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唐朝虽未灭,但也不久!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第十一位———唐代宗李豫!】


    【公元762年,李亨之子李豫即位,史称唐代宗!】


    【他继位之后所取得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安史之乱。】


    【他任命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最终击溃史朝义的叛军,结束了长达八年的战乱。】


    【他致力于恢复经济,减免税赋,安抚流民!】


    【在军事上重用郭子仪,联合异族击败了入侵的吐蕃!】


    【虽然保住了长安,但他未能完全解决安史之乱的遗留问题。】


    【尤其是河北三地,名义上归唐管,但实际上是节度使自治!】


    【另外在李适治下,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宦官专权。】


    【李辅国甚至敢对他说:“大家当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这些隐患成为唐朝后期的顽疾,成为了一大危害!】


    【公元779年,李豫病逝!】


    【享年54岁,在位十八年!】


    【李豫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却未能解决藩镇割据还有宦官专权的问题。】


    【唐朝在他的统治下,虽有短暂的稳定,却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


    “在唐朝后期的那些皇帝中,唐代宗李豫也算是最有手段的一个了!”


    “一场安史之乱,彻彻底底的毁掉了唐朝!”


    “自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所做的事情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影响!”


    “后期的唐朝其实已经彻底病死了,接下来的过程就是在慢慢的腐烂!”


    “安禄山,他就是华夏民族彻彻底底的千古罪人!”


    “代宗最为厉害的事情,就是让人认为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是宦官,奸臣干的!”


    “李世民,他若是看到唐朝晚期变成这个样子了,那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李豫接手唐朝的时候,唐朝已经千疮百孔,距离灭亡不远了。”


    ……………………………………………


    东汉


    “宦官干政,武将割据!”


    “那唐朝怕是已经名存实亡了,距离灭亡也没有多少时间了!”


    “唉,这样一个庞大王朝,结果却以这种方式逐步灭亡!”


    “若是想要让那唐朝再度中兴起来,怕是要出现个像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才有可能!”


    刘秀注视着天幕上的内容,突然就想到了西汉晚期时的情景。


    当时的大汉,跟这天幕上的唐朝也有几分相似。


    同样是到了内忧外患的地步,王朝也到了病入膏肓的时候。


    唯一的区别就是少了一个王莽,少了一个要夺权篡位的奸臣!


    但刘秀感觉距离那王莽的出现,应该也不会差太久了!


    那王莽很有可能就是从那些节度使之中出现。


    是想要让王朝实现再度中兴的话,这难度大到刘秀他自己都不敢想。


    除非是出现一个像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才有可能将兵权从节度使的手中全部夺回来。


    …………


    唐朝


    文武百官看着天幕上的内容。


    一个个的神情复杂,但又默不作声!


    按照以往历代王朝的惯例来看,一个王朝到了这种时候,距离灭亡那也就不远了。


    可他们当着李世民的面,又怎敢说这种话?


    李世民在看到眼前的那些天幕内容时,也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有些事情不用文武百官说,李世民他自己也意识到。


    李亨,李豫这两个孙后代已经倾尽所能了,做的那些事情都是他们所能做的极限了。


    终究是李隆基埋下的这个坑太大,让后世子孙都没办法弥补。


    即便唐朝不会灭亡,那也距离灭亡之日怕是不远了。


    ……………………………………………


    【第十二位———唐德宗李适】


    【公元779年,李豫之子李适即位,史称称唐德宗!】


    【李适在继位之初颇有作为,想要重振唐朝权威,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


    【亲贤臣,远宦官,收回宦官手中的军权。】


    【任用杨炎,推行两税法改革税制,以资产为征税目标,取代均田制下的租庸调制!】


    【他的这一举动为唐朝财政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元和中兴打下基础!】


    【但他执政后期逐渐保守,开始变的小心谨慎起来。】


    【公元781年,河北三镇节度使起兵叛乱,李适派兵镇压却镇压失败。】


    【此后,李适只能采取姑息政策,导致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晚年的李适重新信任宦官,让宦官掌握禁军。】


    【甚至在晚年因祸乱逃出长安,威望大损,失去了不少民心。】


    【公元805年,李适病逝。】


    【享年64岁,在位二十七年!】


    【李适他有削藩的雄心,却无削藩的能力。】


    【最终从强硬削藩走向姑息养奸,还将宦官掌军制度化。】


    【唐朝的衰落趋势愈发明显,这似乎已经成了无法挽回之事。】


    …………


    “唯一一个有机会实现中兴的君主,只不过做事和他老子相差的刚好相反!”


    “一个太软弱了,导致节度使不听朝廷的话,一个太刚硬了,把节度使彻底惹怒了!”


    “如果不是太着急的话,采用硬中带软,慢慢把节度使的权力收回,或许真有机会实现中兴!”


    “肃宗,代宗,德宗这爷仨算不上什么昏君,只能说是庸君!”


    “皇帝宠溺太监,这其实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朝堂武将就没有几个靠得住的,而太监好歹都是自己人,好歹能够信赖!”


    “在最危险的时候,皇帝唯一能够依靠的人就是那些太监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之一!”


    “异族来袭的时候,竟然只有宦官陪在他这个皇帝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