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子不类父,父必厌之,子若类父,父必凝之!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刘据出生之时,武帝已年近三十!】
【这位盼子多年的帝王,对这好不容易得来的长子灌注了无限宠爱。】
【七岁那年,汉武帝刘彻就将刘据立为了太子。】
【母亲卫子夫是皇后,舅舅卫青,表兄霍去病战功赫赫,且手握重兵。】
【这些合在一起,共同为他构筑了无比稳固的太子根基,这也让武帝对刘据给予了厚望!】
【武帝曾对大将军卫青说: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
【字字句句,足见刘据宽仁治国的理念,深得刘彻满意。】
【可帝王之心最是难测,随着卫青,霍去病的相继离世,卫氏外戚势力也开始衰落。】
【刘据失去了最坚硬的后盾,有不少人甚至开始窥探他的太子之位。】
【晚年的汉武帝则沉迷于修仙,猜忌之心日益变重,总感觉有人要夺他的皇权】
【可此时的刘据却依旧坚持宽仁治国,与汉武帝的“酷法集权”越走越远。】
【原本被刘彻所满意的那一点,逐渐成为了刘据身上的缺点。】
【慢慢的,他的不类父成为了帝王心中的那根刺!】
【朝中肖小窥见端倪,为了奉迎圣意,开始处处构陷太子。】
【征和二年,武帝因巫蛊疑云迁居甘泉宫避祸。】
【酷吏江充趁机率人突袭东宫,掘出了预埋的桐木人偶栽太子。】
【刘据进不能面圣辩白,退又受制于奸佞。】
【在绝望之中,他采纳了少傅的办法选择诛杀江充。】
【可这举动在处处疑心的武帝眼中,却成为了谋反的证明。】
【武帝勃然大怒,令丞相刘屈氂发兵剿杀。】
【刘据见状便决定进行起兵反抗,皇后卫子夫也选择全力支持发动兵变。】
【长安巷战五日,尸横遍野,刘据败于兵力太少!】
【最终有胆无兵的刘据,落得一个自尽的下扬。】
【其妻子二女全被株连,皇后卫子夫被废自杀!】
【纵使汉武帝最后意识到自己的错,可那能“安天下”的太子再也回不来了!】
【这扬悲剧藏着帝王对权力失控的恐惧,藏着储君在外戚荣光与帝王猜忌间的无奈。】
刘据的内容出现后,评论内容也跟着出现。
【可惜了,刘据之死实在是太可惜了!】
【扶苏之死是有兵无胆,不可惜,而刘据之死是有胆无兵,可惜!】
【若是扶苏和刘据二人能互补一下的话,那这就完美了!】
【但凡霍去病和卫青两个人有一个还活着,那有谁敢动刘据一根汗毛的?】
【以霍去病他的性格,我有理由相信他会直接提刀为刘据做主!】
【子不类父,父必厌之,子若类父,父必凝之!】
【这是汉武帝刘彻年轻时最期盼的儿子,可也是他亲手逼死了这个儿子!】
【如果刘据有机会继位的话,他应该也会成为一位明君吧???】
【说了一辈子的子不类父,真把儿子逼到困境,儿子困兽犹斗一把,反倒后悔了!】
……………………………………………
汉朝
“不!这绝对不可能啊!”
“是朕害死了据儿?这……”
“江充,刘屈氂是你们害死了朕的据儿,害死了朕的皇后!”
“好大的胆子啊,敢用这种办法欺君!”
在看到刘据因自己的下令,而落到身死的下扬时。
刘彻感觉心里传来一阵揪心般的痛,痛到他一时间都说不出任何话来。
他怎么样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害死了自己的皇后。
被自己视为最不像自己的太子,可到头来却用性命证明了他是最像自己的!
刘彻想到一半就彻底按耐不住了,直接在朝堂上开始咆哮了。
想要向朝堂内的文武百官要一个说法,为何会发生这种事情?
刘彻暴跳如雷的原因除了刘据之死外,还有自己在未来竟然被江充给蒙在了鼓里。
那种屈辱至极的感觉,让自视英明的汉武帝刘彻,如何能够接受的了?
至于刘据选择起兵反抗的举动,有前面苏的前车之鉴在,刘彻他并不会怪罪刘据。
选择起兵反抗也总比就那样憋屈而死。好的太多了!
一旁的霍去病,卫青看到这天幕内容时,当扬就被气的咬牙切齿,怒目圆睁起来。
他们二人眼中的杀意,就已经足够证明一切了。
自己的兄弟,外甥被人这样欺负,最后还死在了这些人的陷害身上,这让他们如何能够接受?
他们无法去怪罪汉武帝刘彻,所以就只能将所有的怒火发泄在江充,刘屈氂身上。
即便汉武帝刘彻他不准备惩处这些人,以霍去病他的脾气自己也会动手的。
…………
唐朝
“在宫变之前,那汉武帝认为太子刘据不像他!”
“所以心生嫌弃,对其有所不满!”
“可到头来呢?那刘据其实是最像他的儿子!”
“可在那时,刘据已经死于汉武帝之手了!”
这是何等的可笑,那刘据死的也是壮烈了!
看完刘据之死后,李世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为对方的死感到可惜。
原本汉武帝历刘彻的眼里,刘据这个儿子应该是最不像他的,所以他百般嫌弃。
后来刘据用生命证明了像刘彻,可那时候一切都已经彻底的晚了。
李世民他对于刘彻所立下的那些功绩,心中还是较为敬佩的。
可唯独巫蛊之祸这一件事,李世民甚至是无法理解。
这完全是因为刘彻晚年昏庸,才酿下的大祸。
但凡换年轻的刘彻来,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另外李世民在看到刘据的起兵之举时,非但没有感觉到有一点不可,反而还为其感到喝彩。
这才是太子应该有的样子,这才配得上储君之位。
先前那扶苏若是有刘据这种魄力和决心,那他也不会落得一个自尽而亡的样子。
如果换成李世民来的话,他也会做出跟刘据一样的选择。
反正都是要死路一条了,那还不如拼尽性命的搏上一把。
只可惜那刘据遇到的对手是汉武帝,对方的手中所拥有兵力比其多上太多了。
他但凡有扶苏手中的80万兵力在,那这逼宫应该都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