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拓宽河道,越王是能成大事之人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拓宽
“宁大人,刚刚商丘县传来消息,说是二十天之后将会有一次大汛袭来。”
“整个河南、安徽地带都有可能受到冲击,越王殿下让我们做好防汛工事的准备,争取保住百姓的财产。”
“到时若是灾情严重,他将要一一治罪。”
这个衙役带来的消息,让宁佳明呆愣在原地。
“越王……当真是好算计。”
“知道我们是一群不肯卖力的,所以逼得他放出这样一个消息,强制我们去做工事。”
“但是……”
“他又不是神仙,他这么知道二十天之后会有大汛?”
对此,宁佳明有些将信将疑。
大明也不是没有那种精通风水的方士,按照宁佳明的理解,这一次的汛期带来的危害已经不小了。
整个开封已经乱成一锅,如果再来一次大汛,那估计整个城都要被淹一半。
如果说他真的没有做好防汛的话,到时候可不仅仅是官位不保的事情,可能连小命都保不住了。
“大人,要不我们再和那些士绅商量商量,反正现在正值汛期,那些地对他们来说也不重要了。”
“征来的话,应该没问题的。”
宁佳明的心腹还在劝。
因为他拎得清楚,他知道,得罪了士绅也仅仅只是被他们骂几句,每年得到的利润少一些。
但是得罪了皇室,得罪了太子,那可不就不是那么能够两清的了。
“不必了,这个坝是不可能修的,将贾鲁河改道也是不可能改的。”
宁佳明摆了摆手。
他自己有自己的考量。
如果贾鲁河改道,将大坝修起来,固然能够防住洪水,但是对于他们整个开封县的发展而言,却无异于是上了一把厚重的枷锁。
“大人……”
手下还在劝,但是宁佳明却依旧打算一意孤行。
时间过去的很快,匆匆十天就过去了,河南境内,除了开封以外,几乎所有的县都行动了起来。
“越王殿下,目前商丘的工事已经竣工,可还有需要布置的地方。”
朱榑现在还在商丘县的贾鲁河段,看着已经泄洪完毕,崭新如初的贾鲁河,他心里还有颇多疑虑。
“该堵的地方都堵住了吗?”
“北段、东段这几处地方都需要疏通,而这几处则是需要堵住,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贾鲁河引入我想要引入的地方去。”
朱榑拿着流域图,上面有他表明的几个红点和绿点,红点代表着需要堵住的地方,绿点则是代表需要疏通的地方。
他这个治水的法子叫做“疏堵结合”,这是用来泄洪的办法,也是面对大汛的应急之策。
“回禀越王,这些地方都已经布置好了工事。”
“但是引流的河道可能还需要您去现场审查一番,若是太窄了,恐怕会决堤。”
手下汇报道。
说到这,朱榑也起身了。
“带我去看看。”
朱榑的终极目标还是要完成贾鲁河的引流,将这条河分成两道,以此来减少他对商丘这一块平原的冲击。
如果不改流,那么百年之后将不会有商丘,只会出现一大片的沙滩。
抵达引流的小河之后,朱榑目光闪烁。
“这条河还是太窄了,需要再拓宽一番。”
朱榑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按理来说应该用不到自己来出马。
“越王,这两处地方周围的农田,可都是当地士绅的,需要征地所用,这钱,他们要得有些高。”
说来说去,又说到了征地的事情上面。
修坝也要征地,拓宽河道也要征地,朱榑一来二去在这上面的钱可是没少花。
他也是受够了这些士绅的无理取闹。
“跟他们说,先征了再付钱,现在洪水即将到来,这些士绅还想着要钱,岂不是发国难财?”
朱榑对此很不满意。
“得令!”
手下马上就会意了过来。
与此同时,跟随者朱榑的那几个官员们则是面面相觑。
之前他们也不是没有和那些士绅们商量过,都是统一了口风,一定是要先给钱再给地。
但是现在越王出马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有所改变。
他们这些天看下来,对于朱榑的能力那是越来越佩服。
他们本以为这一次太子北巡,太子才是这次北巡的核心人物,以为是太子来排遣他们做事。
但是实际上到了商丘之后他们发现,朱榑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才是这三个皇子当中的佼佼者。
很多时候朱榑做的事情太子根本就插不上话,而那燕王朱棣更是一问三不知,只有这个越王对于整个商丘的熟悉程度,简直就像是一个本地人一样。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朱榑为了彻底了解商丘水域,私底下究竟花了多少功夫。
“越王当真是吃得了苦,乃是做得成大事之人。”
“可惜……”
“嘘!”
“这事可不能乱说。”
这些官员们在夸赞朱榑的同时,不免也会把朱榑和朱标进行对比。
朱标固然宽厚仁慈,但是在很多方面,远远没有朱榑那般果决,如果问他们更愿意追随谁,很多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但是这可是不能开口的。
只道是一句可惜。
“这个地方将会是这次大汛最关键的节点,也是蓄水量、放水量最大的地方。”
朱榑带人走了二十多里路,来到了商丘北面,与开封接壤的一块小山地带。
在这里有一处低洼之地,而前方则是一处小瀑布,有断流之险。
“这一处若是不能治理好,恐怕洪水将肆意决堤,直接灌入平原。”
朱榑看着周围做的工事,摇了摇头。
“这样的木板、石块根本就挡不住的。”
“此处应当修建一个水闸,这水闸一旦形成,整个贾鲁河南北分流之构想将可以彻底形成。”
朱榑如此想到。
这个法子倒也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宋应星给了自己指点。
“如果仅仅只是采用修坝的方式来改流的话还是太粗糙了,唯有这水闸能够实现你的构想。”
“但是只有十天时间了,你还来得及吗?”
宋应星在脑海里不由为朱榑感到着急。
“恐怕是来不及了,但是做一个简易的水闸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朱榑四顾一番,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