知道了,大队长。”


    第二天一早林晚就踏进公社卫生院,消毒水混着草药的味道扑面而来。


    林晚问了值班的护士才找到到孙大夫的诊室。


    孙大夫接过介绍信,推了推眼镜仔细看,又打量眼前沉静的姑娘。


    想起铁蛋恢的胳膊,露出由衷的和善笑容:“哦,是你啊,靠山屯的林晚同志!赵队长跟我提过了。当村医是好事,为乡亲们服务,担子不轻啊。”


    所谓 “培训考核” 确实像走过场,孙大夫却问得仔细。


    风寒感冒如何辨证施治?


    小儿腹泻脱水怎么紧急处理?


    简单外伤的清创包扎步骤?


    林晚对答如流,条理清晰,还能说出几味对症的常用草药。


    孙大夫眼中赞赏更浓,拿出简陋的手臂模型:“来,演示下前臂骨折怎么就地取材做临时固定。”


    林晚动作麻利,三两下就在模型手臂上完成稳固包扎固定,手法娴熟老练。


    “嗯!非常好!扎实!稳当!”


    孙大夫连连点头,笑容更大了,“你这手法比我们这儿刚分来的卫校生还强!当个村医绰绰有余!我看行!”


    他不再犹豫,在介绍信背面龙飞凤舞写下 “考核合格,同意设立村卫生室”,签上名字。


    再带着林晚去了另一个办公司盖上卫生院蓝色业务章。


    “拿着吧,林大夫。”


    孙大夫递回信,语气亲切又带着嘱托,“以后遇到疑难,随时来找我。好好干!”


    林晚开心的拿着合格证,走出卫生院,深秋阳光暖融融洒在身上,驱散了秋末带来的寒冷。


    “靠山屯的林大夫”—— 从这一刻起,这个称呼正式落到她肩上。


    回到村里,林晚第一时间把盖着卫生院蓝章的考核证明交给赵大栓。


    大队长咧开嘴,脸上褶子都舒展了:“好!好!林大夫,这下齐活了!过两天让会计带你去卫生院领些免费药!再买些基础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