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京中怪事接连

作品:《娇娇女重生,王爷撑腰我乱杀

    初春时节,到了晚上,天还有些阴冷。


    街上行人脚步匆促,眉目皆是不安。


    近几日,京中接连出现了几桩怪事。


    先是城中几处破庙里,那些早已蒙尘的铜像,忽然在晨光中裂开。


    皆是先从额头中央出现细微裂纹,然后便如血丝般蔓延全身。


    夜宿在此的乞儿们先发现了,个个惊得汗毛直竖,低声议论。


    “怎会如此?莫非天有异兆?”


    “城隍显怒,必有冤债未解!”


    此事顺着乞丐们的嘴,如跗骨之蛆般,一日之间传遍了京中各处。


    且越传越邪乎,添油加醋之下,那些破庙竟成了冤魂显化之所。


    不少人听说,特意前来围观,还有人跪地烧香。


    一时间,破庙倒显出几分往日的热闹。


    过了两日,城西一口已有百年历史的古井,也出现了异兆。


    井水平日清洌,可那日竟在晨雾中泛起血色光泽。


    如火焰般翻滚,似有冤魂涌动。


    一个挑担卖早点的货郎恰巧路过,只瞥了一眼,便吓得魂飞魄散,“哐当”一声扔了担子,连滚带爬地逃了。


    还有人心神惊惧之下,竟双膝一软,跌坐在地,只嘴唇哆嗦着,喃喃自语,“冤魂……冤魂索命……非人力可为……”


    更有坊间老人摇头叹息,“这京中可真不安宁了,风水未稳,天道或有警示。”


    这股不详的阴风,连高门大户也没放过。


    夜里,永宁伯府的祠堂中,仆役整理香案时,那祖宗牌位竟发出轻微颤动,仿佛自有灵气流转。


    微风吹过,堂内香烛幽光摇曳,将那些描金的名字映得忽明忽暗,如同鬼眼闪烁。


    几名老仆当即面如死灰,齐齐合掌跪地,对着牌位“咚咚”磕起响头来。


    他们额上冷汗涔涔而下,声音也抖得不成调。


    “不知何故惊扰了英灵,求祖宗息怒!息怒!”


    这般异象,仿佛瘟疫蔓延。一时间,各种奇异传闻接连而来。


    有人说,自家门窗到了夜里便发出异响,哐啷哐啷,似有东西从外拼命推搡。


    还有人睡到半夜,突然闻得一股诡异香气,若隐若现,甜腻中带着些腐朽。


    更有人说,自家养得好好的马,夜半传出奇异哀鸣,像是从地底透出的哭声。


    街巷里,传闻四起,惶恐与好奇交织,却又莫衷一是。


    京城接二连三的怪事,究竟是何兆头?


    闲言碎语中,不知是谁突然传出:此番怪事,或与姜家长女有关。


    起初只是零星几句,带着试探,说得隐秘又谨慎。


    “许是八字不合,冲撞了什么……?”


    但紧接着,议论声越来越大,言辞也越发大胆。


    “听说,她在那青螺湾的急流中尚能自行脱险,说不定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上身,跟着回来了……”


    “我学过一点看相,她克亲克近,如今怕是要克这京城的风水了。”


    “怪不得,听说皇后寿宴上,姜二小姐被申斥了,她倒一点事也没有!”


    人们交头接耳,眼光闪烁,既感惊惶,也带着几分围猎的兴奋。


    与此同时,伯府之内,气氛虽不及城中那般喧嚣,却已有些许涟漪。


    下人们眼神飘忽,动作都比往日轻悄了几分。


    三三两两凑近了,便在庭院中议论,却是声音隐约,不敢声张。


    “……听说了吗?外面传得沸沸扬扬,说那些怪事……”


    “嘘!小声些!……是说……跟大小姐有关?”


    也有人将信将疑,“这……也许只是谣言吧,谁知道是真是假?”


    这些细碎的讨论,声音虽轻,却传进了屋里。


    姜明欢端坐书案前,眉眼沉静,手中毛笔悬于纸上,墨迹将落未落。


    荔夏立于侧,目光凝重,时而扫向窗外,似在探查风声的源头。


    橙秋则紧攥着衣袖,脸色微沉。


    “小姐……”荔夏终于忍不住,上前半步,悄声低语。


    “京中流言渐起,皆指向小姐,府中下人也开始乱嚼舌根了……”


    她说得迟疑,满是担忧,又透着丝紧张。


    橙秋也轻声附和,“若流言再扩散,恐有麻烦。”


    姜明欢悬腕的笔尖终于落下,纸上留下两行小篆。


    她并未抬头,只淡淡道,“将院中说话的人都叫来吧。”


    不多时,几名在屋外窃窃私语的仆役被带了进来。


    他们低垂着头,神情战战兢兢。


    姜明欢这才缓缓搁下笔,目光平静无波,扫过跪伏在地的几人。


    “你们都听说了什么,与我说说看。”她的声音不高,甚至算得上平和。


    下人们却忍不住瑟瑟发抖,牙齿磕碰作响,结结巴巴。


    “回……回小姐,小的……小的只是听了外面街上的,不敢胡说……”


    姜明欢眉眼微挑,眼神却变得冰冷,“街头三言两语,便也配你们妄议主子?”


    她站起身来,身段并不算高挑,却显出几分威压。


    “今日你们所言,均记下在案。念在初犯,不作深究。但若再让我听见半句风言风语,无论出自谁口……”她顿了顿,语气骤然严厉,“休怪我不念旧情,家法处置!”


    几名下人连连磕头,声音带着哭腔,齐声应道,“小的明白!谢小姐开恩。”


    将那几人打发走后,荔夏脸上忧色反倒更深。


    她心中不解。小姐此时发作,意欲何为?


    惩治了院中这几人,府里还有千百张嘴,非但堵不住,反倒显得自己气短心虚。


    橙秋也抿着唇,一言不发。


    姜明欢见两人这副模样,轻笑着将她们拉到近前。


    “我知你们在忧心些什么。放心,我方才的恼怒,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


    说着,她望向窗外远处,眼神晦暗幽深。


    京中接二连三的异事,流言甚嚣尘上,分明是冲她来的。


    且那幕后之人,心思缜密,手段了得。从破庙到古井,再到自家祠堂……环环相扣,布局何其周密。


    甚至,那些声称家中有异的,恐怕也并不只是庸人自扰。


    多半是对方安排的人手,刻意要将这潭浑水搅得更深、更浊。


    待时机成熟,便放出风声,将事情往她身上引。倒是谋得一手好局。


    看来王氏与贺家,这回是动了真心思了。


    只是,她尚未想清,他们费尽心机,背后目的究竟是什么?


    总不至于只为坏她名声,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眼下,她且故意显出几分被流言所困、乱了方寸的模样,好叫他们放松了警惕,届时再看看,他们究竟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