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东瀛王子求娶

作品:《娇娇女重生,王爷撑腰我乱杀

    言毕,众人皆是僵在原地。


    东瀛?王子?求娶姜明欢?


    这一个个词分开来都听得懂,合在一起,却显得如此怪异。


    姜明欢立在坚硬的青石板上,只觉一股寒意顺着膝盖一路蔓延到了四肢百骸,连心跳都几乎要冻僵。


    她抬头,眼中满是惊愕。


    武凌香?那个单纯得有些傻气,被她与裴砚舟联手设计骗出解药的东瀛王子?


    他要求娶她?这怎么可能?!


    姜行山也是目瞪口呆,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几乎是脱口而出,“公公……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德海公公面上带着捉摸不透的笑意,“伯爷,东瀛国书白纸黑字写着呢,指明了要贵府的大小姐。”


    “国书还言,王子于京中偶遇姜氏女,一见倾心,更曾于危难之际施以援手,此乃天作之合——”


    德海公公话停在了此处,尾音却拖得很长。


    姜行山听明白了。这是说,东瀛王子曾救了自家女儿一命呢。


    当时九王爷来找他密谈合作时,便已和盘托出了骗取解药的计划。


    他又如何能装作不知。


    可若是这解药,是要用女儿远嫁东瀛来换,他宁可拖个一年半载,再想别的法子。总归这病也不急于一时。


    德海公公见姜行山脸色白了又黑,心知他已明了其中因果,便也不再多言,敛了笑意道,“陛下说了,此事关乎两国体面,请伯爷务必慎重对待。杂家旨意已传到,这就回宫向陛下复命了。”


    说罢便挥一挥拂尘,转身离去了。


    送走了德海公公,伯府上下彻底乱了套。


    姜老太太被搀扶着,手捂着心口,脸色煞白,喃喃道,“这……这真是无妄之灾啊!东瀛……那是什么地方?山高水远的,欢儿怎么能去那种地方!”


    姜行山扶着母亲,眉头拧成了死结,


    消息很快传开,朝野上下亦是震惊不已。


    一时间,永宁伯府成为了京城的焦点,无数猜想和议论沸沸扬扬。


    姜家小姐是如何与东瀛王子结识的?


    京中贵女如云,郡主、县主亦有不少,东瀛为何偏偏求娶一个伯府小姐?


    甚至还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真有救命之恩这段佳话?


    御书房内。


    皇帝将那份东瀛国书递给裴砚舟,指尖在御案上轻轻点了点。


    “九弟,你怎么看?”


    裴砚舟快速扫过国书上的内容,面色几乎瞬间阴沉下来。


    他眸中毫不掩饰怒意,甚至,还带着一丝……焦躁。


    他几乎立刻便想通了关窍。


    定是那日听风楼后,武凌香对姜明欢念念不忘,回国后便闹了这么一出!


    什么救命之恩,不过是借口!


    武凌香!他竟敢!


    “皇兄。”


    裴砚舟压下心头火气,声音冷硬,“东瀛此举,未免太过突兀儿戏。”


    皇帝看着他难得外露的情绪,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国书已至,便是国事,非是儿戏。朕已问过当日陪同武凌香游玩的使臣,他言语间虽多有回避,却也证实了,武凌香确实对姜小姐颇为倾心。”


    “……九弟,你当初设计套取解药时,可曾料到会有此后果?”


    裴砚舟一噎。


    他当时只想着尽快拿到解药救姜明欢,哪里会想到,那东瀛王子竟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直接上书求娶!


    “臣弟……”他深吸一口气,“臣弟会想办法解决此事。”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你待如何解决?难不成,你要拒婚?那打的可是东瀛国的脸面,于邦交有损。不可,不可。”


    裴砚舟抿紧薄唇,并未立即回答。


    永宁伯府内,更是愁云惨雾。


    姜明欢回到韫珠阁,屏退了左右,独坐在窗边。


    望着窗外一株开得正盛的迎春花,她只觉得刺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姜明珊的孕事尚未解决,又凭空砸下来一个东瀛求亲。


    远渡重洋,异国他乡,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从此与亲人天涯相隔……


    她从未想过这样的未来。


    更何况,那武凌香……她对他并无男女之情,只有利用后的些许愧疚。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烦躁涌上心头。


    她甚至赌气地想,若实在无法转圜,不如绞了头发去做姑子,青灯古佛了此残生,也好过被如此摆弄,远嫁异国!


    姜老太太那边也是唉声叹气。


    她固然希望姜明欢尽快出嫁,但也得是嫁在京城,嫁个知根知底的好人家。


    远嫁东瀛,那是她从未想过的。


    到底是自己疼爱着长大的孙女,怎么舍得她去那等遥远陌生之地吃苦受罪?


    姜行山更是焦灼万分。


    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抗旨不遵?那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可让他把女儿推进火坑,他宁愿拼了这项上乌纱帽和祖宗基业不要!


    就在姜家一团乱麻之际,门房来报,谢家公子谢闻钦来访。


    姜行山此刻正心烦意乱,本欲推拒,转念一想,谢闻钦与女儿自幼相识,或许……


    他心中一动,忙道,“快请!”


    谢闻钦被引至书房。


    他今日着一身天青色直裰,身形挺拔,面容温润,却带着一丝急切。


    “伯父。”


    谢闻钦行礼后,甚至来不及寒暄,便直接切入主题,“晚侄听闻东瀛求亲之事,特来拜见。”


    姜行山叹了口气,“闻钦你也知道了……此事,实在是……”


    “伯父,此事并非无解。晚侄斗胆,愿请家父出面,向陛下陈情。”


    姜行山一怔,“陈情?如何陈情?”


    谢闻钦目光清澈,坦然道,“便说谢家与姜家早有婚约在先。我与明欢妹妹自幼相识,情谊深重,两家早有结亲之意,只是未曾正式过礼罢了。既有婚约,自然不宜再应外邦之求。想来陛下仁厚,东瀛亦不敢强夺人妻。”


    “早有婚约?”


    姜行山愣住了。这倒是个法子。谢家门第清贵,谢闻钦本人也是青年才俊,这无疑是桩好姻缘。可是……


    欢儿对闻钦,似乎并无男女之情……


    谢闻钦见姜行山犹豫,急忙又道,“伯父,此事关乎明欢妹妹终身幸福,万不可犹豫!只要伯父点头,晚侄即刻回家禀明父母,请他们速速进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