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圣人王莽?开启权臣谋朝篡位!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贞观年间


    “这天幕内容,不会还有朕的名字吧?”


    “朕的皇位可不是篡位而来,是太上皇传位给朕的!”


    “所谓谋朝篡位之举,跟朕有何关系!”


    天幕上的新标题一出现,李世民的神色就开始变得尴尬起来。


    因为自己已经连续出现两次了,孝顺和太宗的内容里都有自己。


    如果再出现第三次的话,岂不是真的成为了天下人的笑话?


    而且所谓谋朝篡位之事,恰巧也是李世民心中最不愿意承认的事情。


    自己的皇位明明是太上皇传给自己的,跟谋朝篡位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吧?


    听着李世民的这个解释。


    大殿内的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大臣互相对视一眼,面面相觑起来。


    李世民他的这个皇位是怎么来的?他们可是心知肚明,毕竟他们就是当事人!


    是太上皇传位没错,可在传位之前就已经发生了逼宫夺权的玄武门之变啊。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天幕内容里怕是还会有李世民的名字。


    …………


    北宋


    “匡义,你说你的名字会出现在天幕上吗?”


    “可若是你的名字出现了,那可就不要怪皇兄了!”


    赵匡胤在见到“篡位”这个标题后,就用审视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赵匡义。


    在赵匡胤看来,赵匡义在未来能够成为皇帝,无非就只有两个可能。


    一个是篡位,一个是自己将皇位禅让给了赵匡义。


    若是问赵匡胤想看到哪个可能的话,那自然是第二种,宁愿是自己在未来将皇位禅让给了赵匡胤。


    毕竟将皇位传给兄弟的这种先例,历朝历代之中也不是没有过。


    可第一种的可能性,也没有小到哪里去。


    特别是对于经历过五代十国的赵匡胤来说,他看到过太多这种事情了。


    而且赵匡胤他的皇位,这大宋王朝,某种程度上也是谋朝篡位而来的!


    这些原因加在一块,很难让赵匡胤不担心自己的弟弟赵匡义,也会效仿自己行谋朝篡位之举。


    “皇兄,莫要说笑了!”


    “就算是再给臣弟几个胆子,臣弟也不可能做出篡位之举的!”


    面对赵匡胤的询问,赵匡义早就已经被吓的满头大汗,后背湿透了。


    “别试探了!”


    “我是忠臣!”


    赵匡义他哪里敢说其他的话,只能默默的祈祷天幕上不要出现自己的名字。


    如果这天幕真的出现了自己的名字,自己夺了赵匡胤的皇位。


    那自己可以开始想给自己埋哪里了,准备找一个地方进行风光大葬。


    不要说其他的,就凭赵匡胤的武力,就算是十个自己来也不够看啊!


    …………


    大明


    “朕是顺位继承的,朕的皇位是父皇在洪武三十五年传给朕的!!!”


    “所谓谋朝篡位之举,跟朕没有一丝关系!”


    “天幕内容不都是了是父皇传位给朕,朕的名字是不会出现的。”


    天幕上的这个标题,刚好是朱棣最为心虚的事情。


    他认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污点,就是谋朝篡位一事了。


    发动靖难之役,硬生生从自己的侄儿朱允炆的手中给夺了回来。


    即便自己让史官改成洪武三十五年皇帝传位于自己,可事实的真相却是改不了的。


    登基以后不断的发动北伐,朱棣不就是想要立下功绩来证明自己?


    证明这个皇位自己要比朱允炆合适,当初是朱元璋选错了人!


    可如今自己的名字要是出现在天幕上了,那自己最后一层遮羞布不就要被揭开了吗?


    朱棣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自己的名字不要出现在天幕上。


    …………


    清朝


    “篡位?朕喜欢看这个天幕内容!”


    “这些汉人最喜欢的就是内斗,谋朝篡位的皇帝多到数都数不过来了!”


    “让天下人好好看看这些汉人皇帝的不堪之处,看还有谁不满大清的!”


    “如此愚蠢之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在大清身上的!”


    先前嘉庆给的清高宗庙号一事,差点乾隆给气到了半死的地步。


    如今在看到这天幕标题时,乾隆的内心才勉强平静下来了一点,眼中也出现了期待。


    …………………………………………


    在历朝历代之人的注视下,天幕上的画面开始浮现!


    与先前一样,率先出现在天幕上的仍然是身穿不同龙袍的企鹅。


    只不过这一次的企鹅小人,却只有四个。


    【第一位:王莽!】


    【公元前一年,汉哀帝驾崩!】


    【汉哀帝在生前没有留下子嗣,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身为大司马的王莽站出来,在其姑姑王政君的支持下,迅速掌控局面,拥立年仅九岁的汉平帝即位!】


    【而王莽则以大将军大司马的身份,总揽朝政,掌握了属于皇帝才能掌握的权力!】


    【王莽在掌握权力后,并没有急于暴露自己的野心,而是选择蛰伏巩固权力。】


    【公元八年,王莽觉得时机成熟了,他彻底撕下伪装的面具!】


    【废除了汉平帝,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新!】


    【直到王莽谋朝篡位成功的前一刻,在天下百姓的眼中他都是圣人一样的存在,无论品德还是名声都无可挑剔。】


    【王莽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篡位成功的权臣,开启了臣子篡位的序幕!】


    …………


    汉朝


    “王莽,朕的大汉竟然是亡在这王莽手中?”


    “外戚干政的危害,他们难道都不知晓吗?”


    “朕的大汉江山,到头来竟然成为了这王莽的嫁衣!”


    “刘氏子孙去哪里了?他们就眼睁睁的看着王莽谋朝篡位!”


    刘邦他没有想到第一个出现的谋朝篡位之人,竟然就是他汉朝的臣子!


    看着这些关于王莽谋朝篡位的内容,刘邦心中的怒火也是不断激出,言语中都是呵斥!


    刘邦他所气的事情不是汉朝灭亡,而是刘氏子孙的不作为,他气的是子孙后代的无能!


    从建立汉朝的那一刻起,刘邦他就没有想过汉朝能千秋万载延续一事。


    毕竟有秦朝这前车之鉴存在,刘邦他知道是王朝就终有灭亡一日。


    只要不是二世而亡,其他的结局都能够接受。


    可他没有想到大汉宗室在未来竟然如此糊涂,会让王莽这样一个外戚掌了权。


    他们难道就没有意识到不对吗?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进行阻止。


    难道大汉已经彻底失去了人心不成?竟然没有一人站出来进行抗衡?


    自己为什么要分封刘氏宗室,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危难之际可以挺身而出吗???


    他能够接受大汉灭亡,但在灭亡之时好歹要有些许尊严,在就像当初的秦王子婴一样啊。


    另外刘邦在注视天幕内容的时候,内心也意识到了外戚的危害程度。


    他的目光看向朝堂上的吕氏之人,多了几分忌惮。


    但对外戚一事,刘邦他心中也只是有一个想法而已。


    而此刻的椒房殿内


    “这王政君怎会如此愚钝,竟然会支持这王莽夺位!”


    “等王莽谋朝篡位成功之后,他这个太后还有何用?”


    “前朝太后,还想要让后朝之人敬仰不成?”


    吕雉她的注意力相较于看向王莽,更多的还是看向了皇太后王政君身上。


    她认为这王政君是养虎为患,自己给自己玩脱了!


    何为世人会敬仰,听命于其?不就是因为她身上的皇太后身份吗?


    可当王莽谋朝篡位成功的那一刻,她身上这皇太后的身份,哪里还保得住?


    王莽他和他的夫人儿子是一家人,他这个姑姑说到底也是一个外人。


    外戚干政在吕雉看来不是什么大事,关键是这王政君没有看透她的这个侄子。


    她这个侄子王莽的伪装,到头来给她这个亲姑姑都给骗了。


    若是有朝一日吕氏外戚干政的话,吕雉能够默许他们做任何事情,但唯独夺位一事不可。


    自己已经是刘家的人了,跟他们吕家已经是两家人了!


    自己死后刘家人会给自己立碑送葬,可那吕家人会吗?


    …………


    三国


    季汉


    “王莽篡汉,若不是有光武帝,大汉就真的要亡在莽贼手中了!”


    “大汉不孤,大汉仍然有天命眷顾!”


    “如今汉室再度势微,那曹贼与莽贼何异?”


    “当年莽贼篡位的事情,不能再度发生在大汉身上了!”


    刘备他身为汉室宗亲,对于出现在天幕上的王莽自然是厌恶至极的。


    当时如果不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出现,那大汉就真的要亡了!


    也正是因为有汉光武帝的出现,让刘备认为大汉是被上天眷顾的,否则怎么能做到复国?


    而如今汉室再度来到了当初的危难之际,曹操的所作所为在刘备眼中,跟那王莽没有太多的区别。


    同样是只手遮天,同样是权倾朝野,将皇帝当成傀儡!


    至于曹操何时称帝,刘备和绝大部分的人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了。


    像当初那样的悲剧,不能再次发生在大汉身上了。


    刘备他始终是以汉光武帝刘秀为楷模,想要效仿当初刘秀的中兴之举。


    望着天幕内容,刘备他的眼神也愈发坚定起来。


    …………


    三国


    魏


    “这王莽就是一个善于伪装,卑鄙无耻的奸臣,


    “权倾朝野,用数年时间培养亲信和势力,硬生生用阴谋诡计夺了天下!””


    “妄想以臣子之身,沾染皇权神器,到头来落得一个身败名裂,世人唾弃的下扬!”


    “孤……绝对不能成为第二个王莽!”


    曹操虽然跟这王莽一样,都成为了权倾朝野的权臣。


    但曹操他却发自内心的瞧不起王莽,认为对方就是一个奸臣贼子!


    他若是安安稳稳的当一个权臣,不迈出最后一步的话,那怎么会落得如此下扬?


    在成为魏王之后,有不少人明里暗里的劝曹操效仿王莽,让他更进一步。


    无论谁来劝曹操,他都选择了拒绝。


    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这王莽的下扬在。


    只要自己不迈出最后一步,那无论天下人如何唾弃自己,自己都可以用权臣,用效仿伊霍来进行解释。


    如果自己迈出最后一步,那自己就真的没有退路。


    但凡出了些许差错,自己就会成为第二个王莽。


    …………


    隋朝


    “咳咳,这王莽也只不过是顺应天时罢了!”


    “那汉室早就腐朽不堪了,即便没有王莽的出现,那也会有他人的!”


    “王莽他之所以败,就是因为其自以为是,竟然想要恢复周朝之法!”


    “如果这王莽能够治理好天下的话,那又怎么会逼得天下人谋反?”


    杨坚看到王莽谋朝篡位之举的时候,脸上的神情带着些许的尴尬。


    他不但没有抨击王莽的谋朝篡位之举,反而还在想办法替其辩解上两句。


    认为对方的谋朝篡位之举,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汉朝命数已尽!


    即便没有王莽的出现,那也会有百姓起义出现。


    杨坚之所以会这样替王莽辩解,原因也十分简单。


    因为杨坚他的这个隋朝还有皇位,就是效仿王莽当年之举才来的。


    同样都是靠谋朝篡位得到皇位,若是杨坚抨击和呵斥王莽的话,那不就等同于是在说自己。


    “自己骂自己?”


    “不可能的!”


    不过杨坚他的言语中,也不是都对王莽的辩解。


    他认为这王莽之所以会失败,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其异想天开,自以为是。


    那所谓的王莽改革,到头来给他送上了断头台去。


    “朕如果是……”


    杨坚原本还想要说些什么,可是说到一半却突然卡住了。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了天幕上


    【第二位: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