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钦天监定论

作品:《娇娇女重生,王爷撑腰我乱杀

    清晨,朝堂之上,殿宇庄严,朱柱森森,御前香烟袅袅,百官依序肃立。


    钦天监灵台郎张禹宽手捧一卷奏疏,立于班列之中,神色端凝。


    “启禀圣上——”他躬身出列,声音稍显沉重。


    “臣昨夜仰观天象,见紫微星略有晦暗,恐有阴气滞留京城。臣又详查了近日城中异兆,反复推演,得一结论。”


    殿上原本略显懒散的气氛,瞬间绷紧起来。


    文武百官,目光交错,皆露出讶然之色。


    张禹宽面色凝重,将那纸奏疏高举过头,朗声道,“臣断,京中近日怪事接连,皆因阴气过盛,冲撞地脉。溯其根源,乃在城南一位贵女。其命格本带煞气,且亲缘淡薄。若不及时以阳气镇压,恐累及宗族清誉,甚至扰动京城安宁。”


    此言一出,殿中瞬时如沸水投冰,嗡然四起。官员们交头接耳,眉宇间满是惊诧。


    此番议论,很快便流入了市井。茶楼酒肆,最不缺好事之人


    “听说了吗?钦天监定论,说是城南一位贵女,带着煞气!”


    “啧,这话敢传出,定是真有几分依据。“


    此番传闻,虽未直指姓名,可那些关键字眼,足让有心人拼出个完整故事了。


    城南本非显贵云集之地,近期又恰有“宗族清誉”受损之事的,便只有在皇后寿宴上丢人的永宁伯府了。


    这桩桩件件,无一不是指向了伯府那位嫡长小姐,姜明欢。


    一时间,京城无人不在谈论这命带煞气的城南贵女。


    说书人一拍醒木,三分真相七分臆测,添油加醋之下,流言飞快生根。


    永宁伯府,颐福堂。


    老太太端坐在上首,脸色愈发阴沉。


    “京中那些传闻,你们都听说了吧?”老太太声音疲惫,想来已是被这流言烦扰多时。


    二太太王氏低眉垂首,叹息一声,嗓音满是忧惶。


    “母亲,若明欢命格真有问题,牵连的不只是咱们伯府,恐怕要连累整个京城的风水……此事不可不慎啊!”


    她身侧,姜明珊眼底闪过一抹快意,却又故作怯懦,“祖母,孙女不敢妄言,可外头人议论汹汹,若再放任,只怕伯府上下都要受人指摘。”


    老太太眉心紧蹙。


    自寿宴后,京城便怪事频传,府中下人议论,她岂能不知?


    虽不信明欢与那些诡事相干,但人言可畏,她也隐隐担忧了许久。


    哪知今日,钦天监的定论,竟直指向了伯府。


    她突然觉得有几分心慌了。


    “母亲,欢儿性子冷淡,与府里人不大亲厚,或许外头就编排是亲缘淡薄了。”


    四太太卢氏难得开口,却叫人辨不明态度。


    二太太倒立刻顺竿而上,“是啊,下人们都怕了,夜里连个敢值夜的都少了。”


    见老太太眼风扫来,她又忙不迭补充,“如今流言指着欢儿,我们也心疼,可若不尽快平息,难免影响伯府……”


    话未说完,姜明欢款款而至。


    她神色冷静,姿态恭谨,行了一礼,似乎并未受流言所扰。


    见堂上众人目光聚焦而来,连下人也偷偷觑她,眼神多带着打量与避讳,姜明欢故作讶异,“今日都在?可是府中有要事相商?”


    “欢儿来了。”老太太眼底闪过心疼,将她拉到近前,迟疑着开口,“你可听说了,近日京中的流言?”


    姜明欢垂眸,神情不动,“孙女略有耳闻,但天象本就虚无,祖母且放宽心。”


    她的语气淡淡,却难掩厅中骚动。


    二太太在一旁接过话头,语重心长,“话虽如此,可钦天监灵台郎的说法,就差指名道姓说咱们伯府了。老太太最是心疼你,怎能不忧。”


    姜明欢唇角微抿,心底冷笑。王氏这出戏,终于还是唱到这儿了。


    “若仅凭几句推断,便能毁人名声,那钦天监岂非手握生杀大权了?”


    “可外头人心惶惶,如何安抚?若不早作决断,只怕殃及全族……“王氏上前一步,竟一把执住姜明欢的手,语气焦急,“欢儿,你是长女,该为家族计。”


    这是把她架上高台了。


    姜明欢眉梢一挑,“那婶婶以为,应当如何?”


    “按灵台郎的说法,此事唯有一法可解。”王氏摇头叹息,仿佛不忍,又不得不言明,“所谓“阳气镇压”,便是为明欢择一良配,阴阳调和,方可镇住这命格之煞。”


    恰在此时,堂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贺怀谦一袭青衫而入,神色肃然,眉眼间又流转着几分深情。


    ”老夫人。”他拱手施礼,声音低沉,目光灼灼,“外间流言,我已尽数听闻。明欢绝非不详之人,若因流言令她蒙冤,怀谦愿迎她过门,一生相护。”


    堂内众人皆是一惊。老太太眉心微动,似在思量。


    王氏“啊”了一声,手中帕子拭泪,嗓音哽咽,“怀谦,你这孩子……竟肯不顾流言,迎娶欢儿?这份情意,叫人如何不感动?”


    有下人动容,窃窃私语,“贺公子情深意重,若真能如此,既成好事,又解府中之忧。”


    唯有姜明欢,静静注视着贺怀谦,眸色如冰。


    她唇角微勾,笑意冷淡。


    原来如此。


    他们大费周章,谋划了这连环异象,甚至不惜动用朝中官员,将事态推至人尽皆知的地步,不过是为逼她嫁入贺家。


    而此刻贺怀谦的现身,既显得顺利成章,又能博一番深情的美名。


    若她今日答应,待日后林姝儿进门,她稍有不忿,众人便会念在贺怀谦今日的雪中送炭上,指责她不懂事。


    真真是,步步为营,算无遗策。


    老太太神色间似也掠过一丝动容,眉心微微松动了些许。


    姜明欢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或带怜悯,或带排斥。


    众口铄金,腹背受敌。


    她稳了稳心绪,略略思索了一番,继而抬起脸,做出一副温婉的模样,“怀谦哥哥的心意我自是感念,只是……”


    姜明欢眸光流转,深深望向贺怀谦,“如今我名声受损,已是泥沼之身,怎好再牵连贺家。若累得怀谦哥哥背上个不孝的罪名,明欢……万死难辞其咎。”


    不待旁人开口,她退后一步,弯身行礼道,“今日谢过诸位,明欢铭记在心。但此事既因我而起,自当由我一力承担。否则,我宁愿削发入庵,青灯古佛,日日祈福赎罪!”


    她语气决绝,竟堵得众人一时无言。


    老太太迟疑片刻,终究缓缓颔首,“罢了。欢儿,你谨慎行事。祖母只盼你,盼我伯府,能得太平。”


    王氏嘴角的笑意几乎要掩不住,却强作叹息,“唉,欢儿你终究是金尊玉贵养大的,怎能真让你去当那苦修的姑子……”


    姜明欢未再理会,转身步出正堂的刹那,眸底寒芒涌动,冰冷深沉。


    他们亲手种下的果,便该由他们自己,好好尝尝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