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个父亲谋朝篡位,一个儿子弑父。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公元580年!】
【北周皇帝宇文赟突然重病不治,临终前找来宠臣郑译,刘昉托付后事!】
【而这两个托孤重臣,眼见新君宇文阐只有八岁,而且并非皇后杨丽华亲生。】
【于是他们找来当时身为国丈,大司马,上柱国的杨坚前来辅政!】
【对于面前这名义上的外孙宇文阐,杨坚眼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感情在。】
【再加上他被宇文氏猜忌多年,早就不甘心再这样憋屈下去,已经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于是在宇文赟死后,杨坚准备效仿王莽之举,开始自己的改朝换代计谋!】
【他先是让宇文阐封自己为大丞相,然后又削除宇文氏所有反对势力,进封隋王!】
【做完这一切准备后,杨坚他最终选择迈出了最后一步,接受宇文禅禅让登基称帝。】
【改元开皇,建国隋朝,自称隋文帝!】
…………
秦朝
“杨坚,杨广这二人不是父子关系吗?”
“他的儿子才刚刚出现在天幕上,杨坚他这个父皇就出现了?”
“而且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杨坚之死,似乎就是这杨广一手造成的!”
“有意思,这杨家人弑父,谋朝篡位之举是父传子啊!”
“像这样的王朝,竟然没有覆灭?”
杨坚的名字一出现在天幕上,嬴政他就想起了刚刚才出现在天幕上的杨广。
因为在那杨广的内容中,刚好就出现了这杨坚的名字。
这二人的关系是父子,同样都是那隋朝的皇帝。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嬴政眼中就出现了几丝玩味和讥讽。
这杨坚和杨广,果然是亲父子的关系啊。
一个父亲谋朝篡位,一个儿子弑父。
能够湊起这样一对父子,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到这里,嬴政想知道这杨广的儿子怎么样,是否也会效仿着来一些离谱,昏庸之事?
…………
汉朝
“那杨丽华也是北周太后?跟先前的王政君一样啊!”
“子弱母强,就是一大隐患!”
“哪怕没有到夺位的地步,那幼小皇帝也只不过是其母后的一个傀儡!”
“朕当年,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
刘彻看到一半的时候,他的眉头就开始紧皱起来。
无论是王莽还是杨坚,他们这些外戚能够干政的原因都是因为皇帝年幼,太后掌权。
在刘彻幼年之时,他也经历过这种日子。
当时太皇太后窦太后掌权,窦家外戚势大,跟这天幕上的权倾朝野没有太多区别。
唯一有区别的地方,就是没有出现一个想谋朝篡位的外戚。
刘彻他就跟一个傀儡皇帝一样,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听窦太后的。
那种憋屈至极的日子,刘彻他这辈子怕是都不会忘记了。
直到成年之后,他才拿回了属于他的皇权。
也正是如此,刘彻对外戚干政这种事情是十分提防的。
不过眼前刘彻心中并没有太多担忧,他对卫子夫,刘据这一对母子还是比较信任的。
等自己老去的时候,太子刘据都要多大了,外戚干政之事应该是不会发生的。
…………
隋朝
“胡说八道,这天幕内容说的完全不对!”
“朕的皇位是禅让而来,何来的谋朝篡位一说!”
“若不是朕的话,天下如今还是四分五裂,百姓还是民不聊生!”
“朕跟王莽这种奸臣,怎么能混为一谈!”
杨坚他脑海中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名字可能会出现在天幕上,被天下人看到。
越是害怕什么,这天幕内容就越要出现什么。
杨坚的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了谋朝篡位的榜单上。
先前出现在杨广身上的反应,如今却出现在了杨坚的身上
他拼尽全力的想要进行否认,不愿意背上谋朝篡位这个骂名。
上一个出现的是奸臣王莽,第二个出现的就是自己,这天幕岂不是在暗示自己就是第二个王莽。
对于一向重视声望和名誉的杨坚来说,他怎么可能承认这种会遗臭万年的事情。
杨坚认为他跟王莽之间,是存在着本质区别的。
那王莽的夺位,将王朝给折腾的险些分崩离析,让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无数起义军揭竿而起!
自己在建立隋朝后,则是直接结束了上百年时间的乱世,让天下重新回归到了大一统的状态。
如果不是自己的话,这乱世还要再持续多久,有多少百姓会受战乱之苦?
在自己治下的百姓,不能说是丰衣足食,但也好歹是有饭吃,有地方住。
光凭这一点,自己也不可能是跟王莽一样的昏君啊!
杨坚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天幕刚刚才出现了杨广的名字。
连续两个无法洗清的污点出现,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大隋?
儿子弑父,父亲谋朝篡位,这无论哪一件事情都是要遭受世人唾弃的!
…………
唐朝
“哈哈哈哈哈哈,这杨坚竟然也有今日?”
“谋朝篡位,杨坚他是直接篡了自己孙儿的皇位!”
“不过这杨坚和王莽一同出现,也确实是有几分不公了!”
“天下能够一统,杨坚是功不可没的,这可要比那王莽好上许多!”
在看到杨坚的名字出现时,李渊原本焦虑和担忧的心情瞬间就好了不少。
杨坚身为隋朝开国皇帝,他得位越不正,那自己的大唐建立的就越名正言顺。
那所谓的禅让之举,说到底也就是一个糊弄百姓的借口罢了。
除了三代以外,有哪个皇帝愿意主动禅让?
不过在李渊看来,杨坚对天下百姓还是有功的,罪不至此!
同样是从南北朝时期走过来的李渊,自然知道先前四分五裂的天下是什么样。
如果没有杨坚的话,天下怕是不会这么快一统,大唐建立还要费上许多功夫!
在这一点上,李渊其实想要谢谢杨坚所做的这一件嫁衣。
…………
明朝
“又是外戚干政啊,先前的王莽,还有如今的隋文帝杨坚也是!”
“而且自古以来的祸乱,有多少都是由外戚而成的?”
“一旦让这些外戚掌了权,谁能保证他们没有别的想法,不想再进一步?”
“妹子,咱的大明绝对不能发生这种事情,否则不是让天下人看笑话吗?”
朱元璋对于王莽,杨坚的谋朝篡位经历,自然是知晓的。
如今再度看完后,朱元璋心中已经生出了几分唏嘘和警惕。
“外戚干政”这四个字,在朱元璋看来就是酿成谋朝篡位之举的最关键原因。
无论是王莽还是杨坚,他们能够成事都是沾了这个的光,否则怎么会如此轻易的掌权?
意识到外戚干政的事情后,朱元璋他就想要避免让大明也发生这种事情,不想让天下人看大明的笑话。
可若要说到外戚干政,那最该提防的人就应该是皇后才对。
朱元璋他的目光才看了马皇后一眼,就直接被他一个白眼给怼了回来。
“朱重八,你在怀疑我不成?”
“标儿是我亲儿子,哪个外戚有亲儿子亲?”
“我是什么样的,你难道不知道?”
“嘿嘿嘿,咱们自然是放心妹子的!”对于马皇后的这个白眼,朱元璋他也没有感到生气,直接就几分憨笑的迎了回去。
朱元璋他从始至终就没有担心过,外戚干政这种事情会发生在马皇后的身上。
因为这都不用朱元璋他去说,马皇后她自己就已经杜绝了这些事情。
身为马皇后一朝国母的家人,按理来说,怎么样也得落得个封侯拜将!
可事实上呢?这些人中却没有一个人封侯的。
即便是朱元璋想要给他们封侯,马皇后都给强行拒绝了。
这历朝历代的皇后中,有几个人能做到马皇后这样的?
一想到这一点,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灿烂起来。
“咱们这不是害怕日后嘛,毕竟不是每个皇后都跟妹子一样!”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妹子你说是吧?”
马皇后在给完朱元璋一个白眼后,就开始思索对方所说的话来。
她自然明白外戚干政的危害之处,否则他也不会对自家亲戚这般苛责。
宁愿苦一下他们,也不能给大明留下一点危害。
“也是,这确实要想办法避免!”
“外戚干政的口子,可不能在大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