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越王不会治水?洪水来了!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朱榑绘制的这幅图纸上面画的是关于大坝修建的具体工程图,但是和大明这个时候的大坝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大坝居然有三层,这得要修建多久?”
“如此复杂的大坝,恐怕会劳民伤财啊。”
还不等朱榑介绍这个水坝的构造,就有不少的官员跳出来指指点点。
估计都没有看懂,就已经开始站在朱榑的对立面了。
朱榑闻言,皱起了眉头。
“这图纸看上去可能会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建造起来还是十分简单的,比咱们大明之前的大坝修建成本还要少许多。”
朱榑也没有生气,他就当这些官员没有见识。
实际上这些官员之所以和朱榑唱反调,朱榑也能够猜到一部分原因。
他们不愿意开展治水工作,毕竟治水除了需要用到大量的民力之外,他们县衙还要出钱,出钱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
由此一来,即便朱榑是藩王,这些治水官也抱起团来表示抗议。
“越王殿下,真的会有效果吗?”
“自古以来,修水坝只能够接一时之急,治不了根本也是白费力气。”
“是啊,黄河的水根本不是修坝就能拦住的。”
朱榑话音刚落,这些官员质疑的话就再度袭来。
“哼!”
“诸位都这样讲了,那我也不好多说什么,愿意学习筑坝治水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就滚回去。”
“我会如实将你们的情况报给朝廷,你们弹劾本王也好,另寻他法也罢,本王都不在乎。”
朱榑被这些人整得心烦意乱。
他一心一意想要治水,想要为了百姓不再受到洪涝之灾,但这些官员,这也不干,哪也不干。
不干就滚回去!
眼见朱榑摊牌了,有些骨头硬的官员直接破口大骂。
“越王此等治水之法,劳民伤财就算了,还执迷不悟,简直是胡闹!”
“本官乃是百姓父母官,怎能见百姓受鱼肉之苦?”
一个七老八十的知县站了出来,直接带头作对,有了这么一个出头鸟,这些官员都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我们走!”
那知县直接甩甩袖子便离开了贾鲁河。
看着身后跟着的其余知县和官员,他心中就不由暗自窃喜,他觉得自己站在了正义的一方。
他要是向朱元璋反应越王在商丘大兴土木,鱼肉百姓,越王肯定要被重罚,而他则是能换来一个好名声。
他都这个年纪了,也不指望再升职了,只希望能够青史留名。
许久过后,留在贾鲁河的官员一下少了一大半,留下的基本都是商丘县附近的知县和县令。
“很好,正好各位都在商丘县周围,可以配合整个流域的治水工作。”
“接下来我会进行一番统筹。”
说完,朱榑便拿出了精心绘制的流域图。
这个全新版本的流域图一拿出来,那些本就怀着将信将疑心态的官员就彻底心服了。
越王绝对不是闹着玩的,这流域图的绘制没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时间是绘制不出来的,可见越王在这上花费了极大的功夫。
要想治理好贾鲁河这一带,光靠一个商丘县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修筑水坝之外,更重要的是将“束水攻沙”的理念贯彻下去。
“任务都交代完毕了,大家都去忙活吧,十日左右会有一波小汛期,我们这边的水坝工程必须尽快完工。”
朱榑很快就把任务都颁布了下去。
上游县、中游县、下游县,所面对的问题都不一样,但总得来说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改流。
将贾鲁河的出海口进行更改。
这个历史任务即便不在洪武十三年完成,在未来的洪武二十五年也会成为必然。
在商丘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朝廷,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面。
“老七大兴土木?”
“劳民伤财修水坝?”
朱元璋听到这些传言的时候也不禁疑惑。
修水坝他也是知道的,治标不治本,大部分的水坝都不牢靠,往往修建了两三年之后就没用了,然后又要花钱出力再建。
对于财政和人力而言都是折磨。
“老七肯定是有他的打算,就由他去算了。”
如果是自己的其他儿子做出这样的事情,朱元璋一定会大骂一顿。
但是考虑到是朱榑,想到了朱榑之前做的事情,没有十足的把握朱榑是不会去做的。
他也正好趁这次机会好好看看朱榑究竟是不是心系百姓。
“传令下去,全面配合越王在商丘的治水策略,反有违抗者,斩!”
朱元璋这道指令一下去,朝堂震动,皆对朱元璋此举感到不可思议。
要知道朱元璋向来都是严格地对自己的子孙们,按理来说朱榑这样行事,必然会遭到朱元璋的谴责。
然而朱元璋不仅没有谴责,反而是大力支持。
这让那些暗中反对治水的官员们不由头皮发麻,惊惧万分。
他们完了。
时间仅仅过了五天,汛期比朱榑料想的还要早到。
不过好在朱榑有先见之明,在原先两百人的基础上又招募了一百人,将防洪工事提前完成了。
现在的贾鲁河一带的防洪坝已经基本竣工,这一次初汛,也正好看看这堤坝的效果。
“七弟,真的没问题吗?”
在城墙上,朱标很是紧张地看着前方滚滚前来的黄河水。
那巨大的浪花像是一头能够吞噬一切的猛兽,裹挟着大量泥沙冲天而来。
“没问题的,能不能将贾鲁河改道,就看商丘这一段了。”
“能挡住就能改,挡不住就只能推翻重来了。”
对此,朱榑也不敢百分之百说他的堤坝就一定能挡住来势凶猛的黄河,大自然的力量万不能小觑。
“唰——”
“唰——”
河道由高变低,正式汇入贾鲁河的河坝处。
洪水还在咆哮,但是两岸的堤坝就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洪水的喉咙,让它不再向周围的庄稼袭去。
天上的暴雨倾盆而落,整个河面浑浊不堪。
水面还在上涨,翻滚着,似乎随时有冲破堤坝的风险。
“这还只是初汛就如此凶猛,若是大汛,恐怕这堤坝也难以抵挡。”
看到眼前壮观无比的景象,朱榑心里暗自吃惊。
一刻钟……
两刻钟……
一个时辰……
随着雨水渐渐减少,整个商丘城已经积水严重,整个排水系统即将崩坏。
而城外,因为朱榑修建了堤坝的缘故,牢牢地锁死了这次初汛。
一切平安无事。
“很好,拦住了!”
朱标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不单单是朱标,那些一同参与修建水坝的村民也都爆发出欢呼声,如同打赢了一场了不起的仗。
但是,除了商丘外,其余地方却是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