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发展大明的水师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在崇祯朝如火如荼地开展东林党清洗行动的时候,洪武朝,公主府。


    “越王竟然给了我两千精锐水师,还附带了五艘战船。”


    此时距离朱榑回信已经过去了三天,玉烟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是非常惊喜的。


    关键是朱榑这封信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提到给出的兵力之外,还将那份海图的航线也做了修改。


    还表达了对玉烟的关心,让她不要过度操劳船只的事,等出海之后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有越王这样的军师,这次出海一定会顺畅无比。”


    玉烟将信件好好封存好,把改进后的海图和两千水师即将抵达苏州的事密封成信,寄往苏州。


    南京距离苏州并不远,玉烟寄出信的第二天,苏州的商会便收到了玉烟的来信。


    玉烟成立的商会名叫“通洋聚珍坊”。


    “通洋”直点海外贸易的核心,彰显商会贯通远洋、连接异域的格局,“聚珍”则体现海外贸易 “汇聚奇珍、互通有无” 的特质。


    通洋聚珍坊明面上的会长叫做范承礼。


    这个商会,由范家牵头,顾家、周家联合创办,而玉烟公主则是背后操盘者。


    在苏州的家族里面,顾家作为标准的皇商,与徐达、常玉春等淮西勋贵都有联系,掌握了严格的造船技术。


    37艘船里面,顾家一家就出了20艘。


    而周家则是元末留下来的海商之一,政治资本没有顾家这么硬,但是他们在元时出海经验丰富,那份海图就是他们的杰作。


    无论是高丽还是倭国,他们都十分熟悉。


    但之所以范家,范承礼能当这个会长,则是玉烟公主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范家是标准的“儒商”,祖上是范仲淹,从这一条来看政治条件就够用。


    他们家族的文化符号就是“忠君爱国”,朱元璋多次推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观点。


    而且范家的丝绸、茶叶、书籍都是海外高附加值的商品。


    最最关键的是范家可控性强,没有独立野心,能够平衡地方和皇室的利益。


    光是“儒商”这个身份,就能缓和文官集团对于“皇室经商”的抵触。


    可以说,玉烟从一开始就在下一盘大棋,绝对不是奔着小打小闹去的。


    “宫中来信了。”


    范家,范承礼已经收到了玉烟公主的来信。


    “数一数时间,距离出海不到五天,咱们的船还没凑齐,还有几千斤的货物没有装齐。”


    “但愿公主能帮咱们解决这个难题吧。”


    范承礼其实对此希望不大,毕竟现在另外几个家族都拿船的事情没法。


    “要是实在没有船,只能用那些老船了,但是装载量和安全问题实在令人操心。”


    要是玉烟公主没法子,范承礼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拆开信,他阅读了起来。


    半刻钟后,他起身,迅速地朝着出海口地方向赶去。


    “快,快,快去准备迎接越王的船队!”


    玉烟的信中提到了越王会支援两千水师和五艘战船,这样一来,不仅他们的安全问题得以保障。


    就连船只不够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那可是战船,比寻常的商船大上两三倍,能运载的货物也比商船要更多。


    随着范承礼的离开,手下把消息迅速传播,不久之后,顾家、周家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很快,苏州太仓港,已经围满了一堆聚珍坊的商人和家丁。


    五艘巨大的战船正从江上缓缓驶来。


    这五艘船李,有一艘“楼船”和三艘“福船”,一艘“哨船”、


    楼船因上层建有多层“楼”状建筑得名。


    这船又被后世称作是大将军船。


    而福船则是海战时候的主力船,船首尖,船尾宽,抗风浪能力极强,撞击力十分凶猛。


    而且福船还被朱榑重点改造,上面加装了一些重型火炮和一定的铁板,整个船身坚固无比。


    哨船则是用作侦查、巡逻作用。


    光是一艘大将军船,就够装下聚珍坊一办的货物了。


    港口上,不少商人都在窃窃私语。


    “好大的阵仗……”


    “这是朝廷派来的水师吗?”


    “这船可真够大的,上面还有好多的火器。”


    ……


    很多的苏州商人都没有见过战船,更别说朱榑这种改进过的战船了。


    不少商人心里都感觉安全感满满。


    有这五艘战船保驾护航,那海上的安全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很多商人出钱不出力的很大一部分愿意也是因为他们知道海盗的猖獗。


    之前也不是没有出海的商人,但下场十分凄惨,货物丢了不说,有的连小命都没了。


    之前范承礼一直说有战船护卫,但是一直没到位,很多商人没见到战船就始终不愿意出海。


    现在见到之后,才彻底心安。


    范承礼派港口的纤夫迅速停好船,放好登岸梯,在船下做好了迎接这只军队的准备。


    不多时,登岸梯上走下来一位英武高大的中年人,他面色黝黑,一身黑甲,着装干净利落。


    在他的手上,还有着层层老茧,一看便是常年习武之人。


    “我乃越王殿下麾下‘震泽军’的指挥佥事,岳海楼。”


    “除了这五艘战船外,越王还派遣了几艘小商船过来,明日才能抵达。”


    岳海楼做事十分干练,一上岸就把讯息都给范承礼汇报清楚了。


    “欢迎岳指挥来到咱们苏州府,我是聚珍坊的会长,范承礼。”


    “这边已经准备好接风酒,请岳指挥赏脸……”


    岳海楼是越王的人,范承礼不敢有半点怠慢,喝酒吃饭这事是免不了的面子功夫。


    但是岳海楼却摆了摆手。


    “喝酒就免了,我们这次自带了粮食,不劳范会长费心了。”


    “我们军中军纪严明,非特殊情况,决不可饮酒。”


    岳海楼的腰板挺得笔直,说话时候中气十足,给范承礼威慑得不轻。


    “既然如此,那若是岳指挥有什么需求,尽管提,我范家定竭尽全力。”


    范承礼见岳海楼拒绝了宴请,于是又道。


    “给我们船上的弟兄安排好上岸的住所就行了。”


    说罢,岳海楼便让五艘船上的士兵们有序下船。


    整整齐齐,军纪严明。


    “这支水师,怕是精锐中的精锐吧,越王竟然能培养出如此了不得的军队。”


    范承礼表面上不说,心里却已经被岳海楼带来的这两千水师所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