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永顺染坊
作品:《娇娇女重生,王爷撑腰我乱杀》 暮色四合,姜行山书房内灯火初燃。
姜明欢又一次立于父亲书案前。
跳动的烛光在父亲的面容上投下摇曳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锭的气息。
姜明欢屏退了左右,没有迂回,径直开口,“父亲,女儿今日前来,是想问一个人,陆玉衡。”
她声音在寂静的室内显得格外清晰。
“啪嗒。”
姜行山手中那管紫毫轻轻搁在了青玉笔山上,发出一声脆响。
他抬起头,眼中掠过一思茫然,仿佛在记忆中搜寻这个陌生的名字。
然而,那茫然仅持续了瞬息。
“陆玉衡……”他缓缓重复着这个名字,语调低沉,“你从何处听得此人?”
“女儿在汝南的人回报来的。”
姜明欢没有隐瞒,目光亦是坦然。
“还请父亲告知,此人是谁,与二叔,与姜家,究竟有何瓜葛。”
姜行山沉默下去,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案面。
良久,他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气息带着经年累月的沉重。
“那是……一桩丑事。”
他开口,声音干涩,“一桩你祖母与我,费尽心思想要掩埋的丑事。”
他的叙述缓慢而压抑,将一段过往缓缓揭开。
“你二叔当年在汝南,本是去修身养性,可他……竟与那一男子过从甚密。甚至,已了形影不离、惹人非议的地步。
起初,族中长辈只道他们是知交好友,虽觉过于亲密,也未深想。
直至……有人亲眼所见,二人于夜半时分,在书房内……举止悖逆人伦。”
姜行山的声音到这里,显出几分犹豫来,想必也是难以启齿。
姜明欢静静听着,面上无波,心中却已了然。
“汝南宗族那边不敢隐瞒,快马送了密信入京。你祖母闻讯,当场便差点背过气去。”
姜行山闭上眼,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震怒与羞耻。
“我姜家虽非钟鸣鼎食之族,却也世代清流,岂容此等污秽之事玷辱门楣!”
“所以,府中派人去了汝南?”
姜明欢问道。
“是。”姜行山斩钉截铁,“是我亲自指派的心腹,带了人手,星夜兼程赶赴汝南。目的只有一个。”
他顿了顿,似在斟酌语句。
“不惜一切代价,将二人拆散,并将那陆玉衡请走,永绝后患。”
“如何……请走的?”
姜明欢有些讶然。陆玉衡的突然离开,竟是姜家的手笔吗?
姜行山避开了女儿的视线,目光落在跳跃的烛火上,声音更低。
“具体细节,我那时并不愿过多追问。只知晓,过程……不算平和。”
“可是他不愿离开?”姜明欢追问。
“不仅如此。那陆玉衡似乎也并非毫无根底之辈,身边亦有暗卫随从,双方……曾有些许摩擦。
最终,是我们的人占了上风,将他强行送离了汝南。之后,便再无音讯。”
“如此强行送离,便能杜绝二人再见吗?若陆玉衡再找机会寻回来呢?”
姜明欢看着父亲。
“寻回去亦是无用。”他摇了摇头,“陆玉衡被送走不久,我们便将你二叔接回来了。接着他便由你祖母做主,与王氏成婚了。”
“可二叔就这样同意这桩婚事了吗?”姜明欢总觉得这并非二叔的性子。
“起先是不同意的,甚至闹了绝食。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哪能由得他做主……尤其是我们这种门第。再说,他总要娶妻,总不能,真与一男子过一世。”
忆及此,姜行山深深叹了口气。
母亲向来强势,此事如了她的愿,可姜行颐却从此变了个人。
从前虽也混账,却总还有所顾及,也并非全然不思进取。
可自成婚以后,他便彻底不再理会府中,只终日流连于花街柳巷,也不怎么归家,更遑论教养子女。
姜明欢见父亲的模样,心知,府中大小事务,朝堂风云,已耗尽了他的心力。
如今,他无力也无意再去深挖一桩在他看来已然了结的陈年旧案。
姜明欢不再多问,只是微微福礼,“女儿知晓了。多谢父亲告知。”
事已至此,父亲只怕并不知晓旁的了,也不愿再知晓更多了。
退出书房时,夜色已浓。
廊下的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在她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府中派去的人与陆玉衡的随从发生了摩擦……这摩擦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陆玉衡再无音讯,是真的远走他乡,还是……短暂的沉默?
姜明欢在苦苦思考的同时,墨林也在为着那粗布包烦恼。
这东西太过寻常,几乎无从下手。
再说那上面的粘物。
京中能用得起珍珠粉的人家不少,而桃花瓣更是寻常之物。
于是,他只能先从布料本身入手。
这种深蓝色粗布,虽普通,但或许,织法染料的细微差别,能有所指向。
墨林拿着布样,几乎访遍了京城东南西北四城的布庄,绸缎庄乃至成衣铺。
可大多数掌柜只看一眼便摇头,说这是最下等的粗布,各处都有售卖,难以分辨出处。
直到他到了南城一家门面窄小,专供京中府邸下人采买的老布庄里。
布庄只售卖成衣大件,并不经手这等小玩意。但那掌柜的看墨林脸上忧色重重,还是戴起了老花镜,对着布料反复摩挲起来,又凑到鼻尖细细闻了闻。
不久,他慢悠悠地道,“这布……染得不大匀,细看这蓝色里透着点灰败气,像是用了一种廉价的土靛。城西永顺染坊出的低价布,好些年都是这个味儿……”
永顺染坊……
墨林终于听到了些不一样的消息,不免为之精神一振,谢过掌柜的以后,便立刻赶往城西。
然而,永顺染坊的管事面对询问,却面露难色。
“官爷,不是小人不配合。这布,光是去年就出了上千匹,采买的府邸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侯府,伯府,尚书府……各家都有份,这如何查起?”
线索似乎就此中断。
但墨林并未放弃,他换了个思路。
“那么,近三个月内,可有哪家府邸,单独或小批量地采购过这种布料?不是大宗采买下人衣物,而是只需够做一两个小物件的量?”
管事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还是摇头,“没有。这等粗布,都是成批量走,谁家会零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