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儿臣救常宁危难,并未逾矩”

作品:《夺我封号?重生嫡长女送全家为奴

    沈昱珩刚从诏狱审讯出来,崇仁帝的心腹太监便迎上前来。


    李德福谄媚笑道:“太子殿下,陛下有请。”


    沈昱珩微微颔首,走在前面时,不动声色地将腰间香囊藏入怀中。


    李德福引着他来到承乾宫外,低声提醒:“陛下正在气头上,殿下千万慎言。”


    沈昱珩轻轻地点头,玉色罗绮兰花纹履迈过承乾宫门槛。


    承乾宫烛火通明,透着刺骨的压抑,仿佛历代在此受训皇子的怨气,都凝结在冰冷的金砖上。


    沈昱珩神色平静无波,依礼拱手:“儿臣参见父皇。”


    沈乾元微阖的眼眸缓缓睁开,目光沉冷如刀,声音里压着显而易见的怒意:“第二次了。”


    没头没尾的一句,沈昱珩却心知肚明。


    第一次是容惊晚失踪,他动用东宫禁军彻查四城;这次是她濒死,他毫不掩饰杀意,质问皇后。


    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太子,两次为容惊晚失控。


    沈昱珩打哑谜,垂眸应道:“还请父皇明示。”


    沈乾元见他这般冷静,心头火起。


    “朕在你来之前,已将前因后果彻查了一遍!太子,你告诉朕,你是不是心悦常宁?”


    他本以为沈昱珩至少会辩驳或承认。


    然沈昱珩并不作声,从容地从怀中取出一纸文书,恭敬地呈上。


    “父皇。”


    沈昱珩声音清晰冷静,仿佛没听见那句质问。


    “今日皇后娘娘与苏贵妃将常宁与裴纭召至画舫,其间发生之事,儿臣已命人详录于诏狱供词之中,请父皇过目。”


    他一字不提心意,只论事实。


    李德福将拂尘挥至身后,双手接过文书,呈至沈乾元面前。


    供词出自诏狱审问的画舫太监与宫女。


    因三层画舫内多为定王党与明王党之臣,沈昱珩并未审讯他们,而是审了布置茶点的内侍。


    一经用刑,便悉数招供。


    供词之中,皇后与苏贵妃之行径皆显不堪。


    沈乾元只淡淡扫了一眼,他不必细看也明白,后宫之争,无非仍是争宠旧戏。


    容惊晚此前屡次与皇后结怨,安成公主出生后,又得罪了苏贵妃。


    然归根结底,后宫之争终究波及朝堂。


    因此这些年来,沈乾元一直雨露均沾,既维持朝局稳定,也保后宫太平。


    唯独让他想不到的是,皇后又将手伸到了工部。


    沈昱珩抚平袖口,从容说道:“父皇若是不信,可亲自派人查问,昨日负责工部泄洪一事的王总督。”


    沈乾元气得眉头紧锁,李德福轻轻拍他的肩膀,给他顺气。


    “工部负责修缮小公主府,今晨小公主的房梁恰好有损,儿臣对此事也表示存疑,父皇可顺便派人去查。”


    沈乾元垂眸,注视着眼前这个他最得意的皇子。


    此时的沈昱珩锋芒毕露,与五六年前借他之手铲除奸佞、摄政时的凌厉之态,如出一辙。


    这些年来,沈乾元分明已将权力逐步收回自己掌中。


    太子似乎仍暗中知晓一切事项,偏偏又毫无痕迹可循,沈乾元想查,也查不到源头。


    沈乾元越发感到自己控制不住太子了,他不喜欢权力失衡的感觉。


    所以才增加定王与明王的权力与恩宠,目的就是为了制衡三位皇子之间的势力。


    太子能在短短时间内处理好分洪一事,还看似抽空救了容惊晚,更在第一时间找到关键证人。


    诏狱那边也第一时间传来消息,太子并未对画舫内的大臣动刑,仍旧查出对皇后和苏贵妃不利的证据。


    太子的城府比五六年前更深,令沈乾元隐隐有些不安。


    好在所有能够调动虎符的兵权,仍牢牢掌握在沈乾元手中,否则他真要担心这个儿子会不会造反。


    “此事朕会派人去查。太子今日此举,有失储君威仪。你尚未立妃,对一个失贞的公主搂搂抱抱,传出去,损的是皇室颜面!”


    沈昱珩心中暗忖:在孤心中,容惊晚早就是立定的太子妃,无人可改。


    面上他仍恭敬回应:“父皇,常宁虽失贞,更是镇国公主。如今赵国与祁国签订盟约不过半年,若镇国公主此时殒命,只怕赵国会认为我大祁言而无信。”


    他略一停顿,继续从容陈述:“儿臣只是救常宁于危难,并未逾矩。”


    沈乾元手腕微微收紧,骨节突起,声音渐沉。


    “这是第二次了,朕不希望出现第三次。你要清楚,你的太子妃可以是任何人,但绝不能是失贞之身。”


    “即便是寻常百姓家,也求女子清白。我皇家颜面,重逾千斤。”


    “儿臣明白。”沈昱珩应答得干脆利落。


    沈乾元目光在他脸上稍作停留,原本以为容惊晚既已失贞又言明不嫁,太子应当死心。


    如今看来,像是断了执念,又像未尽消弭。


    他最终挥了挥手,语气略缓:“皇后与苏贵妃那边,朕自会告诫。往后,她们不会再寻常宁的麻烦。退下吧。”


    沈昱珩躬身一礼,稳步退出。


    刚出殿外,清霁以为太子会直接前往观澜殿,急忙上前汇报今日端午竞渡的情况。


    “殿下,端午竞渡是由明王麾下世家胜出。定王那边,许是因皇后娘娘之事,乱了军心。”


    沈昱珩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裳。


    他无需亲自动刑,但刚从诏狱出来,衣袂间仍沾染了几分血腥气息。


    “具体细节,回东宫再议。”


    清霁愣了一下,太子要回东宫,不禁脱口问道:“殿下不去观澜殿吗?”


    沈昱珩指腹轻抚锦袍的纹路:“先回东宫,常宁不喜腥味,孤沐浴更衣后再去。”