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不是沈诚校长走得太快,而是我们,习惯了太久的黑暗
作品:《民办高校安空调?你搁这养死士呢》 “那个……我弱弱地问一句,花自己的钱,建自己的楼,还怕别人看,
全程公开……这到底有什么问题?”
这瞬间点亮了无数网友的脑回路。
“对啊,我靠!我刚才在跟着骂什么?人家公开透明,难道不是好事吗?”
“楼上你是不是傻?当然是好事!
但对某些人来说,可就不是了。水至清则无鱼,
直播了,还怎么搞暗箱操作?还怎么拿回扣?”
“我好像……有点明白张教授和刘校长为什么这么激动了。”
“前面的,把‘好像’两个字去掉!
我一朋友就是搞工程的,他说看到这新闻腿都软了。
直播回答这种问题?
甲方爸爸这要逼死乙方啊!没真本事,谁敢去竞标?”
风向,在悄无声息间,彻底变了。
新星学院的学生们,更是化身网络战斗机,开着凡尔赛模式,在各大评论区疯狂输出。
【新星学子-挖掘机扛把子】:你们还在吵?我们已经开始给图书馆想名字了,校长说了,被选中的奖励一年份哈根达斯。格局,懂?
【新星学子-校长护卫队】:别酸了,我们校长只是想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把钱花在刀刃上”。
不像某些学校,学费交上去,连个响都听不见。
【隔壁蓝翔技校】回复【新星学子-挖掘机扛把子】:兄弟,还招生吗?我不想听我们校长逼逼了,我想去新星学院开挖掘机!
张教授的微博评论区,彻底沦陷。
“张教授,您那课题经费账目,什么时候也直播下呗?”
“刘校长,别光说不练啊,你们学校新食堂的招标过程,敢不敢也公开一下?”
“我宣布,从今天起,新星学院就我们民办高校的耶路撒冷!”
很快,市局的官方网站上,一则新闻稿被悄然置顶。
标题言简意赅——《关于对新星学院创新招标模式的通报表扬》。
梁蜜感觉自己不是在看政府公文,而是在看沈诚亲手写的剧本。
“校……校长……市局那边……发文了。”
沈诚正闭目养神,“念。”
“……新星学院在‘城市文化新地标’图书馆项目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开创性地采用‘线上预招标说明会’模式,全程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梁蜜的声音越念越小,因为她发现,
这公文里的措辞,简直比她之前写的吹捧稿还要肉麻。
“……此举,不仅体现了新星学院校方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更彰显了其阳光办学、透明管理的决心与魄力。
为我市教育系统树立了优良典范,值得全市各单位学习与推广……”
梁蜜念完,偷偷抬眼,
只见沈诚脸上非但没有喜悦,反而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遗憾。
“唉,张局长还是太保守了。”
梁蜜的脑子“嗡”地一声。
保守?就差没给您披红挂彩,敲锣打鼓送块“教育先锋”的牌匾了!
“我本来以为,”沈诚一脸痛心疾首,
“他们会直接下个红头文件,要求全市所有学校的采购项目,都必须参照我们的模式进行直播。
看来,改革的道路,依旧任重而道远啊。”
梁蜜:???……
这时,沈诚的手机响了,他笑着接起,
寰宇设计周云帆精英范儿的爽朗笑声。
“沈校长!佩服!我周云帆是彻底佩服了!”
“周工何出此言啊?”
“您这手‘全网直播’,简直是神来之笔!”
在整个省城的设计圈,都在讨论您的那几个问题。
无边界学习中心……您知道吗?好几个自诩清高的老家伙,嘴上骂您作秀,
私下里已经偷偷组了团队,熬夜研究您的题目了!”
“哦?研究出结果了?”
“结果?”
“结果他们发现,自己连答题资格都没有!”
周云帆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认真。
“沈校长,您放心。下周三,我一定带上我们寰宇最顶尖的团队,
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挂断电话,沈诚看着已经呆若木鸡的梁蜜,
“看见没。”
“专业的人,只会被专业的问题所吸引。”
他伸了个懒腰。
“至于那些苍蝇,嗡嗡叫几声,还能有什么用?”
……
一家主流媒体的公众号,连夜发出了一篇推文,
标题赫然是——《从一场网络闹剧,看新时代教育的“透明自信”》。
文章最后写道:“当所有人都在质疑新星学院是否在作秀时,
或许我们应该反思,为何我们会对‘公开’这件事,如此大惊小怪?
或许,不是沈诚校长走得太快,而是我们,习惯了太久的黑暗。”
评论区早已成新星学子们的团建圣地。
【新星学子-挖掘机扛把子】:前排出售瓜子、花生、哈根达斯!围观大型打脸现场!
【新星学子-校长护卫队】:谢邀,人在新星,刚下拖拉机。感觉我们校长不是走得太快,是直接开了飞行模式。
就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加了“V”的认证账号,如同一艘航母,
驶入小渔船构成的海域。
【钱文江 V】(认证:原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过程的公开,是结果公正的最大保障。
为新星学院的勇气点赞,为沈校长的魄力点赞。我们的教育,需要这样的鲶鱼。
评论区瞬间静止了三秒,随即彻底引爆。
“卧槽!钱老!活的!”
“我没看错吧?这可是当年主管全省高校审批的大佬!他居然给新星站台了?”
“@哈某大张V,@蓝翔刘校长,出来挨打!看看前辈的格局!”
不等张教授和刘校长的粉丝组织起反击,又一个重量级账号下场了。
【吴思源 V】(认证:复城大建筑学院院长):与其争论是否作秀,不如关注其提出的问题本身。
PUE低于1.2,无边界学习空间……这些都国际前沿的理念。
能提出这些问题的甲方,已超越了国内百分之九十九的业主。
这本身就是专业性的体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新星学院这次招标的门道,很深。
如果说钱老的评论是高屋建瓴的肯定,
那吴院长的发言,就是专业破防。
“杀人诛心!吴院长这意思不就是说,骂得最凶的那些人,连题目都看不懂吗?”
“哈哈哈哈!我翻译一下:一群学渣在质疑学霸的出题思路太骚。”
“张教授,刘校长,你们的专业性呢?”
紧接着,第三位、第四位……越来越多教育界、建筑界,甚至文化界的知名人士,纷纷下场转发或评论。
他们没有激烈地辩驳,只是从各自的专业角度,
冷静地分析这场“直播招标”背后所展现出的视野与决心。
全网的舆论,从最开始的嘲讽,到观望,
再到一边倒的赞扬,只用了不到十二个小时。
沈诚,不仅没被骂,反而被捧上“教育改革先行者”的神坛。
……
校董会会议室里,王坤死死盯着手机屏幕
“吴思源……李董,那不是你说的,跟你喝过酒的铁哥们吗?”
“我……我哪知道他会掺和这事啊!他可是复城大学的院长,眼高于顶,怎么会……”
“怎么会看得上沈诚这群土鳖,是吗?”
冯冬冬她原本的计划,是动用所有人脉,找一家“自己人”的建筑公司,把这个项目接下来,然慢炮制沈诚。
可现在,她以为的人脉,她准备公关的对象,一个个都成了沈诚的“云端粉丝团”。
王坤一屁股瘫在椅子上,
“完了……全完了……他把路都给我们堵死了……”
冯冬冬闭上眼,再睁开时,只剩下无尽的疲惫和自嘲。
“他不是在招标。”
“他是在借我们的钱,给自己办一场……昭告天下的加冕典礼。”
……
校长办公室。
【全网舆论发酵,学生集体荣誉感空前高涨!】
【学生平均归属感+10!】
沈诚满意地呷了口冰茶。
看来,网络骂战才是归属感第一生产力,
以后没事就得拉着全网搞团建。
梁蜜捧着平板,手都在抖:
“校……校长……钱老和吴院长他们都……”
“你看,我就说嘛,总有几个聪明人,能看懂我想干什么。”
他忽然“咦”了一声,脸上露出纯真的困惑。
“奇怪,张教授和刘校长怎么半天没动静了?网不好吗?”他一脸关切,
“要不,我私人赞助他们换个5G套餐?别耽误给咱们新星学院‘把关’啊。”
他看向一旁,快对各种魔幻免疫的梁蜜。
“对了,梁秘书,咱们学校一般几月份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