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前半生千古一帝,后半生昏君!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三国
曹魏
“这…………这是那李隆基?”
“那李隆基是遭遇了什么事情?竟然变成了这样!”
“这跟那实现中兴的李隆基,有什么相似之处在吗?”
“前半生是千古一帝,后半生则是一代昏君?”
原本在曹操的心中,那李隆基是有希望成为千古一帝的存在。
可在看到李隆基晚年所做的这些事情时,曹操当场就傻了眼。
这还是自己所认识的那个李隆基吗?这李隆基在晚年到底是经历了什么。
才会变得如此的昏庸,做出这样一件件愚蠢的事?
曹操他看了许久,也无法从那晚年的李隆基身上,看出一点早年李隆基的影子!
就像是瞬间变了一个人一样,突然成了昏君。
但凡换一个正常的皇帝来,都不可能干出那样愚蠢的事。
即便是让汉献帝刘协来,那所做的也要比李隆基好上不知多少。
另外曹操看着天幕上的内容,脑海中突然就想到了汉武帝刘彻。
若论晚年昏庸程度,汉武帝刘彻也没有比那李隆基好上多少。
汉武帝刘彻晚年,一场巫蛊之祸不知道是害死了多少人。
将自己的太子和皇后,都给活生生逼死了。
如果不是那一道罪己诏的话,大汉估计也就距离灭亡不远了。
…………
唐朝
“好一个千古半帝啊,朕总算是明白这千古半帝是怎么来了!”
“半途而废,岂是明君之所为?”
“任用奸佞,不理朝政,奢靡成风,还将军政钱三权都交给武将!”
“大唐若是不灭亡,那才奇了怪了!”
望着天幕上的安史之乱,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百姓们。
李世民的眼里充满了失望,对李隆基这个皇帝的!
要知道先前在看到李显,李旦的天幕内容时,李世民他的眼中都没有失望闪过。
可在看李隆基天幕内容时,这一失望到达了顶点。
李世民知道李显,李旦这两个子孙后代本身就没什么能力,他们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是极限了。
自己就算是去怪他们,也没有什么用!
但是你李隆基不一样啊,在李世民的眼中,李隆基他是有机会成为千古一帝的!
开元盛世的出现,就是对这一切是最好的表现。
李隆基他是有能力做的更好的,他是有能力带领大唐走向巅峰的。
在晚年的时候,李隆基他却选择了懈怠,他却选择了不理朝政,贪图享乐!
唾手可得的机会就这样放弃了,这让李世民如何能够不生气?
在李隆基如此荒唐的折腾下,大唐都变成了何等模样,最终受苦的还是大唐百姓!
看到安史之乱的那一刻,即便大唐灭亡了,李世民他也不会有一点意外!
一切都是应该的,这一切都是大唐应该接受的命运!
…………
所处另一时空的唐朝
“这是朕的一生?”
这是朕的盛世大唐?怎么会变成这种模样?这跟亡国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朕在晚年会昏庸到这种地步?朕到底是想要干?”
“天下百姓,因为朕的昏庸无奈要遭受……”
李隆基注视天幕内容时,眼中明显出现了恐惧和不敢接受。
那出现在天幕上的安史之乱,李隆基明白最终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就是自己!
安禄山为何有胆子敢起兵谋反?还不是因为自己种下的祸端?
大唐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还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天幕上的内容如一道道利刺般,扎在了李隆基的身上。
他想要拔,却又没有办法将其彻底拔进。
唯一能够减免痛楚的办法,就是让大唐盛世继续延续下去,让天幕上的安史之乱彻底消失!
李隆基他的身上背负着重任,无法推卸的重任!
…………
宋朝
“一场安史之乱,伴随着唐朝直到灭亡!”
“武将干政,也是才这一刻开始的!”
“所谓的开元盛世,在安史之乱爆发的那一刻就彻底结束了!”
赵匡胤看着天幕上的内容,眼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唏嘘。
那一场安史之乱的危害,不只是延续到了唐朝灭亡,甚至是延续到了五代十国!
李隆基开启了一个坏头,他给后世武将都开了一个坏头。
唐朝的盛世,从那一刻起正式消失再也不会回来!
那传说中的唐朝盛世,就只能从书中探寻到些许影子。
……………………………………………
【第十位———唐肃宗李亨!】
【李亨是李隆基的第三子,公元756年在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
【李亨用自己的一生结束了安史之乱,让大唐得以起死回生,转危为安!】
【他是唐朝第一位在外地登基的皇帝!】
【李亨他也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
【同时也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依靠宦官势力登基的皇帝!】
【当李亨登基的时候,唐朝半壁江山已经落入安禄山之手。】
【长安,洛阳沦陷,百姓流离失所,他的首要任务便是平定安史之乱!】
【李亨选择启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整合西北边防军与勤王军队,与叛军展开激战。】
【公元757年,唐军收复长安,洛阳,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害!】
【公元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
【公元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杀害,叛军内部陷入混乱。】
【但同时,李亨又过度依赖鱼朝恩,李辅国等宦官,让宦官开始掌握军权。】
【这是唐朝宦官之祸的开端!】
【公元762年,李亨病重,皇后张氏试图联合越王谋反!】
【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告密,拥护太子李豫即位。】
【同年,李亨病逝!】
【享年52岁,在位八年!】
…………
“李亨虽然没有彻底平复安史之乱,但他也做到了收复旧都,让唐朝起死回生了!”
“如果不是李亨的话,那唐朝说不定就已经灭亡了!”
“很难想象,唐朝都第十位皇帝了,竟然才出现第一个长子继承的皇帝!”
“李隆基该好好给李亨磕一个的,到头来是他这个儿子来给擦的屁股。”
“李亨早就该给唐玄宗踢下去了,不能让他继续在皇位上了!”
“李亨也算是拯救了大唐,不然让李隆基继续下去的话,唐朝距离灭亡也真的不远了!”
“又一个太上皇,历朝历代的太上皇中,就没有一个主动愿意去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