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朱标,儿臣要清君侧讨个说法!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汉朝
“那公子扶苏太过于愚孝了!”
“他明明有机会可以回咸阳讨个说法,可他偏偏选择了自缢这般愚蠢的死法!”
“他这一死,那蒙恬等人还有一点活路可言吗?”
“这无异于是将皇位,白白的送给了那胡亥!”
看到扶苏自刎而死的死法时,刘彻的言语中带着几分轻蔑和不喜。
在其看来,对方这死法甚至是太过于儿戏了!
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性格懦弱,已经可以说是某种无能了。
若是那秦朝皇位真的交到了扶苏手中,那扶苏又能治理的好天下吗?
刘彻在注视天幕内容时,也尝试性的代入了一下。
如果有人拿着一封所谓赐死诏书过来,让自己自刎谢罪的话,那自己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刚出现没多久,刘彻他心里就已经有了答案。
先一刀砍了那前来宣诏的使者,随后拔剑去讨要一个说法。
刘彻可以接受各种死法,但他唯独无法接受自刎这种憋屈至极的死法。
与其自刎而死,那还不如去博一条生路,这样好歹还有一点生机在。
如果扶苏也能这般果断的话,那秦朝的命运说不定还有机会可以进行改写。
可扶苏偏偏选择了最为愚蠢的死法,用性命来保持所谓的孝!
另外刘彻他不知道怎么的,还想到了自己的太子刘据。
在其看来,太子刘据其实也是一个性情软弱的存在。
如果有人用这样的办法来夺位,刘据会中那奸臣之计吗?
…………
唐朝
“那扶苏确实是一君子,可他也只能当一君子了!”
“为人之子,那自然是要遵循父命,理所应当,可为大义!”
“可他扶苏除了人子之外,还是那秦朝储君啊!”
“他这一死,要置秦朝江山于何处?是为大不孝!”
天幕内容刚看到一半,李世民就开始唏嘘的长叹上了一口气。
那扶苏确实是个谦谦君子,这天幕上的内容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他只是人子的话,那他的这一自刎之举没有任何的问题,甚至都能称上几句大孝。
以身守孝,这可是只有君子才能做到的事情。
可那扶苏除了君子以外,他还是那秦朝的储君呀!
身为王朝储君,岂能将自己的性命如此儿戏。
他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要改变整个王朝的未来啊!
扶苏死了是可以一了百了,但死后遭受祸害折磨的人是那些百姓,不是她!
如果让李世民来立储君的话,他肯定不会将储君之位给扶苏。
太过于仁笑了,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
当初的自己如果效仿那扶苏之举,那自己怕是已经死在李建成的手中了,哪里还有今日?
…………
明朝
“愚蠢,这扶苏太过愚蠢了!”
“标儿,若是有人也给你传咱的遗诏,让你自刎的话。”
“你会怎么做?效仿那扶苏还是选择抗旨?”
看完扶苏的天幕内容后,朱元璋就将这个问题抛给了一旁的太子朱标。
想知道如果将那太子换成自己的标二的话,那自己的标儿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面对朱元璋的考验,朱标当场就给出了答案,没有一点犹豫。
“回父皇,儿臣会将那传诏之人绑了!”
“随后召各地藩王入京清君侧,除奸佞!”
“儿臣相信父皇是不会下这种诏书的,这肯定是由什么奸人在暗中作祟!”
“如果这诏书真的是父皇所下,那儿臣再自刎赔罪!”
朱标和朱元璋之间的感情,远要比天幕上的嬴政和扶苏好上太多了。
彼此之间不要太过于了解,他们的关系更像是儿子跟父亲,而不是父皇跟皇子。
“错误了,留着那传诏之人性命干什么?”
“咱是肯定不会下这种旨意的,这定是有奸人在作祟想要害你!”
“谁要是想要拦你,标儿你到时候就直接杀了他!”
“若是咱要废你的话,妹子怕是要第一个跟咱拼命。”
得到朱标的这个回答是,朱元璋他还不是特别满意,还是不够果断。
留着那传诏使者的性命干嘛?直接用他人头祭旗呀?
自己肯定不会下这种诏书,这一定是有奸臣在从中作祟。
朱标身为自己的长子,怎么能对自己连这种信任都没有?
虽然有些许不满在,但朱元璋总体还是心满意足的。
原本的那些担忧,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这才是大明太子应该有的样子,比那扶苏不知好了多少。
至于一旁趴在凳子上的朱棣,朱元璋他更是没有这个担心。
朱棣他对自己的侄子都能下得去手,又怎么可能会信这种遗诏赐死???
……………………………………………
ps:扶苏他确实是一个温润如玉的的公子,可这不意味着扶苏他就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甚至背道而驰的东西。
当皇帝的要是无法心狠手辣,无法做到果断,那又怎么能够拯救秦朝?
单存在这一点上,胡亥其实都要比扶苏厉害不少。
最起码他是真的心狠手辣,管他什么兄弟手足的,照杀不误!
换成扶苏来,就肯定做不到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