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模拟短命皇帝顺治帝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看,继续执行剃发令他肯定是不乐意的,但满汉通婚,那就代表着彻底的民族融合。
思来想去,他坚定地选择了第一份奏折。
模拟在继续,画面里,顺治皇帝全面实行汉化,打压自己的族人。
获得了汉人集团的支持同时,也加大了民族矛盾,整个国家变得混乱不堪。
【24岁这年,你死了。】
又模拟了几个画面,朱元璋愕然地看着模拟器上的文字,有些傻眼。
才二十四岁就没了命,难道这就是极端倾向汉化的缘故吗?
于是,朱元璋又重新开启了一次模拟。
这一次,他走了折中的路线,也就是既不得罪满旗,也不得罪汉人。
他估摸着历史上的顺治大概也是按照这条折中的路线走的。
【在大家的胁迫下,你继续推行了剃发令。】
【你想要缓解民族矛盾,但仍旧有心无力。】
【你恢复了科举,达成了满汉共治……】
【24岁,你死了。】
这条折中的路线,最后的结局还是24岁就死了。
“看来这还真是个短命皇帝。”
朱元璋叹了口气。
从多方面来看,顺治皇帝有一定的改革思想,并且不甘心当多尔衮的傀儡,但是奈何太年轻。
“剃发易服这个政策是个败笔,但是要怪只能怪到多尔衮身上。”
“这东西一旦开始,就没有停止的道理,一旦停止,那高层和底层的造型完全不一样,也是个麻烦,满人不会接受这种结果。”
朱元璋心中对于清朝可谓没有半点好感,但他仍旧愿意以王朝更替的角度去看清朝的一系列变革。
这个副本很短,但是朱元璋依旧体验了许多次。
朱元璋回到了顺治12岁这一年。
这一年,多尔衮去世,顺治亲政,全面清洗多尔衮的残余势力,正式接手这个王朝。
朱元璋对于这个王朝的中央机构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他们延续了朱元璋不设中书省的统治方式,继承了大部分的机构框架。
“这清朝的集权,比咱大明还要狠。”
“清朝的内阁比起大明而言,权力也太少了,这些太监更是彻底变成了奴才。”
“这样一来,像张居正、魏忠贤这样权势极高的臣子便可以扼杀在摇篮里。”
朱元璋本来清朝会吸取大明灭亡的教训,恢复中书省,继续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但没想到因为他老朱开的一个好头,导致清朝也效仿明制,甚至在明制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集权。
“这军机处倒是个好东西,让行政效率大大加强了,不但取代了咱大明的内阁制度,还增加了票拟这东西,将决策权全部给了皇帝。”
越仔细探究清朝的制度,朱元璋便愈发感到心悸。
自秦以来,皇权还从未如此集中过。
这个大清的整个行政框架看下来,所有人都是皇帝的奴才。
难怪在模拟当中,年纪轻轻的顺治帝就能做到呼风唤雨,迅速揽权。
在这样的高度集权下,要想诞生什么权倾朝野的大臣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还是同样的问题,如果天子不作为,那么这个军机处将会成为重大的隐患。”
从皇帝掌权的角度来看,朱元璋也很快发现了问题。
这样一个直接与皇帝对接的核心部门,如果被渗透,被拿捏,那么就会沦为权臣控制朝野和派系斗争的工具。
朱元璋也渐渐失去了兴致,清朝的初期和他们大明相比,同样存在着不小的隐患,注定不可能太长久。
估计也就和他们大明差不多的寿命了。
朱元璋结束了模拟。
回到模拟器的主页,此时他发现能模拟的人物再度增加了。
【新增模拟对象: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胤禛、爱新觉罗·弘历】
这些人统一的姓都叫做爱新觉罗。
朱元璋刚刚经历完【剃发令下的龙椅】这个副本,自然知道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就是清朝皇族的姓。
和他们朱家是一个道理。
这样看来,这些人便是清朝的历代皇帝了。
对此朱元璋并没有去模拟的兴致,他心里对清朝依旧是充满了不适。
“明天直接模拟老四和老七了,这副本实在没什么意思。”
朱元璋脑子里不由再度想起了朱榑的那三十万大军,他太想知道朱榑最后的结局了。
而此时正在被朱元璋念叨的朱榑却还在商丘进行着修坝工作。
受到了朱标的统筹,各地负责治水的官员纷纷来到了商丘县。
朱榑正在带着两百多民青壮修建着水坝。
他的裤脚沾着泥泞,一边指挥着青壮们行动,一边自己也参与到修水坝的工程中。
“四弟,你见到七弟了吗?”
朱标带着一众官员抵达了贾鲁河河岸,看着乌泱泱在修大坝的人群,他眯着眼睛在寻找朱榑的身影。
“在那!”
朱棣手一指,便看到了一身泥泞,和周围民众完美融为一体的朱榑。
跟在朱标身后的一众官员不由张大了嘴。
“那就是越王殿下吗?”
“还真是体恤民情,竟然和这些民壮一起在修坝。”
“老夫实在惭愧,越王实在高风亮节。”
这些官员们嘴上都在夸赞朱榑勤劳,但是实际上心里却是另一个想法。
堂堂的越王,朱元璋的儿子,竟然和这些庶民混在一起,哪还有什么皇室威仪?
尤其是他们听到朱标不远万里将他们从各地喊到商丘这块不毛之地的时候,他们心里都骂开了娘。
娇生惯养的藩王突然说自己会治水,还让他们来参观?
当真是胡闹。
但是明知是胡闹,他们却根本反抗不了,这可是太子亲自下的命令。
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抵达了商丘,想看看这个越王到底想要搞什么名堂。
“大哥你们总算来了?”
“快看,这就是我这些天捣鼓出来的新式水坝。”
“这是我画的一幅图纸,应该还算简练,你们可以看下它的结构。”
“这绝对是能够抗住洪水的。”
见到朱标的时候,朱榑兴致冲冲地就走了过来,拿出了一幅水坝修建工事的图纸。
而那些对朱榑有些不屑一顾的官员在听说有图纸的时候,他们也都不由上前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