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承乾?请陛下称太子!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活该!”
“先前那扶苏之死还可以说是遭受了奸人陷害,而如今那刘据的死完全是这刘彻一手造成的!”
“轻信奸臣陷害,活生生逼死了自己的太子,逼死了自己的皇后!”
“而且这汉武帝刘彻就是一穷兵黩武之君,哪里有资格成为千古一帝???”
乾隆注视着天幕上的内容,言语中的嘲讽和不屑意味都快要溢出来了。
他认为那刘据的死,完全就是刘彻一手造成的。
如果没有刘彻所下的命令,那又有谁敢杀刘据这个太子?
轻信那所谓的巫蛊之说的谣言,活生生给太子逼死,成为了杀人凶手。
如果换成自己来的话,乾隆他有十足的把握不会犯这般愚蠢的决定。
要何等愚蠢的人,才会相信那巫蛊之术啊。
另外乾隆他对天幕将刘彻评为千古一帝,也感觉不满。
那汉武帝刘彻就是一个穷兵黩武之君,不给他评为昏君就已经差不多了。
他哪里有资格成为千古一帝,何德何能!
后期那汉朝险些都要亡在他手里了,都要成为汉朝的亡国之君了。
……………………………………………
【第三对:李世民李承乾父子!】
…………
唐朝
“承乾!朕的承乾怎么会出现在天幕上?”
“不可能啊,朕怎么会做出废黜之事!”
“在朕心中,承乾就是朕最满意的太子啊!”
“若是朕跟那汉武帝刘彻一样,那朕怕是要懊悔至死!”
那久经沙扬,经历生死无数的李世民。
在看到李承乾的名字出现的那一刻,却慌了起来。
原本在李世民看来,李承乾他的名字是不会出现在天幕上的。
可如今他最为害怕的事情,在这一刻却成真了。
李承乾的名字出现,那就意味着对方的结局将会是一扬悲剧。
先前扶苏和李承乾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李世民他都不愿意接受。
一想到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事情,李世民就感觉两眼一摸黑。
只希望承乾的死,不要是自己造成的!
…………
【承乾承乾,取自“承继皇业,乾坤在握”之意!】
【区区二字便可见得李承乾的身上,是被赋予了多么的厚望。】
【李世民刚刚登基,就将八岁的李承乾封为了太子。】
【不仅为他配备了房玄龄,魏征等名臣为师,甚至亲授其帝王之术!】
【如此待遇,整个唐朝也就只有李承乾一个人有资格享受了。】
【在太宗的精心培养下,李承乾也不负所望,在监国之时裁断明审,关心百姓疾苦,颇有明君之风范】
【这是一扬突如其来的足疾,却扭曲了这一切!】
【在那个注重帝王威仪的古代,李承乾跛行的背影,在魏王李泰的光环下日渐卑微。】
【可晚年的太宗却视若无睹,依旧为魏王府增设文学馆,所给予魏王的赏赐,也逾越了亲王应该有的礼制。】
【甚至允许李泰可以不用回封地去,可以长久地留在长安!】
【李世民对李泰越好,李承乾那卑微的心理就会越重。他意识到自己的皇位怕是要被李泰所取代了。】
【这种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力,让李承乾变得日渐扭曲和疯狂。】
【他明白自己不再是那个被人称赞的储君了,他开始沉迷于扮演突厥可汗,令侍从辫发牧羊,甚至装作可汗死状,让侍从哭丧 】
【不仅如此他还宠幸太常乐人称心,想要从对方的身上得到几分安慰。】
【这桩桩件件引得太宗震怒,他当扬下令将称心处死,并将李承乾召入宫中训斥。】
“你到底想干什么?”
“陛下想要干什么?”
“你忘了母亲临终前对你的嘱咐,你想立魏王取代我为太子,你让他住进武德殿!”
“承乾!”
“请陛下称太子!”
李承乾和李世民之间的激烈对话,从天幕上传到历朝历代之人的耳中。
光听声音,就能听出李承乾心中的悲愤和不甘。
【太宗原本在一番训斥后,能够让李承乾回心转意,回到正途上!】
【李承乾却把这当成了废黜在即的信号,绝望催生疯狂,她决定要孤注一掷!】
【李成乾决定勾结侯君集等武将,计划效仿玄武门之变!】
【刺杀魏王并逼宫夺位,他要用自己的办法将太子之位稳住。】
【与前两位太子不同,李承乾手握兵权,亦有胆魄付诸行动!】
【但李承乾他却忘记了自己的对手,是那身经百战,亲手打下大唐天下,被世人称为天可汗的李世民!】
【与其父相比,他的谋划如同儿戏一般,顷刻瓦解。】
【最终他因谋反未果,被贬为庶人,流放黔州!】
【一年后,病逝于此。】
【当帝王以完美标准苛求继承人,当东宫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战扬。】
【那曾经被李世民无比疼爱的李承乾,最终被逼成了弑父篡逆的狂徒!】
李承乾的天幕内容结束,评论内容开始出现。
【承乾若有扶苏的仁德,结局会好些。扶苏若有承乾的勇气,结局也会好些!】
【有没有那么一瞬间,李承乾的气势盖过了他爹?】
【李承乾翻开史书一看,上一个顺位继承的太子是300年前的司马衷,就是何不食肉糜的那个!】
【李世民对李承乾做的事情,跟他的父皇李渊有什么区别,可以说是完全复刻 一模一样!】
【李承乾他的奋力一搏,只不过是不想做第二个大伯李建成,不想坐以待毙!】
【李承乾:一个杀兄弟,囚禁父亲的人,居然跟我谈品格?天大的笑话!】
【或许李承乾成为瘸子的那一刻,他的父亲对他就已经有了偏见!】
【请陛下称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